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返回首页

4您正在阅读:2020年09月21日 - 第20200921期 - 第3版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
上一期 34 下一期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4当前位置: 首页 - 第20200921期 - 第3版 - 新闻内容
仲 秋 的 怀 念

新闻作者:李存山  阅读次数:
       光阴荏苒,又到仲秋。去年的农历八月初九,我那慈祥、善良、勤劳的母亲带着对全家人的牵挂,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享年八十五岁。她是我们李氏大家族最高寿的一位老人。
        母亲出生于一九三五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比我父亲小两岁,正逢战乱年代。
解放前,国内多年战争,满目疮痍,民不聊生。国民党败退时把大量的黄金、白银卷去了台湾。新中国刚成立,五零年又抗美援朝,后又连遭三年自然灾害,当时的国人凭着一种信仰和主义,忍饥挨饿,挺起脊梁,艰难前行,这是整个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一个缩影。
我的家庭和其它家庭更不一样,父亲为老三,在他刚出生没过满月,我的爷爷在一场瘟疫中病故了。缠过小脚的奶奶忍痛割爱,只好把大爹过继给人家,全靠给别人纺棉、织布来养活年幼的两个孩子。在旧社会,对一个女人来说,那艰难的程度用语言难以表达。
       后来进入新社会,但家里一贫如洗,穷的咣铛响,一点家底都没有。五四年父母结婚时父亲穿的棉衣、棉裤都是借别人的,第二天就还给了人家。五六年有了我姐,五八年出生了我。二老为了让我姐吃饱饭,经常用野菜和玉米糊糊来充饥。因为母亲在出生我时得了月子病,平时饭又吃不饱,所以几乎就没有奶。可怜的父亲抱着我,今天去东家凑一顿,明天去西家吃几口。当时的二月天天气还冷,把我的小脚都冻伤了。那时的人虽然穷,但思想觉悟高,加上父亲有一把会木匠的好手艺,只要乡亲们有所需求,总是热心相帮,从不推辞,赢得了好人缘。
在我三岁多朦胧的记忆中,父亲拆那老院撅一房子时,木椽头离地面大概有一人高,手一伸就能触摸着房檐。后来在村东盖起了一座三间土坯房。
 因奶奶年事已高,身体多病,一咳嗽气就上不来。她在我二爹那儿待一阵,在我家里住一段。我家只有一个土炕,全家挤在一起。母亲虽然身体虚弱,但她性格倔强,对婆婆非常孝顺。每天早早起来,给我奶奶梳梳头,洗洗脸,匆忙做一碗玉米面和白面掺和的馒头糊卜揣给奶奶,就去生产队干活挣工分。早饭后,如天气好就把奶奶的被、褥、衣服翻出来晒一晒,再检查一下看有没有虱子。晚上一回来,不是做衣服,就是纳鞋帮、鞋底,常常是我睡一大觉醒来,她还在灯下做针线活。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母亲很少进县城赶集。有一次,我跟着转游了半天,她掏出九分钱买了一碗油茶揣给了我,也不舍得给自己买一碗。
我的父亲虽然没读过书,但他多才多艺,村里唱戏打鼓板非他莫属。七几年还在小队当过贫协组长。八二年在村当过木器厂长。后来市场更加开放,他经常贩牛挣了些钱,盖起了东、西各五间的砖瓦房。
我于七九年完婚。先后到政府部门和市行工作,因嫌工资低,把孩子留给二老,在县城开了个批发部,挣了些钱。后办了个方便面厂,时运不佳,赔了二十多万元,心里非常烦恼,动不动就发火。母亲总是安慰我,好我娃,你还年轻,只不过赔了那么些钱,这算个啥,凭你的本事,以后肯定能翻过来,慢慢来,不要急。
九八年我在企业从事销售工作,九九年就时来运转,在腊月去外地催款时,家里来电话说老父亲病危,怎么办?年底全厂员工眼巴巴等这批款来过年,真是忠孝两难全。当我把款办完匆忙赶到家,老父亲在两个小时前等不到我就走了。这是我一生的疼痛和遗憾。
岁月流长,人生苦短。每天忙忙碌碌的打拼养家糊口,给三个儿子建房、娶媳妇,不知不觉已近花甲之年,而此时的母亲已八十高龄已不能下床了。在四年伺候老人的日子里,和母亲聊天时,避免不了有些烦燥和忧愁。母亲忍着病痛安慰我说:“我一生就你姐弟俩,在你手三个儿子,孩子多还是好。你媳妇给我揣了几年的饭,你姐过一段把我接过去不是蒸包子就是做其它好吃的。我比你爹有福,那时你还不行,你后来生意好了,每年给我过生日,不是在饭店里,就是在家里做了好多菜,整天好吃好喝的。在我前几年住院时,你婆夫俩和你姐照看白天,三个孙子、媳妇晚上轮换伺候。平时孙子买好多好吃的,那火腿肠一捆一捆的,肉、鸡蛋、奶从没断过。平时孙媳不是这个给我梳头、洗脸,就是那个泡脚剪指甲,她们害怕我坐不稳,还给我买个躺椅,软櫈子,娃都好着哩,你以后还有养老钱,不要熬煎。”我说不是这样的,现在年龄大了,哪里都不需要,坐到家里无事可做,感到空虚、失落和无奈。“好我娃,人年纪大了,自古都是这样,你以后慢慢就习惯了。”
       母亲虽然没文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她的语意和孟子“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顺耳,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道理差不了多少。
       仲秋,白菊吐香,秋意正浓。在我母亲的忌日,我们长跪在二老坟前,上香、送纸钱,敬献花圈,寄托无尽的哀思。此时此刻我该说些什么呢?在追忆双亲点点滴滴的恩情时,尤其想到我俩在外多年打拼,把孩子留给他俩抚养,没有在膝下好好的尽孝,顿觉内疚和感恩,不由地悲从中来,潸然泪下……

上一篇34下一篇

Copyright © 2010-2012 xxxxx.com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报社 All Rights 技术支持 云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