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返回首页
4
您正在阅读:2021年05月24日 -
第20210524期
- 第8版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
上一期
3
4
下一期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4
当前位置:
首页
-
第20210524期
- 第8版 - 新闻内容
荆淮遗构二郎庙 千年村史待解谜
新闻作者: 杨 刚 李卓阳 阅读次数: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天上十日共存,烈日炎炎。后羿接连射掉九个太阳,可九个太阳的热量全聚集在一个太阳之上,虽然分了昼夜,仍炙热似火,万物焦枯,民不聊生。二郎神杨戬挺身而出,向玉帝请旨,要担山追日,遮蔽强光。杨戬担起泰山脚下两座大山,日复一日紧追不舍。他担山走到现在的万荣县荆淮村一带,因倒鞋内的沙子耽误了时间,太阳远他而去。二郎神担山赶太阳功亏一篑,自感有辱使命,请命做了山神,与百姓同甘共苦,为感念二郎神的英雄壮举,当地百姓在荆淮村修建了二郎庙。
荆淮村的历史可追溯到大约1500年前,世代相传,荆淮村是因最早荆姓和淮姓家族居住而得名。如今,村中仍有11户淮姓居民,而荆姓已经不存在了。早年,在人口还不密集的荆淮村,二郎庙东边是一片古墓葬群,村中修整巷道,施工车辆无意间推开了一个古墓。曹学仁先生在田间耕作,休息之余,发现耕地边上有两块规格奇特的青砖,青砖上清清楚楚地刻着“大统六年淮志明墓”。
大统是南北朝时期西魏文帝元宝炬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年号,西魏使用这个年号历时16年余。元宝炬死后废帝元钦和恭帝元廓都没有自己的年号,因此大统也是西魏唯一的一个年号。大统六年即公元541年。由此断定,荆淮村最早有淮姓居住,有1500年历史。
荆淮二郎庙位于荆淮村中部。坐北朝南,创建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由正殿、献殿、耳房、山门和戏台组成,原有的耳房、山门和戏台,已不复存在。被改建为舞台和其它用途而侥幸残存的正殿、献殿,虽已面目全非,但仍雄姿屹立。献殿面宽三间,进深两椽,三架梁,卷棚顶,二檐柱为浮雕盘龙石柱,下有方形石础;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五椽,五架梁前搭牵,单檐悬山顶,檐下无斗拱,梁上饰彩绘。前檐下匾额书“三圣祠”,鼓形石础。
大多数乡民只知该庙俗称“二郎庙”,并不知它的正名“三圣祠”。该庙为何名为“三圣祠”?曹学仁回忆:其实三圣祠内供奉的是三位神像。坐北朝南的神坛上,居中的是二郎神,旁边有位凶神恶煞手持三尖两刃戟的站神,腿旁蹲一只黑犬。神坛上西边是赤面长髯的关公,身旁站立着手持青龙偃月刀的周仓。神坛上东边可能是文昌,因为没有原建庙碑文和钟铭实证,还有待考证。
荆淮二郎庙由维那头淮伯通主木,知县、县丞、主簿和典史,县衙全套领导班子署名。二郎庙建在荆淮村,梁脊板所书主木人,理应是荆淮村的村首。淮伯通前的“维那头”三字又是什么意思?维那原为寺院三纲之一,宋元以后寺院所设维那主管僧众威仪,进退纲纪,实际上是寺院的监察官。《敕修百丈清规》卷四说,维那的职权是“纲维众僧,曲尽调摄。堂僧挂搭,辨度牒真伪。众有争竞遗失,为辨析和会。戒腊资次,床历图帐,凡僧事内外,无不掌之。”若遇法会由维那点到并维持秩序。两序出班上香时,维那要独趋炉前揖请住持上香。旧执事卸任或新执事上任举行法会时,由维那唱称礼赞。
由此看来,淮伯通其人,应该是万泉县某佛寺中的一位僧官。当时万泉县确有寺院多处,如孤峰山法云寺、万泉县城铁佛寺、荆淮村观音寺等。因此,淮伯通应是受万泉县衙之命,对荆淮二郎庙的建筑施工具体全权负责人。因为庙宇建筑是集建筑学,儒道佛文化,泥塑,绘画及石雕等艺术于一身的综合型技术工程,淮伯通肯定是位学识渊博的僧官。他以主木人的资格,和知县、分教等衙门官员同载梁脊板正位留名后世,也就不足为奇了。
传说,大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修二郎庙筹备材料时,施工人员选中了七庄村某户的一株杨树做大梁,但主家无论如何不肯卖。后来村里举办奠基仪式,安排了一场“上马脚”的表演活动(精神麻醉后,一种以神附体的怪异表演)。只见“马脚”在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中,双腮横穿铁锭,甩着响鞭,赤着双足,一路朝十多里开外的七庄村飞奔而去,然后紧紧抱住那株杨树不松手,口中念念有词。树主人闻听二郎神选中了自己的大杨树,急忙跪拜谢罪,并愿意无偿捐献。传说中“上马脚”的真相已不可考,但二郎庙建筑时,有根大梁选自七庄村确多有提及。
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荆淮村名还是一个谜。仅仅是上世纪40年代,在二郎庙的石碑和钟铭上,出现过不止一个荆姓人名。因为重建和创建已间隔340余年。荆姓的后人都哪儿去了呢?是战争、灾祸、瘟疫引发的死亡、迁徙还是自然生理断代?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遐想和探讨的空间。
上一篇
3
4
下一篇
Copyright © 2010-2012 xxxxx.com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报社 All Rights 技术支持 云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