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返回首页

4您正在阅读:2025年01月13日 - 第20250113期 - 第6版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
上一期 34 下一期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4当前位置: 首页 - 第20250113期 - 第6版 - 新闻内容
这些骗人的幌子

新闻作者:三门峡市普法办  阅读次数:

       开图书加盟店、造星育才、托管店等这些看起来深得家长喜欢的“教育事业”也许只是“幌子”,背后是诈骗陷阱。
       近年来,随着我国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的增多,人们防骗意识增强,传统吸收公众存款的手段容易被广大群众识破,但骗子的骗术层出不穷,有一些人以“教育”之名,采取更加隐蔽的手段进行集资诈骗,已有不少人中招,各位家长需要擦亮眼睛。

基本案情

      2020年6月至案发,被告人王某开设多家图书店,向社会公开宣传,以举办孩子成长计划、造星计划、图书加盟店、托管店等活动为借口,吸收不特定对象资金,并承诺定期返还。王某将吸收资金用于店面开支、返还前期客户押金及个人消费,最终入不敷出。经统计,王某共计吸收1940余名客户资金466万余元,其中331万余元未退还。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王某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王某在提起公诉前部分退赃,减少部分损害结果发生,依法可以从轻处罚。王某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且愿意接受处罚,依法可以从轻、从宽处罚。最终,依法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责令被告人王某将违法所得返还被害人。宣判后,被告人未上诉,检察院未抗诉,该判决已生效。

普法提醒

       本案被告人利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打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旗号,利用所谓的造星计划、天才计划等活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并承诺定期返还,这种包裹在教育外衣之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极易蒙蔽家长。本案中,教育培训只是个幌子,吸收资金才是其根本目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对象达1940余人,大部分家长未意识到所谓“计划”是不法分子设计的诱饵。
       在此提醒家长要理性对待孩子成长,谨慎选择教育咨询类机构,务必仔细查看机构是否有正规合法资质,证照齐全的培训机构须同时持有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注意实际培训地址与证照登记地址是否一致,留心机构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教师资质是否在明显区域公示。此外,家长还需抵制“折扣”“赠课”等诱惑,如果家长发现涉嫌非法集资、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线索,请及时报警。      (三门峡市普法办)


上一篇34下一篇

Copyright © 2010-2012 xxxxx.com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报社 All Rights 技术支持 云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