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返回首页
4
您正在阅读:2019年08月12日 -
第20190812期
- 第3版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
上一期
3
4
下一期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4
当前位置:
首页
-
第20190812期
- 第3版 - 新闻内容
壶里乾坤大 扁鹊瘗清华(一)
新闻作者:赵战生 阅读次数:
中华名医代有新出,始称“神医”者,当属中医鼻祖扁鹊。他在两千多年前总结的行医“六不治”及“望、闻、问、切”四诊法,被奉为圭臬,成为不刋之论。故司马迁赞誉:“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循)序,弗能易也。”
一
扁鹊,姓秦,名越人。一说为春秋末战国初年的齐国勃海(今河北任丘)人,另说为齐之卢邑(今山东长清)人,故人称“卢医”。戏剧《窦娥冤》里,那个欺世盗名的“赛卢医”,不过是个辱没医道的败类而已。“扁鹊”其人,本是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名医,因秦越人医术高超,时人遂以“扁鹊”代其名。
扁鹊年轻时曾在客舍当过舍长,也就是旅店的老板。他跟常来住店的长桑君学会了医术,此后即以医为业,游历四方,悬壶济世。
在长期的行医实践中,扁鹊总结出了看气色、听声音、问病史、把脉搏的“望、闻、问、切”独门绝艺,对别的医生视为畏途的疑难杂症,无不举重若轻、手到病除。
一次,扁鹊在虢国(今河南陕县)看到,当地百姓正在举行大型祈福消灾仪式,一问才知是为刚刚死去半日的太子追荐亡灵。经过一番观察、把脉,他断定太子并未真正死去,只是得了“尸厥”。他用针石刺穴,又以熨药入内,终使太子“死”而复生。
晋昭公时,诸大夫强而公族弱,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一次,赵简子得了重病,五天昏迷不醒,举国一片慌乱。扁鹊应邀视疾,告诉大臣说,不必惊慌,“血脉致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结果未做任何治疗,赵疾自愈。
这些事史籍上都有记载,故太史公断言:“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近代史学家范文澜先生经过缜密考证,亦确定:“扁鹊是切脉治病的创始人”。
二
《韩非子·喻老》里,有则扁鹊劝蔡桓侯治病的故事,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扁鹊入蔡,初见桓侯,发现他气色不足,有病在身,便说:“大王有疾,处于肌肤,不治会继续发展。”桓侯自我感觉良好,不以为意。
十天后,扁鹊又劝桓侯:“大王的病已到血脉,不治会很危险 。”桓侯不听,还认为扁鹊在危言耸听,博取美誉。
再十天,扁鹊急切地对桓侯说:“您的病已侵入肠胃,再不治,就来不及了。”桓侯仍不为所动,拒绝治疗。
又过了十天,扁鹊见到桓侯一言不发,转身就走。桓侯使人追问,扁鹊说:“大王讳疾忌医,现已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不久,病发。桓侯疼痛难忍,派人去请扁鹊,谁知他已悄然离开了蔡国。桓侯悔之不迭,可为时已晚,没过几天,他就病故了。
三
医道神圣,医者贵有仁心。
扁鹊游历列国,每到一地,便入乡问俗,发现民疾,即对症下药,全力施救,成了杏林多面手。
在邯郸,他发现当地妇女患妇科病者甚多,虽无性命之忧,却苦不堪言。他不顾世俗非议,深入研究病理,调配专方,成了遐迩闻名的“带下医”。
行至洛阳,他看到许多老年人因病失明失聪,生活难以自理,便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心,开始研治五官科疾患,成了手到病除的“耳目痹医”。
秦都咸阳亦非世外桃源。有一年这里时疫暴发,许多儿童染病。此时,扁鹊恰巧旅居咸阳。他像自己孩子得了病一样着急,亲尝百草,就地选材,熬制汤药,分送各家,治愈了无数患儿,被誉为“儿科圣手”。
春秋战国之际,周天子名存实亡,各国诸侯都忙着打仗,无暇顾及民生。由于缺医少药,巫觋装神弄鬼,以看病为名,骗人钱财,百姓深受其害。
扁鹊对豪强、巫术,深恶痛绝,对有病不求治者不屑一顾。他为自己立下了“六不治”原则:倚仗权势、飞扬跋扈者不治;贪得无厌、罔顾生命者不治;饕餮之徒、暴饮暴食者不治;讳疾忌医、病入膏肓者不治;身体孱弱、无法服药者不治;痴迷巫术,不信医道者不治。
此“六不治”虽非金科玉律,却也为医者提供了宝贵的从业借鉴。
上一篇
3
4
下一篇
Copyright © 2010-2012 xxxxx.com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报社 All Rights 技术支持 云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