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返回首页

4您正在阅读:2020年12月21日 - 第20201221期 - 第5版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
上一期 34 下一期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4当前位置: 首页 - 第20201221期 - 第5版 - 新闻内容
高跷走兽兴千年 红色记忆世代传

新闻作者:任一 李卓阳  阅读次数:
——从北魏高凉城到今日北阳城 



        稷山县北阳城村地处汾水之阳的峨嵋台塬腹地,南望峨嵋岭,北眺姑射山,东临李铁河,西向无垠田畴。夏代诞生之前,即有先民在这里择地聚群而居,繁衍生息,肇启了灿烂的农耕文明。斗转星移,朝代更替,传承至今,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村子地势东高西低,沟壑纵横,具有“塬势之藏纳”“地势之高燥”的自然地理环境,历代虽饱经战乱,但黎民生生不息。村内民风民俗淳朴,许多外乡人慕名而来不断迁居于此。
        村子历史悠久,不仅在史书上多次出现,还留有许多文化遗迹。北魏孝文帝曾在此置高凉县和高凉郡,修筑高凉城;北宋时期,施主解武在此地福圆寺建塔;明清时期,村内人丁兴旺,建造了杨家祠堂,彰显遵祖重孝之情;特别是起源于春秋晋国祭祀活动的“高跷走兽”千年流传,传承至今。

红色摇篮 战略要地

       高凉故城,俗称“高粱城”,位于村东南,为汉代至西魏时期的古城堡遗存古堡,依地势而建,三面临沟壑,城址平面呈不规则形,西城墙南端底部设砖卷门洞,东西长约120米,分布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左传·宣公十五年》记:“公元前594年,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立黎侯而还。”即在此地。《稷山县地名录》记载:“秦末汉初,汉王刘邦部署魏豹在此筑城屯兵练将,保护边疆。现有地名“教场”,系当时教练兵将的场地。又有地名“锅灶处”,系当时做饭的地方。”
        北阳城不仅在古时是屯兵之地,抗战时期,也是战略要处。1937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北上抗日,途径阳城村驻扎,其总部设在村内“玉成院”的四合院内,朱德总司令住在“当铺院”,康克清住“恩生院”,任弼时、左权住在总部机关。稷山县二区牺盟会派骆真、冯育贤向朱总司令汇报了稷山县的抗日救亡工作。临走时,朱总司令送给冯育贤一张写着“国民革命军第八路总指挥朱德”的名片。夜里,八路军的军乐队、火线剧团和宣传队,在北阳城后稷庙戏台上演出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首长们还向群众做了精彩的演讲,动员群众积极参加抗日。这天是东北沦陷六周年的纪念日,左权将军给远在家乡的叔父写了一封家书,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更体现了他对革命的无限忠诚。
       1938年,日军入侵到稷山一带。但令日军没想到的是,遭到了北阳城村民誓死不屈的顽强抵抗。北阳城东南边的火神庙,还有着一面“子弹墙”,上面遗留了日军子弹射穿的痕迹。9月6日,牺盟会孙定国等人将稷山县抗日游击支队和安邑人民抗日游击支队合编成“晋绥教导第三总队”。几天后,教三总队获悉有一支日军运输队绕道清河镇向侯马行进,决定在北阳城沟组织一次歼灭日军的战斗。9月18日,日军运输大队进人伏击圈,三大队迅速进人北阳城村,在西门外截断敌人后路。顿时,枪声四起,日军在沟里成了瓮中之鳖,惊慌失措,四处乱窜,死伤一片。这次战斗共毙伤日军30余人,缴获步枪10余支、骡马5匹和部分食品。
       如今,当年八路军总部所在的老宅院以及朱德和他夫人康克清所住过的宅院,依然保存完好,这是北阳城人民对八路军和朱总司令最真挚的怀念。

敦礼重孝 恩泽子孙
 
       除了爱国情怀,北阳城村民还有着敦礼重孝的优秀品质。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提醒着后人要行孝立德。宗祠是一族祖先灵魂的栖息之所,是一个家族共同祭祀祖先的神圣地方。杨氏宗祠,位于南巷内,坐西向东,明间置六扇格子门,走马板设“奉先思孝”匾额,祠堂内正中放置神案,安放“杨氏阖门祖宗之神主”牌位。
       除杨家之外,还有一解氏家族。解姓出于姬姓,而稷山县是中国农业鼻祖、周朝始祖姬弃的故里,北阳城又位于稷王山北麓,在后稷稼穑区域之内,所以其后人居住在此。《稷山县地名录》载,宋朝时期,施主解武修养德行,感念佛恩,修得孝心,为纪念自己的母亲在这里的福圆寺内建塔。如今,寺庙因历史原因被毁,只剩下这座孝塔。该塔形制简洁,古朴而优美,逐层叠加出檐,檐口略有弧度,整体比例适当,构筑精巧。其可以“通显一邦、纪地灵、壮人文、正风尚”。如今站在塔下,依然能够感受到解武对母亲的一片孝心。

传承文化 留住村魂
 
      “高跷”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早在公元前50年,民间就有高跷活动的足迹,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说最早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腿上绑两根长棍,从而发展起来的跷技活动。高跷俗称“拐子”,由表演者脚踩木跷表演,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观众需仰头观看,所以也有地方把它叫做“高瞧戏”。
       稷山高跷走兽源自阳城村,产生于庙会文化。村中有座火神庙,庙里供有火神娘娘。据记载,此庙建于清雍正三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三百年来,火神庙香火旺盛,远近闻名,庙周围百里连年风调雨顺,商家生意兴隆。人们感恩火神庙神灵庇佑,平日里前来朝拜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为火神娘娘供奉香火,逢年过节更要为她举行专门的祭祀活动。久而久之,约定成俗,在每逢闰年正月二十九日(火神娘娘生日)举行庙会。该庙会是由南北阳城两村合社群众共同参与的大型游艺活动,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享誉极高。每逢庙会,方圆数百里的人们,都从四面八方涌向该村,最多时达数万人,游行队伍路线绵延五里之遥。
      庙会最令人期待的就是高跷走兽表演。该表演是由身着戏装,面涂油彩,手持道具的高跷艺人驾驭着八只走兽压轴精彩亮相。走兽花样繁多,造型奇特。古时流传下来的走兽威武神奇,形态逼真,北阳城的走兽有:独角兽、貅狼、麒麟等;南阳城的走兽有:黑狸虎、梅花鹿、貘等。这些走兽的花样有的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但大部分是人们想像出来的,来源于神话传说或故事,是当时图腾崇拜的产物。关于走兽的典故,民间的传说颇为有趣,共同表达了一个观念,那就是“正义战胜邪恶,好人终有好报”。
       看过庙会的人常感慨地说:阳城庙会气势大,节目超群技艺佳,高跷走兽显魅力,威武壮观人人夸。

 


上一篇34下一篇

Copyright © 2010-2012 xxxxx.com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报社 All Rights 技术支持 云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