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返回首页

4您正在阅读:2022年07月11日 - 第20220711期 - 第8版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
上一期 34 下一期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4当前位置: 首页 - 第20220711期 - 第8版 - 新闻内容
三门峡市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青世界 珍禽异兽皆归来

新闻作者:王丽红 纪雨童  阅读次数:


       盛夏时节的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蓝天白云下林深草密、绿意浓浓,空旷静美的山涧流水潺潺、鸟儿脆鸣,层叠的群山像绿色的巨龙盘踞在黄河之滨,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在这片如诗如画的山林间迸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珍稀野生动物陆续“归来”。
  6月30日,保护区西枣香口,海拔1350米处。
  “快看——”一只斑羚出现在坡地的草丛中,这是保护区工作人员今年的新发现。斑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形似山羊。多年前的冬季,在保护区红外相机镜头里,曾监测抓拍到林下觅食的斑羚。今年5月27日,在两岔口林区检查站的监控镜头里,两只斑羚曾奔跑而过。这次,工作人员亲眼看到这一珍稀动物,更是兴奋、激动不已。
  还有更令人惊喜的。保护区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与三门峡野生鸟类观察人员郭文等一行在枣香河段观鸟时,发现了红尾水鸲和紫啸鸫等,这也是近年来首次发现的鸟类品种。
  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控潼关、东据崤函,是黄河中游的重要生态保护屏障和水源涵养地,也是物种基因库、黄金生产地。从长达半个世纪矿山开采的满目疮痍,到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三门峡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面实施矿山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历经蝶变,小秦岭重回“青青世界”,珍稀野生动植物逐年增加。截至目前,保护区有野生动物2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林麝、豹猫、黄喉貂、红腹锦鸡等27种。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小秦岭生态保护工作重任在肩,成效日益显现。
  今年以来,小秦岭保护区坚持“‘两防’(防盗采、防火)为要、生态为本、队伍为基、科技赋能、严实为重”20字方针,守牢盗矿亡人事故“零发生”、森林防火“零火灾”两条底线,强化科技支撑,推动生态价值转化,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加强党的建设,夯实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生物系统多样性高质量保护基础。
  保护小秦岭,人人有责。保护区从党委成员带头深入林区入手,干部和护林员同吃同住同巡护,带动机关干部蹲点林区,基层党支部成员、全体护林员履行网格责任,落实月巡查任务,下足功夫加强巡护。今年1至6月,共巡护关闭封堵坑口1.632万个(次)。
  保护区和公安机关建立“双联双包”等责任制,发挥4个警务室作用,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所属公安、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执法。今年,保护区和公安机关在“警区合作”取得成功经验的同时,建立“林长+警长”责任体系,使保护区内部管理、巡查监管得到进一步加强。
  保护区面积大、坑口数量多、部分坑口位置偏远,人工巡查困难,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针对这一情况,保护区建成科技防控信息指挥中心,搭载视频监控、“护林宝”巡护等6项功能,其中巡护系统实时查询护林员巡护情况,现场问题第一时间就能得到有效处置。
  今年5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三门峡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小秦岭生态公园的新目标、新任务。保护区党委第一时间全域谋划多项建设项目。目前,小秦岭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实践基地展厅、植物科普园已基本完工,枣香苑生态治理互动区、锦鸡岭亲水长廊等项目建设均已启动。
  7月1日,在火石崖林区,生态公园建设主要项目之一——小秦岭动物科普馆正式开工,设计建筑面积230平方米,将集中展示27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以及保护区分布的鸟类、兽类、昆虫类动物。该馆的开工标志着小秦岭生态公园建设初具雏形。      (王丽红 纪雨童)

上一篇34下一篇

Copyright © 2010-2012 xxxxx.com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报社 All Rights 技术支持 云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