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就听父亲说过,我有个八爷爷是革命烈士。然而当时少不更事,这些话犹如微风飘落的细雪,只是薄薄地掠过心底,随后化作一粒粒露珠晶莹了几日,便了无痕迹了。 几年前与朋友小聚,聊天时无意中提及此事,其中一位在政府部门就职的朋友,彼时恰好在整理本地烈士名单。“你八爷叫什么名字?”他问。“……”我语塞。“问呀!”他提醒。“哦。”我如梦方醒,赶紧拨通父亲的电话。父亲告诉我,八爷叫吕玉璜,原平解放战争时牺牲……说这话时,我明显感觉到电话那头父亲的声音在微微颤抖。突然有一种豪情与悲壮油然而生,八爷爷是天镇籍烈士,是吕家的骄傲。他14岁就参加了革命,17岁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一生未婚无有子嗣。作为烈士的后代,我不能让八爷爷落寞,不能让吕家的后辈儿孙忘却了一个曾为国家撒过热血、付出生命的先辈! 匆匆赶回家里去书架上查找,在《天镇县志》第1026页,赫然记述着这样的内容:吕玉璜(1930——1947),上阴山人。民国33年(1944)入伍,独立3旅17团战士。民国36年(1947)在忻县雁子山阵亡。 我的眼泪迅速模糊了视线。14岁,生活在当今就是一个懵懂青葱的中学生,而我的八爷爷却已经浴血沙场了。是什么样的境遇让年幼的八爷爷毅然从军?在军队这短短的四年里他都经历了什么?最后一次战争究竟如何地惨烈,竟然夺去了这条年仅17岁的鲜活生命? 一夜的辗转反侧。次日我早早找到父亲,仔细问询八爷爷的生平。父亲说,他也只是幼年时听爷爷讲过,说八爷爷从小就机敏好动,喜欢把自己的指头弯成手枪状,然后不停地闪展腾挪,对着假想的敌人“射击”,口中还不时发出啪啪的“枪声”。后来有个路经村子临时驻扎了几日的军队干部看中了八爷爷的机灵劲儿,问他愿不愿意随他打仗,八爷爷不假思索地点点头,随这支军队奔赴沙场,从此生死两茫茫。后来八爷爷不知从哪儿给家里捎回一封信,家人用心保存了信封上的地址,痴痴地盼着国家能早日太平,八爷爷好荣归故里,一家人就可以骨肉团聚了。然而等啊等,好多年后却等来了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他们核实了八爷爷的情况后,留下一纸烈士证明。一场苦等化作数行热泪,从此国家多了一位烈士,吕家少了一位亲人,而我的八爷爷长眠于异乡,再也回不来了…… 我曾与父亲商议,能否到八爷爷当年牺牲的地方看看,哪怕抚摸一下纪念碑上的名字,或是在影像资料里,重温八爷爷参加过的战争场面。然而无论如何努力,都查找不到70多年前的“忻县雁子山”如今身在何处。直到2012年,天镇县政府修建了烈士陵园,作为烈士后代的我们才有了寄托哀思的地方。 去年国庆,用于阅兵的车牌号分别是1949和2019。车牌号1949那辆车是空的,上面载着千千万万个革命先烈。“想让你们看见,这个盛世如你们所愿”。我再次热泪盈眶,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不会忘记像八爷爷一样曾经为国捐躯的先烈们! 侠气萦怀当国艰,谁令年少出乡关。 满腔热血染汾水,一片忠魂落雁山。 应慰汗青留迹重,何忧马革裹身还。 后人至意来凭吊,犹觉当年刀剑寒。 “八一”到来前夕,我想捧一束鲜花、斟一杯美酒,于八爷爷墓碑前轻声说一句:您安息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