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晴空下的曲沃县杨谈乡杨谈村,寒风吹拂着树枝不停晃动。70多岁的巩华来已经换下了春节的新衣,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他一手拿着电动修枝剪,一手拿着沾满保护药的刷子忙碌着,身后是上百棵修剪完毕的苹果树。“去年是一个丰收年!要想今年继续好,现在就得抓紧做好冬季管理!”巩华来满脸皱纹的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笑意。
转战农业开新篇
在巩华来家中,他用一把简单的水果刀,熟练地将苹果皮整齐地削掉,让曲沃农商行工作人员和记者品尝他家爽脆可口的苹果。
“农民离了农商行的支持,事业根本搞不起来!”巩华来深有感触地说道。杨谈村种植苹果历史悠久,巩华来就是其中的老种植户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渐发展成了苹果示范种植户。“我30多岁的时候干过砖厂,后来因为市场原因放弃经营,转型做了农业,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行。”巩华来说,最开始搞种植,当时的曲沃联社杨谈信用社就支持了5000元的贷款,他的事业才得以起步。
巩华来从事果树种植后,一头扎进了技术研究和创新,专注苹果品质提升。“以前村民都是按着老办法种树,每年的收成全凭靠天吃饭。后来县里、乡里都专门派技术员来给我们指导,然后每年还办技术培训班,我一次都没有缺席。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我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方法,苹果树越长越好。”巩华来在2004年开始进行树形改造,2011年改形全部到位,而他对技术研究的脚步从未停止。
痴迷技术结硕果
巩华来说果树的种植关键在于管理,而他在果园管理上做到了“四到位”。“首先是树形改造要到位,我这果园是‘大枝亮堂堂,小枝有序生’的样子,叫做‘高光效开心形改造’技术;其次是新技术管理要到位,比如果园全部间种三叶草,能够有效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果园小气候,三叶草还可以抑制来年春天长杂草;最重要的还有肥水投入到位……”说起技术,巩华来滔滔不绝。
虽然当年只有3亩苹果树,但在巩华来精心管理下,他的果园年产量一度达到5万公斤,他也从请技术员指导,变成了给其他村民提供指导。
随着年龄的增大,巩华来感觉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就把从事运输的儿子叫回来和他一起种植苹果,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儿子。他们每年在果园上的投资很大,曲沃农商行始终鼎力支持。“在进行树体改造的时候,水肥用量大,需要的资金多,咱农商行继续支持,在2013年贷款9万元,一直到2016年都在循环使用。2018年的时候,遇到霜冻灾害,我们的果园损失惨重,幸亏有农商行支持才能渡过难关。”巩华来父子舍得投资,但也不会盲目投资,因为病虫防治到位,果园几乎没有发生大的病虫害。在生产管理中,他们以“防”为主,总是跑在病虫害的前面,有效地抑制了病虫害的发生。
为了实现更好地发展,巩华来父子将种植面积扩大到6亩,并依然把技术放在首位,积极尝试新的品种。“前几天我才从其他地方引进了几个新品种,这不这棵树上就嫁接了6个品种的树枝,需要慢慢观察,然后决定选种哪一种。园里总共有10个品种。技术是不断更新的,我还要继续学习!”已经古稀之年的巩华来信心满满地说。
搭乘电商兴产业
如今,巩华来的苹果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好产品,他们全家都投身苹果种植行业。
“以前我在外打工,后来有了孩子不方便外出,我就思考能干点什么,看到公公和丈夫种的苹果这么受欢迎,所以就想着通过网络销售出去,可以增加收入。”巩华来的儿媳贾敏说,2017年,她就尝试着在微信上发一些自家果园的信息,没想到逐渐有人开始关注,并提出购买。
贾敏说,对于曲沃本地的客户,她会专门送货,而外地的则会通过快递邮寄。在订单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她也有了新的想法。“我以前接触过快递行业,买的人多了,我就想着自己做快递会更方便。经过努力,终于在2020年获得了曲沃县顺丰快递水果代收点的资格。”从那之后,贾敏的业务范围更加宽广,她不仅出售自家的苹果,而且帮助周边的村民销售,每年11月底苹果采摘结束后,一个月要发出至少5000多公斤苹果,客户遍布全国各地。
“跟我们合作的都是固定客户,最认可的就是我家种的苹果,每年只要果子收了很快就全都卖出去了。”贾敏笑着说。巩华来接过话头说:“我们农民能发展成这样,首先是因为党的政策好,然后就是咱曲沃农商行的大力支持。2020年因为疫情影响出现了资金困难,曲沃农商行及时发放7.5万元贷款,让我渡过了难关,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潘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