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和他七个女儿的传奇故事
在山西芮城风陵渡镇的侯峰村和北曲村之间,有几座硕大的圆形坟冢,其中侯峰村五座,北曲村两座。相传,埋葬在此的是七个如花似玉的女子,所以当地人把他们统称为“七女坟”。
伯乐怀绝艺 相马天下知
据说这七个女子都是的伯乐的亲生女。伯乐,春秋时期郜国人,本名孙阳,善于相马。因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所以众人都称其为伯乐。少有大志的伯乐,感到面积狭小的郜国难以有所作为,就离开了故土,到诸国游历。
韩愈曾在《马说》中写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我们运城的中条山虞坂古盐道上,至今还流传着伯乐发现千里马的故事。相传伯乐来到古盐道,仔细观察了往来的马帮,发现驮盐的马一天只能翻越虞坂一次,但有一匹马竟然可以翻越三次。伯乐看见此马,骨瘦如柴,其貌不扬,但抬起前蹄却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嘶声洪亮,直冲云霄。伯乐感到,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便对马主人说要重金买下此马,马主人听到后,心里暗喜,因为此马吃得多,还骨瘦如柴,虽然一天可以翻越三次,但因速度过快,非常不稳当,经常将货物掉落地面。于是,马主人很爽快的答应了。
伯乐将此马买下后献给了虞国的国君。果然,通过精心喂养一年后,此马精壮神骏,体形如龙,毛色闪亮,两目如炬。虞君跨马扬鞭,只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人曾写诗颂扬善识千里马的伯乐:“鸡声茅店月微茫,山远行人促晓装。良骥虺旭身自健,不须拭目识伯乐。”
行善惠乡里 喜得七仙女
伯乐曾在风陵渡居住。这里以前在北曲、侯峰、汉渡村等地,有组织社火鼓乐进庙祭拜伯乐神的习俗。祭神期间,邻近村民都要让扮为女子的童男牵着大小牲畜,从庙堂前走过。其意是经伯乐神过目之后,牲畜会变得强壮。
相传,伯乐和妻子婚后久不生育。伯乐为人良善,遇穷人经常施舍,医治牲口分文不收。他的善行感动了上天。在一个夜晚,伯乐睡梦中看见天上王母娘娘的七个女儿,围着自己的妻子转来转去,口里还亲切地喊着母亲。伯乐正看得出神,忽听妻子大声叫道“天大亮了,还不起床”。这一声把伯乐从梦中惊醒,方知此梦是神仙托梦,告诉他将喜得七女。
不久,伯乐妻子怀孕,却诞下一朵七色莲花。说也奇怪,莲花刚一落地,立刻张开七个花瓣,从里面蹦出七个天真活泼的女童,一个个粉雕玉琢,可爱至极。左邻右舍皆以为奇,纷纷前来围观。伯乐觉得事情太过突兀,怕招人议论。于是,便带着妻女迁到风陵渡一带,悄悄将七个女童养大。七女长大后,个个国色天香,貌若天仙。大女儿常穿一身红衣,艳丽华贵如一朵娇艳的红牡丹,而小女儿常一袭紫袍,容颜清秀脱俗,宛如秋风中的一朵傲霜紫菊。其他五女则常穿橙、黄,绿、蓝、靛五色衣,其美各有不同,皆如花似玉。七女不仅擅长针织女红,还跟父亲学了一手相马及医治牲口疾病的高超医术。
远近各邑百姓家中牲畜生病,来伯乐府上求医,因伯乐经常外出,就由七女代父医治。七女妙手回春,百姓皆交口称赞,七女声名远扬。
七女仙逝 传说有三
那么这样七个才貌双全的好女子,为何会在花样年华夭折,独留青冢向黄昏呢?
关于此事,当地有三种传说。
一说,七女为追求真爱假死。相传,一日,伯乐长女突然看见一匹枣红色的骏马跑进家中。嘶鸣不已。伯乐长女善于相马,知道骏马的意思。于是,她骑上骏马,被带到了黄河岸边,看见一位身负重伤的将军躺在那里。就把将军驮于马上带回家。伯乐一家心善,看到大女儿带回将军后,纷纷帮忙照料。将军醒后看到宛如牡丹仙子的伯乐长女,不由心生爱慕。而伯乐长女见将军高大魁梧,英俊不凡。又听说将军是为了保护百姓才负重伤,对将军也有了爱慕之情。于是,两人心心相印,互通情愫。但好景不长,后因将军要去征战沙场而分离。临走时,将军对伯乐的大女儿说:等我回来,一定娶你为妻。岂料将军刚走,当地的诸侯王听闻七女才貌双绝,想要把她们都纳入宫中为妃。于是,七女赶忙找父亲商讨对策。大女儿说,自己此生心早已属于将军,不愿意入宫为妃。其他几个女儿也连声说道,自己不慕宫中荣华富贵,只愿在乡野为贫苦百姓排忧解难。伯乐被七个女儿忠贞而高尚的情操所感动。对七女说:女儿莫担忧,为父定当保护你们。他心生一计,命七女连夜逃往他国,对外说七女生了不治之症,并托人为七女挖墓。诸侯王听闻七女得病,派人来查看,果然,看到七座坟冢,诸侯王得知七女已死,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二说,伯乐为避祸去了秦国,因善于相马为秦国富国强兵立下汗马功劳,受到国君重用。于是,他写信让七女也来秦国。当七女走到黄河岸边时,正要上船渡河到潼关,不料被白龙太子所见,龙太子见七女如此貌美,生了歹心。他使出法术兴风作浪,让七女不能过河,逼迫七女向他求情。七女恐父亲着急,不得已使出法术。她们手向空中一指,金光闪过,身子腾空飞起,驾祥云飘然而过。龙太子见状,顿时呆若木鸡。七女过河后的对龙太子道:天庭龙宫不相同。仙女不进水晶宫,劝尔莫要生邪念,安分守己休横行。事后,七女随父亲在秦国生活,而当地人以为七女落入黄河淹死了,于是筑起七座空坟纪念她们。
三说,为伯乐仇者所杀,据侯峰村本村老人讲,伯乐有个仇家听到村中百姓赞扬七女,不禁妒火中烧,动了杀心,七女得知消息,急忙骑马逃跑。歹徒见七女骑马逃命,怒气愈增,就提着刀紧追不舍,当追到侯峰村后坡时,已追上五个女儿,立马挥刀杀害了他们。当剩下的两个女儿逃到北曲村时,马不知是因为疲乏,还是不愿意离开故土,既不往前走,也不往后退。站在哪里一动不动。歹徒乘势追上杀了二女。当地百姓心怀恻隐,觉得不能让她们死无葬身之地,就把他们分别埋葬在她们身亡的地方。后边两个女儿没能成功逃走,是因为马儿即不前行也不后退。就把那个地方称作“前不去”和“后不去”。后来,语音转变,就成了今日的前北曲和后北曲。
此正谓是:
花容月貌七仙女,思凡下界投伯乐。
黄土坡上留青冢,其中缘由众人说。
八年炼狱:古稀老人完成《陌南古镇寻览》
《陌南古镇寻览》堪称一部乡镇志的扛鼎之作,一经出版就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与好评。此书不仅成为了陌南镇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也为保护和传承芮城县地域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细读此著,你会从中获取很多陌南镇已经尘封的甚至濒临湮灭的历史故事。这本书是史万祥和张益民两位古稀老人从2013年至2020年,历经八年炼狱,走遍全镇100多平方公里的沟沟壑壑,不畏艰难,不辞辛劳,自费投入,竭尽全力,精心搜集、整理、编纂而成的。
《陌南古镇寻览》分设“晋唐重镇”“浢恭碑碣”“古树名木”“浢津颂歌”四大板块,涉及先秦文明、山川津隘、民间传说、古今人物、佛门古寺等三十部分。全书贯穿古今,图文并茂,用方志的方式真实地记录陌南的历史与现状,反映了陌南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光辉历程。描绘了陌南治乱兴盛的历史画卷,歌颂了陌南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永恒追求,体现了陌南积淀深厚的文化品位,起到了资政、存史、育人的作用。
第一部分为“晋唐重镇”。介绍古镇历史上政治、经济、军事兵防、区划、遗址、人物等方面的沿革、变迁;第二部分为“浢恭碑碣”。这些石质的历史册页,客观真实地记录了古镇的人文历史。或德泽流长的鸿儒师表,或鼎修寺庙的齐心壮举,或古镇变迁的事实经过,都反映了当年的和谐生态和先民们的精神风貌;第三部分为“古树名木”。这些古树承载着古镇厚重的历史,见证着古镇的兴衰变化,荫庇着古镇先民的休养生息,既有历史的沧桑,又有现实的生机,永远是古镇百姓精神的象征和依托;第四部分为“浢津颂歌”。辑录了自古至今歌颂陌南的诗文歌赋。这些作品,体现了古镇历史的悠久和繁荣,也反映了古圣先贤、文人雅士对故乡真挚的情感和由衷的热爱,从而陶冶着人民的爱乡情操。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今年70岁的史万祥,出生在陌南镇东夭村,曾供职于陌南信用社,退休后在中条山茨林沟绿化荒山,植树造林700亩;张益民,陌南镇人,于山西师大历史系毕业后任陌南中学教师,学识渊博,教学有方。
2012年夏收时节,平日里喜好钻研文史、书法的史万祥,在街上旧书摊看到一本外村的村志,便将其买回去,读完后陷入沉思:自己的家乡历史文化厚重,却没有很好的文字记载,真是莫大的遗憾。从此,他就打算自己把东夭村的村志写出来。立村志是一件难事。有人担心,他一生从事经济工作,对志书文字工作并不熟悉,万一志书不成,岂不白白浪费资金。史万祥闻知后随即表态:“村志由我义务编写,所有费用自垫。”就这样,历时三年《东夭村志》得以问世。在写村志期间,史万祥发现村里的很多资料信息来源于陌南镇的各个村落。于是他就有了一个更宏伟的想法,把陌南镇的历史文化也写出来。
“记载古镇厚重的历史过往和人文积淀,是件功垂千秋、利在当代的大好事,作为一名陌南人,能积极投身于这一光荣的历史任务,让后人可以记住陌南镇的历史,为陌南镇的文化发掘和建设竭尽绵薄之力,我很高兴。”编写方志,任重道远,必定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努力和汗水。史万祥首先从寻找资料、史料做起。他不惜时间和费用,先后备齐了芮城县隆万县志(明朝)、康熙志、乾隆志、咸丰志、光绪志、民国志和建国后94版县志,各种史料堆满了他的案头、书架,一个人乐此不疲地在成堆史料中整天查找。为了获取翔实可靠的信息,他寻访各村的老干部、教书先生及八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挖掘故事传说,对于熟知的人,他会拜访十余次。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克服花甲之年学习电脑的困难,拜回乡的大学生为师,逐渐掌握了电脑的技术。碑碣较多,他专门学习了拓碑技术,他带着毛巾、刷子、宣纸,将陌南镇现存的碑记全部拓完。每遇到读不懂的碑文,他就查字典、翻古书,一字一句的对照翻译。为了获取更广泛的资料,对未解的历史,则邀请专家、学者几次三番驱车数百里反复考证,得出结论。为了获得一些资料上的印证信息,他又驱车到永济、运城、平陆、灵宝、三门峡等周边地区搜集资料。为了提高写作水平,史万祥白天开车四处查资料跑信息,晚上坐在灯下整理编写,第二天再送到张益民老师家中,让其帮忙修改。
“陌南文明映河东,历久弥新延千载”,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遗留着古老的印记。坎坎伐檀、虞芮闲原等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向世人诠释着深邃悠远的人文历史和辉煌灿烂的陌南文化。《陌南古镇寻览》的出版,将成为陌南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让更多的人认知陌南、建设陌南;更激励陌南人努力拼搏,朝着心中向往的美好生活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