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返回首页
4
您正在阅读:2020年04月20日 -
第20200420期
- 第3版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
上一期
3
4
下一期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4
当前位置:
首页
-
第20200420期
- 第3版 - 新闻内容
古代文人的“安贫乐道”
新闻作者:《北京晚报》 阅读次数:
古代文人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能顺遂心意,可以引出中国文学的另一条主脉——隐逸文化。
最著名的隐逸者当属陶渊明,他认为自己无法调和现实生活,便主动寻求“自然”。陶渊明真正有价值的地方,在我看来不是淳朴的描绘、自然的追求,而是隐者的典型生存模式——态度上不可妥协,生活上简衣疏食,情感始终充沛,且用文学进行精彩诠释。比如陶渊明喜欢写“影”,其实是把隐者的孤独感付诸语言。斯波六郎如是解释:假设我们将陶渊明、凝视影子的陶渊明、被凝视的影子,视为A、B、C,那么陶诗之妙,正在于A从B与C的交融中,获得暂时的慰藉和快乐。而这种写法,大量出现于后世的文学中,乃是一种剥离化、对象化的书写。
陶渊明所坚守的价值,又和中国文学另一个重要命题相关,那就是“穷”。穷的现代语义其实是古代的“贫”,即财富稀少、经济拮据;而穷的古代语义,则是困境乃至绝境,也就是人所面对的现实不顺。
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并称赞他最爱的弟子颜回“安贫乐道”,其原话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君子,要在“穷”这一困境中坚守原则,不因困难而妥协,这种持守被中国传统视作根本价值原则。在我们熟知的《滕王阁序》中,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亦是此意。所以,“穷却持守”的前提,必然是承受住自己不被理解、不能施展的孤寂命运,而将此生的抱负化作新的生活状态。(《北京晚报》)
上一篇
3
4
下一篇
Copyright © 2010-2012 xxxxx.com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报社 All Rights 技术支持 云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