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污染防治“夏季攻势”纪实
8月中旬的雨后,在被称之为“小三亚”的黄河流域河津段生态治理修复现场,远处的黄河大桥、古渡口、龙门古镇薄雾氤氲,与眼下的黄河、沙滩与湿地植被相映成趣。
这样如梦如幻的景象,在运城这片热土上,正从规划图上一个个走向现实。西揽澎湃的黄河,内依绵延的中条山,被誉为“表里山河”的河东大地,正在补齐影响秋冬季大气环境质量的工作短板。自5月份至今,运城市委市政府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时代考题中,用污染防治的“夏季攻势”,交出了一份“运城”答卷。
时间回拨到5月25日,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发出“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足提前量,攻克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拔出久治不愈的污染病根,着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的铿锵之音;市长储祥好提出在“长短结合、标本兼治”上下功夫,从根子上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多次带队到现场督导调研,将2021年污染防治“夏季攻势”推向新的高潮。
对运城而言,这场举全市之力进行的环保“夏季攻势”是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涉及面之多前所未有;这又是一场决心意志的“大检验”,多年来悬而未决的沉疴痼疾,到底有没有彻底解决的魄力和底气?这更是一场壮士断腕的“大决战”,是运城市全力开展的生态环境深度整治攻坚必须面对的现实抉择。
高位推动打响“夏季攻势”主动仗
“十三五”期间,PM2.5和优良天数未达考核指标。
2020年运城市水环境承载状态为临界超载。
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位列后20名。
国考断面优良率70%,在全国排名倒数30名。
运城市面临的生态环境之困,也是汾渭平原之困。
2018年7月,在国务院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汾渭平原被纳入环境污染三大重点防控区域之一。和汾渭平原其他10个城市不同,受囿于地形影响,尤其在秋冬季节,运城市上空的气流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之工业结构偏重,因此每年的秋冬季,在环保高压态势之下,各级政府虽然频祭“环保之剑”,但在环保风暴过后,攻坚的成果就有可能得而复失。
运城的生态环境治理不是一场冲锋就能把红旗插到山顶。
“由于历史原因,在一些领域因为高强度开发带来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水环境治理等方面工作滞后,这些问题解决起来都很艰巨,都需要大量的投入,更需要较长的周期”, 这是在运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运城市生态环境局对目前所存在困难的陈述。
运城的环境治理困局将如何破局?
运城市委市政府的破解之道让全市上下坚定了决心:围绕着“冬病夏治、夏病急治、顽疾专治、标本兼治、合力共治”五方面工作,在“长短结合、标本兼治”上下功夫,既抓当前、近期,更抓长远、全局,变末端治理为源头管控,从根子上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进入5月份,运城市委市政府下达“夏季攻势”任务清单,发出“夏季攻势”动员令,一场由被动应付变主动出击的环保“夏季攻势”在运城各个角落开展起来。
据生态环境部驻地专家刘腾飞介绍, “夏季攻势”任务的选取都有针对性,聚焦的是群众身边问题。开展污染防治“夏季攻势”,就是利用夏天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段,攻克突出环境问题,拔除久治不愈的污染病根。
冬病夏治——PM2.5是影响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燃煤污染是秋冬季PM2.5首要污染源;冬季地热井废水排放是造成断面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治这两大“疾病”,减少冬季散煤用量,加大清洁取暖和散煤替代力度。
夏病急治——臭氧是影响夏季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子,强化涉VOCs工业企业管控和油品管控,强化监控和雨水资源化利用等手段,减少汛期对水质的影响。
顽疾专治——扬尘、机动车和散煤污染是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老大难”,严重影响PM2.5和PM10两项主要指标。
标本兼治——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坚持的导向之一,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同时,要围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着力在治本上下功夫,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合力共治——生态环境保护不是生态环境部门“单打独斗”“包打天下”的事,各级各相关部门要上下联动、通力协作,形成合力攻坚态势,狠抓“五治”。
翻阅公开的资料统计,“夏季攻势”开展以来,自5月24日至8月底,运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牵头召开的环保专题会议、调研等多达31次。正是在高位推动下,全市上下迅速行动,各级领导干部坚决把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在实处。
运城市环委会瞄准突出环境问题,谋实策、出实招、动真格,通过项目化、清单化的形式,督促全市各级各部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热切期盼。为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市环办利用运城电视台、抖音号、运城环保发布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夏季攻势”环境问题曝光,曝光各类环境问题30余起。
步步为赢打出“夏季攻势”漂亮仗
“夏季攻势”开展以来捷报频传,运城市综合指数为3.60,全省排名第二,同比下降4.26%;PM2.5同比下降12.90%,改善率全省排名第二;SO2浓度为6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一,同比下降33.33%,改善率全省排名第二;NO2浓度16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一;CO同比下降28.57%,改善率全省排名第一……
这个夏天,运城市污染防治“夏季攻势”战果喜人,一串串监测数字佐证了频频出现在市民手机里的“运城蓝”,运城市民用愉悦的心情感受着身边细致入微的改变。(下转18版)
(上接17版)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需要我们夜以继日、一个微克一个微克地去抠,天不帮忙的情况下,人更要努力”,运城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王冰妍谈及印在脑海里的每一组数字眼圈泛红。
VOCs是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也是影响运城市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冬季地热井废水排放是造成断面不达标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运城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重点涉VOCs工业企业夏季错峰生产工作的通知》,开展重点涉VOCs工业企业夏季错峰生产,并开展VOCs走航工作,发现问题精准治理。借助雷达走航、在线监测等技术手段排查高值区及高值企业,对排查出来的工业企业加大监管力度。运城市多部门联合执法冲破阻力,将中心城区28眼地热井全部关闭;天然气锅炉将全部拆除替代;查处取缔黑加油站点60家,查扣加油车23辆、油罐23个、加油机53台、没收汽油25.41吨、柴油97.82吨。
运城各地所有建筑施工工地全面落实扬尘防治“六个百分百”(工地周边围挡、裸露土地和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渣土车“裸奔”、扬尘漫天飞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压力很大,我们的职能由治污为主转变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共治,‘还水于河,还水于湖’,成了多部门联动的格局”,运城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郑炳玉坦言,必须树立大环保意识,多部门联动,不单线治污,牢固树立节水即治污的观念,在用水结构上调整,从源头上管控“两高”企业。涑水河张留庄断面COD持续超标的处置,让郑炳玉记忆犹新,让他深刻体会到了自上而下体现出的大环保意识。
涑水河永济张留庄断面是运城市十大国考断面之一。今年1至4月份,受河堤坝损导致伍姓湖中腐殖水体倒灌进入涑水河河道等影响,张留庄断面COD持续超标。5月24日,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储祥好主持召开张留庄断面水质达标专题会,同时,在省生态环境厅的帮扶指导下,运城市制定《涑水河张留庄断面消除劣Ⅴ类应急处置方案》。6月23日,崔元斌副市长主持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夏季攻势暨保汛期水质稳定专项行动推进会,要求全面落实汛期管控要求和应急处置方案,坚决完成张留庄断面退出劣五类目标任务。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该断面5、6、7、8月份水质明显好转,COD分别为18、11、30、22mg/l,5-8月COD均值为20.25mg/l(考核标准为40)。
2021年,运城市确定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为68个,目前已开工42个,已建成投入运行12个,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工业集聚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市污水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程项目紧锣密鼓的施工中。对于尚未开工的农村污水处理厂,运城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科负责人吴胜利表示,即使有再大的困难,也得不折不扣的执行!
运城市生态环境局对全市纳入全口径清单的372家产废单位和20家经营单位进行全员培训。抽查涉危单位43家,发现问题154个并现场交办;全市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利剑斩污”专项行动以来,运城市共出动执法车辆796次,执法人员2366人次,共排查涉危废企业1077家次,共排查安装在线监控企业169家次。安排了对金属镁行业和钢铁行业自查。截止目前,运城市共查处涉嫌危险废物违法犯罪案件6件,移送公安6件,立案5件,刑事拘留19人,行政拘留2人,抓捕犯罪嫌疑人14人。
走进位于新绛县经济开发区的至信宝能科技有限公司,这个总投资23亿元的焦化厂,厂区内环境整洁,空气清新,竟闻不到刺鼻味儿。新绛县委县政府加大投入、完善机制、重拳出击,关停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中心城区建成区涉VOCs重污染企业搬迁退出,精准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成为“标本兼治”的典范。
目前,“夏季攻势”已成为运城市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有效途径,通过实施污染防治“夏季攻势”,进一步降低PM2.5浓度,遏制臭氧污染,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排放。散煤禁烧、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地热井废水排放等一批突出环境“沉疴宿疾” 一步步得到有效解决。
合力施策打出“夏季攻势”协同仗
随着污染防治工作的纵深推进,一个个考验、一道道难题随之而来。为了打破瓶颈问题,从源头防治污染。7月底,运城市赴京组织召开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专家座谈会,北京大学张远航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领域首席科学家柴发合等国内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知名专家受邀对运城市大气环境把脉会诊,共商治本之策。
运城市生态环境局长袁卫廷带领相关人员到市公安交警支队和市城市管理局走访座谈,分别与两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共同商讨中心城区机动车管控和扬尘污染管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下一步空气质量改善的工作方向和重点。
“个别司机心存侥幸,利用凌晨时分与我们玩猫和老鼠的游戏来逃避处罚”,运城市交警支队支队长姬凌鹏介绍,“我们干警只有加大出警频率、加大打击力度,来降低各类环保不达标机动车辆对大气的污染”。
为做好大气污染源头管控,打好蓝天保卫战,运城市公安交警部门针对渣土车、中重型柴油货车、燃油三轮车、大排量摩托车等高排放高污染车辆,在常态化管控的基础上,利用季节特点的优势期,全面开展“夏季攻势”,持续推进各类车辆通行管控,细化各类车辆污染排放治理的有效措施,市交警支队共调动警力9658余人次,警车1126余辆次,查处闯禁令163起,查扣冒黑烟11起,劝返车辆11起,抛洒54起,其他192起。
城市管理局对中心城区渣土车辆进行摸底排查,并对186辆清洁能源渣土车辆登记造册,逐渐纳入城市管理运行平台进行监管;落实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三方扬尘治理责任,加强执法巡查力度,24小时无空档巡查,强化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管控,凡六个百分百不达标的工地,一律不得开工;凡违规施工的,一律依法严厉查处。 自“夏季攻势”行动开展以来,运城市城市管理局执法队共出动1800余人次,巡查1500余次建筑工地,共下达责令停工通知书26份,责令停止(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32份,罚款25万元。
市住建局对工程项目实行网格化管理,督促各项目主体登记渣土运输车辆,禁止工地使用非清洁能源和非新能源渣土车。
市大气办印发《运城市餐饮油烟污染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市市场监管局对主城区(街道)的餐饮服务业开启“地毯式”排查模式,制作餐饮服务业油烟净化专项治理工作台帐,实现“一户一档”,做到整治有目标,主攻有方向。全市需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的餐饮服务业8566家,安装油烟净化设施 8525家,安装率达99.5%。累计检查餐饮单位总数19387家次,出动执法人员9688人次,下达整改524份,查封经营户170户。
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运城市委市政府用“夏季攻势”答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这一历史性答卷,带领河东儿女持之以恒地探寻着建设大美运城的美好愿景。(雷钊 闫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