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与华佗、董奉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华佗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张仲景则擅长伤寒,主攻瘟疫。张仲景成为一代名医,与他所处的时代和境况息息相关。
东汉末年,时局极为动荡,百姓流离失所,更为严重的是瘟疫肆虐。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张仲景所在的南阳地区也接连发生瘟疫。
张仲景自幼就对瘟疫流行给黎民百姓造成的痛苦感同身受,他年轻时即树立了学医治病救人的理想。10岁的张仲景便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研习医术。张伯祖当时是一位有名的医家,经他治疗过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张仲景跟他学医非常用心,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从不怕苦怕累。张伯祖也非常喜欢这个学生,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他。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张仲景终成一代名医。
然而,张仲景很快经历了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东汉末年,张仲景被朝廷指派为长沙太守。他本来无心为官的,因父亲在朝为官,而承袭家门,他在灵帝时期被州郡举为孝廉,进入官场。同时,他作为医者,继续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民造福。
据《国语》中记载,晋平公有病,秦伯派一名医生去看望他。赵文子问:“能医治国家吗?”医生回答:“上医医国,其次医人,医国本来就是医生的职责。”“郎中”本也是个官名,朝廷中的郎中要知晓五府六部的事务,而医生要知道人体内五脏六腑的状况,所以医生也被称为郎中。
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对于医生和太守的张仲景而言,如何给普通百姓看病,成为当务之急。原来在封建时代,官民有别,等级森严,太守进入民宅看病不甚方便。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疗。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仔细为群众诊治。时间久了便形成了惯例,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
虽然张仲景的医术非常高超,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瘟疫,他也有些力不从心。于是他开始深入研读医书。在这些医书中,他仿佛看到了希望:当无名瘟疫暴发,一个个医者临危受命——这个“受命”不一定来自皇帝或是官家,更多的是他们内心的召唤。他们挑起药担,带着弟子,深入疫区。在那些村镇,他们立灶架锅,熬药施救。民众们端碗喝药,医者观其效果,不断改进配方,由此留下很多因时因地配制的不同药方。这些更激起张仲景的医者仁心,于是他开始琢磨如何整理这些药方,让更多的人对症下药,按方子抓药。
其中《素问》对他的影响最大。《素问》以人与自然统一观、阴阳学说、五行说、脏腑经络学为主线,其论述集医理、医论、医方于一体。《素问》认为热病,皆可归类于伤寒。张仲景根据自己的实践对这个理论作了发展。他认为伤寒是一切热病的总名称,也就是一切因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作“伤寒”。张仲景还对前人留下来的“辨证论治”的治病原则认真地加以研究,从而提出了“六经论伤寒”的新见解。经过几十年的钻研,张仲景收集了大量资料,包括他个人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专著的科学价值越来越显露出来,成为后世从医者人人必读的重要医籍。
悬壶济世,医者仁心。张仲景的医学理论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和黎民百姓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人敬仰其医术和医德,称他为“医圣”。(《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