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盐湖区东城办河东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一间活动室里,舞蹈队、模特队、太极队等9个团队每天在此轮流排练;另一间活动室里,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写字公益课堂、书法公益课堂、河东诵读会等,也轮流在此开办。
近年来,河东东街社区广纳公益事业贤才,积极汇聚社会公益力量,开办丰富多彩的社区公益课堂,让辖区居民的生活绚丽多彩。
“让辖区居民在公益课堂上人人参与、人人共享、人人绽放,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该社区主任雷茜说。
写字课堂 在运笔中体悟文化
6月20日上午9时,社区硬笔书法公益课堂按时开课。主讲人张莎莎讲完几个汉字结构及书写方法后,让课堂上的10多名小学生书写练习,她一一批改和点评。家长杨连静坐在后面,认真听讲、练习。
社区硬笔书法公益课堂自今年3月份启动以来,每周日一节,已坚持16周,获得居民的称赞。
“以前根本不知道一个竖画,还分为悬针竖和垂露竖。孩子在这里进步很大。”杨连静告诉记者,她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写字时坐姿不规范,而且由于字迹不工整,多次被学校老师要求加强练习。为此,她为孩子买了一本凹槽字帖,让孩子练习。一段时间后,孩子并无明显进步。但自从走进公益课堂后,孩子常常为自己的进步而自豪。“外面一节写字课好几十块钱,在社区一分钱不收,我也能跟着学,真是太好啦!”杨连静高兴地说。
学府嘉园小区居民侯华民,在居民群里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发布的硬笔书法公益课堂后,也带着孩子去试听了,第二周他便将孩子送进公益课堂。“孩子不仅能规范书写,还免费托管了。”侯华民说。
张莎莎是市区某硬笔书法课外班的创办人,在教孩子书写汉字的过程中,她发现不少中小学生存在坐姿不正、运笔不正确等问题,便与雷茜取得联系,希望在社区开设硬笔书法公益课堂,让更多的孩子规范书写汉字。
张莎莎表示,她将继续做好公益课堂,计划一年讲授50节公益课,让更多的孩子在运笔中体验笔画的流动、书写的乐趣,感受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舞蹈课堂 在舞动中绽放自我
6月18日下午3时,社区活动室内,20名舞蹈队员身着舞衣,正在排练维吾尔族舞蹈。
老队员随着欢快的旋律翩翩起舞,她们昂首挺胸、立腰拔背,舞起来时而潇洒俊逸,时而热情奔放。新队员则在舞蹈老师云秀的指导下,一招一式认真学习。
当天,是居民高宁序第一次上课。她饶有兴趣地跟在人群后面舞动身体,并通过墙上的镜子观察动作是否标准。“退休后一直跳广场舞,现在想尝试维吾尔族舞蹈,让身姿更加挺拔、看起来更有气质!”她充满期望地说。
和高宁序有着同一愿望的王竹万,已经跟着舞蹈老师云秀学了三四年维吾尔族舞蹈。“刚退休那会儿,生活没有规律,人也变得懒散、颓废,无所事事。”王竹万说,自从走进社区舞蹈公益课堂,她仿佛找见了组织,不仅生活有了规律,人也有了精气神。从舞蹈“小白”到熟练掌握舞蹈技能,曾经的驼背变得挺拔,人也更加自信了。如今,一个人在家时,她会随着音乐起舞,用手机录完视频后发个抖音,让退休后的自己重新绽放。
据云秀介绍,自从社区为她们提供了宽敞明亮的场地后,舞蹈队已由最初的10余人发展到63人,盐湖城、御溪苑等小区居民也慕名而来。“一人跳,不如众人跳。”云秀说。
书法课堂 在临摹中修身养性
舞蹈公益课堂上舞姿翩翩,一旁的书法课堂内则翰墨飘香。
75岁的王万军老人,正兴致勃勃地义务教授汉代著名碑帖隶书《张迁碑》。“疏密要得体,字与字要错落有致,字体要沉稳朴拙、雄厚苍劲、方圆兼备。”王万军边讲解边示范,学府嘉园小区居民侯旺家和其他学员开始临摹。
这个书法公益课堂,是由王万军创办的。最初没有场地,王万军与几名学员就在一名书画爱好者的家里练习。后来,河东东街社区免费为他们提供了场地和笔墨纸砚,社区里喜欢书法的居民也随之加入其中。
在教授书法的同时,王万军也注重传授文化。每节课之前,他都坚持查阅资料、认真备课,力求通过一个汉字、一个碑文,让学员了解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字如其人,要正!”只见王万军手握毛笔,潇洒地书写了“书画耀德 爱党爱国”8个大字。学员们围成一圈,一边看一边学。
67岁的侯旺家喜欢书法,退休后经常一个人在家临帖。“特别想和别人一样,过年时写个春联露一手,但是咱写的字实在拿不出手啊。”侯旺家告诉记者,一个人在家琢磨往往没有耐心,本想练习书法修身养性,结果却更加浮躁。在社区公益课堂上,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字是文化的载体,只有在文化的滋养中才能陶冶情操。”(崔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