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返回首页
4
您正在阅读:2024年08月12日 -
第20240812期
- 第6版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
上一期
3
4
下一期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4
当前位置:
首页
-
第20240812期
- 第6版 - 新闻内容
发红包和转账性质一样吗?
新闻作者:三门峡市普法办供稿 阅读次数:
日常生活中,好友之间通过微信发红包或者转账的情况十分常见。然而,双方一旦因此产生纠纷,发红包和转账产生的经济往来是否属于同一性质?
基本案情
刘女士诉称,2019年其通过微信认识周先生。双方认识不久,周先生便多次向其借款。2020年至2021年间,刘女士通过微信发红包、微信转账等方式累计向周先生转款15669元,后经多次催要均无果。对此,周先生辩称,涉案款项不是借款,是赠与。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认为,刘女士以微信发红包、微信转账两种方式向周先生提供资金,微信发红包本身即包含“赠与”之义,结合本案具体情形,刘女士出于对周先生生活的资助向其发送微信红包共计2769元,属于刘女士的赠与行为,无须偿还。而刘女士通过微信转账向周先生支付的12900元,周先生虽辩称是赠与,但其并无证据证明刘女士就此曾作出赠与的意思表示,且考虑到周先生曾向刘女士借款还贷等情况,刘女士通过微信转账向周先生支付的款项应认定为借款,周先生应予偿还。
以案释法
“微信发红包和微信转账,二者虽均系通过微信软件操作付款,但应从微信软件的不同功能及属性上对两种付款性质加以区分认定。”法官提示,微信软件作为社交工具,除具备日常沟通交流功能外还具备社交功能,微信发红包则为其社交功能的典型体现。微信发红包的金额上限为200元,且名为“红包”,通常情况下,根据我国的民间习俗,给付“红包”,意味着自愿赠与,无须返还。
本案中,原告以微信转账主张成立民间借贷关系,被告如主张款项性质为赠与,其需要提交相应证据,否则将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三门峡市普法办供稿)
上一篇
3
4
下一篇
Copyright © 2010-2012 xxxxx.com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报社 All Rights 技术支持 云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