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返回首页
4
您正在阅读:2016年08月15日 -
第20160815期
- 第4版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
上一期
3
4
下一期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4
当前位置:
首页
-
第20160815期
- 第4版 - 新闻内容
地 坑 印 象
新闻作者:芷 兰 阅读次数:
——地平线下古村落 人类穴居活化石
●芷 兰
七月流火。周末,应山西文友邀请,我和家人到古虞大地——山西平陆县的乡村去度假。山西友人热情地招待我们,还特意带我们赶到东坪头,观看了“地坑”。东坪头一游,我这才知道黄土高坡上有这样一种民居形式,内心也确确实实被它震撼了。
初听“地坑”,脑海中立刻映出来“万人坑”、“血泪坑”这样的字眼,以为也是有关此类的“坑”,是属于红色教育基地。于是一个念头在心中挥之不去: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地方呢?这样想着,就愈发地想见到地坑了。
汽车在山间公路上行驶,公路两旁沟壑纵横,高低蜿蜒起伏,层峦叠嶂的黄土高坡不时闪现,偶尔能看到零散分布的山里人家。这样的地形地貌,总让人想起陕北的高原风情。
车在一处临沟的平地上停下了。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果树林,桃子、核桃、梨、枣、葡萄、花红、柿子应有尽有,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果实,一个个,一串串,或青或红,挂满枝头,压弯树梢,藏在绿叶间偷笑,煞是诱人。果树下有网形的秋千,有山木做成的小凳子,可以晃悠悠地荡秋千,也可以坐下品尝果实。安安静静的景象,仿佛让人进入了一个隐秘的世外桃源。
俯瞰不远处的黄河,另是一番恢弘气象。黄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形成S字形,南岸是老陕州城,正对面是平陆老县城,白天鹅栖息的黄河湿地,风景独好。坐下观景稍作休憩后,友人便招呼我们开始进入地坑院。
顺着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下,就是地坑院了。这是一座四方形的地下院落,院子有七八十平方米左右,四周有七八孔窑洞,这些窑洞均为泥砌的墙壁、木门木窗,分为住室、厨房、储藏间、汲水间等,甚至还有牛羊的住处。所有的生活用具还保持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厨房是烧柴的大锅台,农具是锄头、犁、耙、人力车等,水井是系着长绳索的辘轳,盛水用的是大水缸,还有纺花车、手推磨、竹荆篮、簸箕等等用具。院子四周的泥墙上挂满了金黄的玉米垛子、鲜红的秦椒串子,窗格格上贴满了充满喜庆气息的鲜红的窗花,门口挂着纯手工刺绣的土布门帘。
掀开门帘走进窑洞,一股沁人心脾的清凉迎面扑来,顿觉心旷神怡,满头大汗顷刻间一扫而光,一路的劳顿随之散去。这就是住窑洞的好处,冬暖夏凉,隔音,隔热,保温。那一刻,真想待在窑洞里,不再到夏日的炎阳下面去。窑洞内有铺设得整整齐齐的土炕,土炕上铺的是粗布单子、被子,手工刺绣的枕头,织布机上还有没织完的老粗布。这一切的一切,让我想起了我童年的生活足迹,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往事恍若隔世,其间弥漫的是悠悠剪不断的乡愁……农村土地上走出来的孩子,童年的情结是永生难忘的,以往的岁月已经渗透到血液里。走进这样的院落,不知有多少人会唤起自己童年的记忆,唤起对生命本真的反思。
穿过一处连接的窑洞,就来到了另一处地坑院。这个地坑院不同于第一个,它不是四方形的,而是临沟而建。视野之中是一望无底的山沟。盛夏的丘陵上翠绿苍茫,山林高高密密,青葱翠绿,绿叶在风中轻歌曼舞,发出沙沙的响声。无数不知名的鸟儿啁啾着,使本该寂静的山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院子里架着葫芦架,下有石桌石凳,种满了花花草草、各种果树,桃树上鲜红的桃子一个挨着一个,露出粉红的笑脸浅笑着,色诱着我。我禁不住摘下一个,美美地品尝着,味道甜美可口,一直甜到心里。
沿着山路前行,这样的地坑院一处连着一处,让我完全融进了这民间的建筑奇迹之中,感觉人世间的喧嚣消失远去,好像远离红尘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生命里似曾有过但已遗失的地方,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在这里,我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邻里之间做好饭都端出来,聚在树底下的石磨盘上,欢声笑语飘荡在峡谷之中……
不知不觉之中,便来到了山头一马平川的卯塬。这儿没有庄稼,一片连着一片的都是果园,最多的是桃树,还有苹果、梨、枣、葡萄等,基本上没有庄稼。漫步其间,偶尔会有一两间农家房屋,屋前种植有各种蔬菜。这里,没有高速,没有高铁,没有工厂,没有噪音,没有污染,不失为一块养心之地。同行的王先生告诉我们:“现在是夏天,多数山果还不成熟。要是秋天到这儿游玩,背一个旅行包,一边游玩一边采摘,等回来时早采摘了满满一大包山果。”“愿君多采撷,秋来满山坡”, 是啊,有了山果,眼前的一切立即活泼灵动起来,有了浓浓的诗意。那就等到秋天再来相会吧!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是文人墨客对地坑院的真实写照。据说地坑院已经有四千年的历史了,这里充满着浓郁的黄土地风情,古朴厚重,美丽诗意,人称“地平线下的古村落”“人类穴居的活化石”“中国农民生土建筑的最高成就”。这种“洞穴”民居,是全国乃至世界仅存的一种地下古民居建筑,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体现了故人“天地相融,方圆共存,天一合一”的哲学理念,近二十年来,随着人们相继搬离地坑院,凝聚着先民伟大智慧的地坑院,大部分已渐渐闲置或废弃。目前这种奇观只有河南三门峡和山西部分地区有,平陆县杜马乡东坪头村地坑院,民生建筑的绝妙之笔,以奇特朴真享誉中外。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正在受到开发和保护。
望着一座座布局合理的地坑院,我想,先人集千万年智慧打造而成的这种古老而神秘的建筑形式,是与这里的气候、物产、风俗及地理位置密不可分的,是符合自然科学发展观的,记录着社会历史发展轨迹和信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怪不得冯骥才先生发起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确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啊。
芷兰,本名岳令团,河南伊川人,世界汉诗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伊川作协副主席,《煮酒伊川》副主编,印尼《好报》专栏作家,《南开春秋》特邀编委,任职于伊川文化研究院。
曾在《神州》《散文选刊》《青海湖》《诗选刊》《牡丹》《天津诗人》《河南诗人》《海外文摘》《中国文学》等知名刊物及《天津日报》《国际日报》《印尼日报》《安阳日报》《洛阳晚报》等国内外报纸副刊发表诗歌散文近千首(篇),作品入选《中国教育届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诗人诗歌精品专辑》《短诗百家》《中国现当代女诗人》《全球华语诗歌精选》等等文集,已出版《古道芳菲》《古道幽兰》《古道云天》(古道三部曲)《在水伊方》四部诗集及散文集《竹泉情缘》,《在水伊方》获洛阳市对外形象宣传“六个一”项目奖,《竹泉情缘》入围河南省第二届杜甫文学奖。所著诗歌散文曾获“中国散文年会二等奖”“第九届华语文学大赛二等奖”“全国首先杯诗歌散文大赛优秀奖”“西柏坡廉政文化诗歌散文优秀奖”“花香墨韵”牡丹诗词大赛优秀奖等二十多项奖项及“中国文学网络人气王十佳诗人”荣誉称号。
上一篇
3
4
下一篇
Copyright © 2010-2012 xxxxx.com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报社 All Rights 技术支持 云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