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返回首页

4您正在阅读:2015年05月18日 - 第20150518期 - 第07版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
上一期 34 下一期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4当前位置: 首页 - 第20150518期 - 第07版 - 新闻内容
仰俯无愧的七品芝麻官

新闻作者:赵战生  阅读次数:

  魏晋时期,魏文帝曹丕为了取得士族支持,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奏疏,建立了“九品中正”制。在这九品官轶之中,县官为正七品,系官场末流,因此被市井戏称为“七品芝麻官”。

  在绵延三千年多年的封建王朝,县级政权属于国家行政机构的末端,县官(县令或者知县)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其一言一行,老百姓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老百姓的口碑,就是他们的“羊碑”(政绩)。

  《汉书·循吏传》记载,西汉文帝时的召信臣与东汉建武年间的杜诗,都曾在南阳当过太守,他们清正廉洁“好为民兴利,其治视民如子”,因此赢得了“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的美誉。由此,州、县官遂有了“父母官”的称谓。

  现在,就让我们打开《清史稿》及《明史》,来看看那些“父母官”是怎样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的。

  官不勤职 咎有难辞

  清乾隆年间,浙江萧山人汪辉祖曾任湖南宁远县知县,他为自己撰写的座右铭为:“官不勤职,咎有难辞”。表明了他要清清白白做官,勤勤恳恳干事,实实在在为民的愿望与决心。

  据《循吏王辉祖传》记载,甫到任上,他便“延见绅耆,问民疾苦,四乡广狭肥瘠,人情良莠皆籍记之。然后教民多种植,知礼让,惜廉耻。诫昏(婚)礼之费。而民知俭;禁丧礼之酒,而民知哀。鄙陋之俗,翕然丕变”。

  汪辉祖在宁远的惠政有两大亮点。一是以事实为根据,以刑律为准绳,深入研判,公正执法,因“决狱皆曲当”,人称“神明”。为了避免造成冤狱,每次审案他都“纵民观听”,当场判决后,他总要询问在场旁听者是否公允。除此之外,他还非常重视对犯人的教育,“遇罪人当予杖,呼之前曰:‘若(怎奈)律不可逭(huan逃避),然若(你)受父母肤体,奈何行不肖亏辱之?’再三语,罪人泣,君亦泣。”如此这般,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伸张了正义,又使违法犯罪者受到了人性感化。由于他断案如神,远近闻名,以至“他邑有讼,闻移辉祖鞫之者,皆大喜”。

  在盐资源稀缺的封建王朝,食盐始终是民生的一大难题。宁远无盐,过去一直靠政府控制行销淮盐。淮盐价格昂贵,比盐商私售的粤盐高出几倍,因此宁远百姓总是偷偷从私盐贩子手里购买粤盐。这在当时是一种违法行为,上司常派衙役缉捕,闹得“人情惶忧”,百姓苦不堪言。

  汪辉祖惠政的另一大亮点,是为民分忧,彻底解决盐禁问题。他一方面向上司呈文,请求开禁粤盐,同时在县内张贴告示,告知:盐贩一次售盐不超过十斤者,悉听其便。这在当时是一种严重的越权行为,属官场之大忌。好在湖广总督毕沅亦体恤民疾,并十分赞赏汪辉祖为民分忧的胆识,不仅下令嘉奖,还明确表态“立驰零盐禁”。

  不假他人 事辄自治

  “运震居官,不假手幕下,事辄自治”,这是《清史稿》对循吏牛运震的评价。

  牛运震在乾隆初年就任秦安县知县。他说自己“吾本非长才,不过殚精竭虑,极吾耳目所能,而出之以至诚,将之以小心,事无不治。”他在上任之初,发现当地水资源匮乏,便组织民夫开凿了九条水渠,使万亩农田得到灌溉。当他得知位于县北的玉钟峡“山崩塞河,水溢坏民居”后,亲率数百民夫赶赴灾害现场,连续奋战四昼夜开渠泄洪,终使“流民获安堵”。

  百姓不甘逆来顺受,为了出气,常常聚众闹事,这让那些高高在上的“父母官”颇为头痛。可牛运震却能对症下药,化干戈为玉帛。秦安有个叫西固的地方,远离县治,交通不便。这里的村民因运费负担太重,时常延迟甚至拒不缴纳税粮。每逢“胥役迫之,则持仗抗拒”。对此,牛运震没有派兵弹压,激化矛盾,而是“单骑往谕,问所苦”。当他了解事情真相后,当场答应了百姓提出的以银代粮的请求,使这个拖了数十年的老大难问题,即刻烟消云散。

  由于办事不靠他人,事必亲躬,使牛运震在诀狱讼时能够兼听则明,不枉不纵。其时,本县马得才五兄弟被巡检诬为盗贼捉拿下狱。马得才有冤难申自杀身亡,其兄马都上告喊冤。前任知县不辨黑白,将马都仗毙狱中,并将其余三兄弟押解府城。此案一直悬而未决。牛运震上任后,闻知此案不实,乃微服私访,终于掌握了确凿证据,使冤案得以平反昭雪。

  还有一起杀人命案,也是经牛运震重审后,才还了被冤者清白。有一年,与秦安相邻的清水县发生了一起杀人案,清水知县一口咬定,此案系秦安武生员杜其陶父子所为。案件上报后,上官令牛运震复查。他带领仵作开棺验尸,发现死者乃自刎而死,又查明杜其陶在发现死尸后,曾私下移动过尸体。于是他以“移尸”的过错,对杜其陶进行了处罚,并当堂宣布对其子无罪释放。像这样纠正错案平反冤狱的案件还有许多,故《清史稿》称他决狱明察秋毫,错案、冤案,“多所平反”。

  勤政爱民 以身殉职

  明永乐七年(1409),成祖朱棣看到“靖难”之役的战火狼烟彻底平息,各郡县农桑恢复,商贸活跃,便决定从南京出发,进行第一次北巡。北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考察沿途郡县官吏的治绩。

  监察御史来到山东汶县,那里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景况,令他怦然心动,颇感意外。因为七年前,这里还是“靖难”之役的主战场,连年战火造成了百姓流离,田园荒芜,白骨露野,想不到短短七年,这里居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仿佛没有遭受过战争破坏一般。

  这个奇迹,是汶上知县史诚祖创造出来的。

  史诚祖,河东解州人。洪武末年,他入朝上奏盐法利弊,太祖采纳了他的建议,任他为汶上知县。

  成祖知道了史诚祖卓尔不凡的政绩,将他列为循吏第一,并特赐玺书嘉奖。敕文曰:“朕统御天下,夙夜求贤,共图治理。往往下询民间,皆言苦吏苛急,能副朕心者寡焉。尔敦厚老成,恪共乃职,持身励志,一于廉公。平赋均徭,政清讼简,民心悦戴,境内称安。万古良吏,亦复何让。特升济宁州知州,仍掌汶上县事。其益共乃职,慎终如始。”除了旌表,皇上还赐予他一尊酒器、一袭织金沙衣及一千贯钱。

  尤为可贵的是史诚祖在汶上勤谨为治,前后达二十九年之久。其间,虽然有过多次升迁的机会,但都被百姓奏请皇上挽留,最终殁于任上,以身殉职。

  史诚祖客死他乡,汶上百姓视其为先考,将他葬于城南,岁时祭祀。他的家人为了陪伴他的灵魂,也永久留居在汶上,再也没有回解州故里。

  “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这是唐代吕洞宾对世无英雄所发出的感叹。可是当你翻阅卷帙浩繁的史册,看到无数诸如汪辉祖、牛运震、史诚祖这样的杰出人物时,你还能认同吕洞宾的这一观点吗?


上一篇34下一篇

Copyright © 2010-2012 xxxxx.com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报社 All Rights 技术支持 云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