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桃夭》描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一位美丽的姑娘就要出嫁,她会成为好媳妇,与夫家人和睦相处。诗人陶渊明触景生情,把一枝清采,化为繁花似锦的“桃花源”,令人心驰神往,念念不忘。
少年时期,陶渊明即立志“大济于苍生”,欲“骞翮思远翥”,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却受世风阻滞,屡遭铩羽。他曾做过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因不愿随波逐流,遂绝尘守玉,归隐田园,写下了传世名篇《桃花源记》。毛泽东引用此典,在《七律·登庐山》一词中,发出了千年一叹:“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陶令用他的神来之笔,为世人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慕景及人,人们从此记住了“桃花源”,也记住了这位给世界带来无限光明与希望的伟大诗人。
一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据梁启超先生考证,他的家就在离柴桑口不远的栗里,也叫南村。柴桑是个历史有名的地方,当年英姿勃发的周瑜,就是在这里谈笑破强曹(操)的。
陶氏在当地虽非世阀望族,但也是首屈一指的官宦人家。陶渊明的曾祖陶侃,官至八州都督,封长沙郡公,在东晋名臣中,“算是气魄最大、品格最高的一人。”(梁启超语)陶渊明在历述家世的《命子诗》里,颂赞其祖“功遂辞归,临宠不忒,熟谓斯心,而近可得。”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太守,《命子诗》说其父“寄迹风云,寘兹愠喜。”
名士孟嘉是陶渊明的外祖父,也是陶侃的女婿。陶渊明曾为孟嘉作传,称他“行不苟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饮,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融然远寄,傍若无人。”由此可见,他磊落独行,不入俗流的高尚人格,是受父母两系基因遗传,先天生成的。
在东晋重门阀、贱庶族、轻人才的腐朽政治打压下,陶侃虽以军功获得高官,却仍备受门阀世族的歧视,被讥刺为“小人”“溪狗”,家世一代不如一代,至陶渊明更一落千丈,彻底没落了。
二
陶渊明生不逢时,亲身经历了司马道子、元显的专权,王国宝的乱政,王恭、殷仲堪的起兵,桓玄的篡位,以及刘裕的以宋代晋。一连串的流血战乱,在陶渊明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面对母老家贫无以为继的窘况,陶渊明想靠做官挣俸禄以养家,却总没有出仕的机遇。直到二十九岁,他才在刘牢之麾下谋了个参军的职位,后来又转到刘敬宣的帐下,仍为参军。虽然生活上有了些许好转,但他总感到“志意多所耻”,“违已交病”,因此离职还乡,躬耕垄亩。但实际情况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美好,只因不善经营,“耕植不足以自给”,无奈之下,他又走出农舍,做了彭泽令。
一天,听说郡督邮要来县巡查,县丞告诉陶渊明应束带迎见。督邮是各郡的重要属吏,常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其中多有狐假虎威,贪鄙宵小之徒。《三国演义》中,刘备破黄巾军有功,除授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上任才一月,就遇到督邮的傲慢申斥与羞辱。张飞愤然不平,缚而鞭之;刘备将印绶挂在督邮的脖颈上,弃官远去。有此前辙之鉴,陶渊明长叹一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职复归。
三
刘裕灭晋建宋后,征召陶渊明为著作郎,他不愿再入樊笼,辞不就。宋元嘉时,他贫困交加“偃卧瘠馁有日”,江州刺史檀道济劝他出仕,并送来了米面和肉,他不受嗟来之食“麾而去之”。
在封建社会里,身为士大夫阶层,却像布衣百姓一样辛苦劳作,是被人看不起的,两晋南北朝时期,此风尤甚。故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记:“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务。”《南史·到溉传》载:到溉先祖曾担粪种田,自给自足,别人则恶言相加,骂他“尚有余臭”。
种田没有“铁杆庄稼”,遇上天灾人祸,日子更是难熬。陶渊明归隐后,因连年遭受自然灾害袭击,收成不多,家无存粮。四十四岁那年,他的旧居又被大火烧毁,失去了安 身之所。在《怨诗楚调示庞主薄、邓治中》一诗中,他自叙窘况:“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最难堪时甚至要靠乞讨度日。
忧愤、饥寒和劳累,像一记记重拳,不断敲击着垂垂老矣的诗人,使他无力抗御,“遂抱羸疾”。但这一切并未改变他“击壤以自欢”的志趣,他坚守归去来之初衷,直至六十二岁时终老田园。
四
在儒家文化影响及家风的熏陶下,陶渊明一生都在追求天下太平,人人自由自在,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可在那群雄争霸,虎狼当道的乱世风雨飘摇之中。这个美好的愿望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他在《感士不遇赋序》中写道:“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谦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怀正志道之士,或潜玉于当年;洁已清操之人,或没世以徒勤。故夷皓有‘安归’之叹,三闾发‘已矣’之哀。”在这里他以伯夷、商山四皓、屈原自况,向黑暗世界、委靡世风,发出了抗击之声。
庐山脚下的东林有座寺庙,慧远大师在这里结社讲解佛法已三十多年。东林距栗里不过二十多里,陶渊明与慧远常常来往,成为方外至交。尽管是好朋友,但陶渊明对佛教及慧远的一些做法,并不赞同,甚至是非常反感的。据《庐阜杂记》记载,慧远曾劝陶渊明参加莲社,他却不屑一顾,“攒眉而去”。原因无他,只为莲社里有许多贵族官僚分子,他不愿置身泥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