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22日,虔诚的祭拜糖王仪式后,“刘堡芝麻糖”在原产地山西省芮城县刘堡村开启了今年的生产季。历史上, “刘堡芝麻糖”因甜酥脆松、老少皆宜,而享誉晋陕豫黄河三角洲,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因产业结构调整,该产品逐渐淡出市场。2016年,在刘堡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支持下,当地农民李振宏组织老糖匠,开始对这项失传了20多年的县级非遗产品进行抢救性开发。
刘堡村位于晋陕豫交汇的黄河北岸,属于华北黄土高原地貌气候,每年农历9月下旬到来年农历2月上旬,是芝麻糖的最佳生产季节。据《芮城县志》记载,刘堡村是手工芝麻糖的始产地,最初是用粟黍熬制的饴糖做糖瓜,在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敬献灶王爷,给灶王爷嘴上抹糖,让灶王爷嘴甜点,到玉帝那里替人间说些好话,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明永乐年间,当地人将粟黍熬制饴糖的技术与芝麻结合创新,创造了饴糖类新品“刘堡芝麻糖”,从此该产品作为刘堡村的文化符号,传遍黄河两岸的城镇农村。清顺治年间,“刘堡芝麻糖”成为皇宫贡品。2016年,被芮城县评为县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
芝麻糖因对原料、水质、工艺、气温等要求苛刻,每年只有4个月的生产期。随着当地苹果产业的兴起,农民挣钱的机会越来越多,人们逐渐放弃了芝麻糖产业。随着老糖匠的老去,眼看着作为刘堡村 文化符号的制糖工艺将成为历史,村党支部书记杨建设心急如焚,多次和当地农民李振宏调研讨论,走访老糖匠或其后人,经过准备,终于在2016年的冬天成立了“ 宏富食品厂”,抢救性恢复生产“刘堡芝麻糖”。据了解,该产品一重新问世就被市场认可,晋陕豫黄河三角洲的食客们高兴地说:“当年的味道又回来了。”
(本报记者 杨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