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陕州区段黄河湿地,还是一幅抖开的诗意画卷。九曲黄河穿境而过,陕州区境内主河道长30.8公里,形成流域面积1763平方公里、湿地面积4.5万亩。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镌刻着陕州人民的光荣与梦想,陕州大地的发展掀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放眼这片土地,山清水秀、楼宇挺拔、产业聚集、人气渐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百姓生活日益富足。
“陕州区牢牢抓住‘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个总纲,结合区位特点、生态格局、资源禀赋和民生需求,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举措、找准抓手,一步一个脚印纵深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在陕州落地生根,在确保黄河安澜的同时积极探索富有陕州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市政协副主席、陕州区委书记骆玉峰的表达豪迈而朴实。
强产业兴城市“双翼”齐飞
机遇,稍纵即逝;赶超,时不我待。陕州区乘势而起,以一股“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张开产业转型升级、城市转型发展起飞“双翼”,踏下发展油门。
城市转型发展最直接的表现,是让群众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城市的“气质”和“颜值”的提升。
陕州区秉持“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理念,坚持“单体披彩、片区挂妆、功能配套、彰显特色”思路,举全区之力开展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大力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路宽了,人多了,楼高了,景也美了,没想到城市变化这么快。”家住陕州区绣岭路的居民王大妈,每天都会到附近的甘棠公园转转。在她和邻居们的眼中,与刚搬来时的情境相比,生活环境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为发展赋能增效,为陕州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位于张茅乡东村的黔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烘干的红高粱从加工机器里倾泻而出,堆出红色的小山。张茅乡乡长曹生伟介绍,乡里积极捕捉市场信息,帮助企业流转土地5000亩种植高粱,今年销售额553万元,预计纯收入300余万元。改变传统农业种植结构,高粱红了、腰包鼓了、百姓笑了、环境好了,沃土生金的“红高粱现象”凸显了农业产业嬗变带给农民的丰收喜悦。
河南骏通车辆有限公司特种车产业园起重机装配车间,长长的生产线非常壮观,正在装配套件的技工却不多。这里是目前全国单厂生产能力最大的专用车生产企业。公司副总经理于世明说:“该生产线智能化程度高、工艺布局高效合理,技术在业内领先。”河南骏通致力于智能制造,积极探索实践汽车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新道路,致力打造向全球输送高品质产品的大型专用车辆、特种车辆研发制造基地。
专用汽车暨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大健康产业发展多头齐进,带动产业结构发生了积极深刻的趋势性变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7.5%,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到8.7%。今年投资44亿元,实施“三改”项目45个,推动工业提质增效。
把做大国家级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和中西部专用汽车暨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大健康产业园、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示范区、全市唯一静脉产业园、绿色建材产业发展示范园、黄河金三角现代物流服务园区八大百亿级产业发展示范园,作为实施项目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平台、主战场,持续增强园区的承载力、吸引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从前些年地下挖矿,到现在制造多轮驱动专用汽车,再到打造大型军用无人机基地、数遥卫星大数据中心,陕州区产业提质增效的步伐越走越快。”陕州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地下—地面—天上—太空,从低端到高端,比较直观地勾勒出陕州区产业飞跃发展的一个侧面。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比翼齐飞,多点支撑的格局在陕州区已然形成。
绿色成为发展的不变底色
“生态文明”是宝贵的“软实力”。
百里黄河生态廊道(陕州段)工程建设全长5.2公里,项目总投资7200万元,曾经荒芜的河岸边蝶变为人们亲近生态、亲近自然的景区。
王家后乡紧靠黄河,是陕州区重要的铝土矿开采区。近几年,陕州区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全面扎实推进矿山复垦复绿工作。对历史遗留的无主矿区、废弃矿区,由锦江、中铝公司牵头,挖高填低、平整土地、削整边坡、覆土撒籽、恢复植被。
王家后乡政府工作人员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清理渣石199.22万立方米,复垦土地2344.7亩,绿化土地3334亩,覆土205.6万立方米,植树44万棵,撒播草籽9460公斤,拆除建筑物6500平方米,修筑挡墙1655米,购置生态袋24.3万个,累计投入3亿余元。
来到王家后乡朝阳村,站在山坡高处极目远眺,一片片新平整的梯田格外醒目。中国铝业香草洼铝矿施工方三门峡长州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金亮说起矿山修复的成效如数家珍。近几年,该公司严格按照要求,对矿区进行生态修复,栽植各种苗木近4万株,并利用复垦土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成立金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务工增加收入,为“开膛破肚”的矿山披上了绿装。
沿黄矿山发生了从千疮百孔到绿意葱茏的嬗变,这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坚定践行。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这两个关键词,正在陕州区成为生动实践。
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坚决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区生态环境总体向好。截至目前,陕州区PM2.5平均浓度42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26.3%;PM10平均浓度74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18.5%;优良天数219天,同比增加36.9%;空气质量综合排名全省第34位。陕州区先后被授予“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河南省退耕还林先进区”“河南省林业生态区”等称号。
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始终,陕州区战略新兴产业占工业比重逐年上升,先后赢得了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大健康省级现代服务业专业园、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金字招牌”,地坑院、矿温泉等优质资源成了响当当的陕州品牌,引来了国家级空间大数据学术交流会、“骑士奖”国际摄影大赛颁奖盛典、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等大型赛事活动落地陕州。
文旅融合讲好“黄河故事”
千百年来,黄河水养育了陕州人,黄河文化教化了陕州人。
陕州人民将厚重的黄河文化与豫西民俗文化相融合,创造了地坑院营造技艺、捶草印花、黑色剪纸、澄泥砚、陕州锣鼓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融合建设中外驰名的陕州地坑院、流光溢彩的陕州灯会,依托陕州神水矿温泉发展大健康产业,有力提升了陕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
高阳山温泉国际度假区环境独特,带给游客水文化、慢生活的良好体验。“许多外地游客被我们独特的温泉水吸引,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这里是一房难求。”中州华鼎饭店总经理张伟说。陕州区大力发展健康养老、康复保健、休闲旅游、文化运动等多功能的产业集群,创新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新兴健康产业体系。
陕州地坑院景区是许多外地游客来三门峡旅游必到的打卡之地。景区总经理张春红高兴地晒起了今年国庆假期的“成绩单”:仅“两广”专列就接待7000余人。游客在此看民俗、赏非遗,探秘“地下古村落”,尤其对“豫西婚俗+陕州十碗席”体验式旅游赞不绝口。
“十里桃花朵朵开,舍却浓妆就浅红。”王家后乡赵里河村的桃花谷是屡次登上央视荧屏的新晋“爆款”景区。赵里河村柏树淆组七旬老人郭当家,在自家院子的窑洞里办起了“明清古居文化研究中心”,摆放着四处搜罗来收藏的门匾、窗棂、纺车、杈、耙等600余件老物件。他说:“让来桃花谷游玩的人们免费参观,吸引更多人了解赵里河村,留住农村的根,记住乡愁。”
初冬的甘山国家森林公园,层林尽染。新开设的园内,红腹锦鸡在草丛中悠然觅食,公园内现栖息有3000多只野生红腹锦鸡,今年人工孵化红腹锦鸡喜获成功。作为三门峡市市鸟,红腹锦鸡和白天鹅“一红一白”已成了生态三门峡亮丽的名片。经过近年的开发建设,甘山国家森林公园已经发展成为集休闲度假、户外运动、健康养生、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甘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的白宏斌说:“我们将通过提升基础设施,改扩建景区景点,建设商业服务体系,通过与地坑院民俗文化体验游、高阳山矿温泉度假游的有机整合,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大力发扬舍我其谁、主动担当的“挑担子”精神,拼尽力气、苦干实干的“撸袖子”精神,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闯路子”精神,善于思考、善谋新法的“动脑子”精神,众志成城、团结共事的“石榴籽”精神,陕州人民不断书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刘建设 柴锦玉 王建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