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返回首页
4
您正在阅读:2019年05月13日 -
第20190513期
- 第1版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
上一期
3
4
下一期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4
当前位置:
首页
-
第20190513期
- 第1版 - 新闻内容
再过十五年,运城啥变化?
新闻作者:郑 菲 阅读次数:
解读运城市城区建设系列规划之《2035版大运城总体规划》
再过十五年,运城啥变化?
站在新时代,面向大未来。规划至上,谋篇布局。
运城市发展一盘棋,高质量发展的大运城活力无限;依山伴河,林田环绕,池城相映,蓝绿成网,以生态为底色的大运城渐入佳境;方便快捷的交通,智慧绿色的市政设施,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托起人民的幸福生活……
《2035版大运城总体规划》从规划定位、发展规模、城市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城市文化等角度,清晰勾勒出大运城发展的美好蓝图,前景可期,令人神往!
市城区城市能级提升,各县市发展动力持续激发——
一座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之城
站在历史新起点,面向更广阔的发展愿景,2035年的大运城城市建设定位为“‘一带一路’重要源点、晋陕豫区域副中心、先进制造业产业高地、生态宜居和华夏文明根祖文化旅游城市”。这一定位,呼应运城的嫘祖养蚕丝绸起源,落实区域规划定位导向,突出运城三大资源优势,科学提出了对未来发展的转型升级内涵,明确了大运城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发力方向。
要实现运城在新时代的城市使命,就必须具备强有力的核心引领,发展壮大中心城市。为此,在盐临夏同城化基础上,重点规划建设大运城核心区。核心区的范围涵盖现在的市城区、临猗和夏县县城、解州及其他重点城镇,南面以中条山山脊线为依托,涵盖盐池全域,面积1650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12%,盐临夏行政辖区面积的42%。
到2035年,大运城核心区常住人口规模将达到20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0%左右,城镇人口约160万人,稳步跨入大城市发展序列。
大运城之“大”,不仅体现为规模之“大”,还要有内涵之“大”。将特有文化资源不断整合提升,以人类远古文化为核心,串起运城六大文化的时间卷轴,发挥自然禀赋、历史文化和人文荟萃三大资源的优势,形成文化空间链条;将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发展充分结合,文化创意产品形成特色效益;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有效供给,数字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影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开放运营;积极申报纳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列,将盐池与解州关帝庙率先建设成为首批5A级景区,大幅提升文化旅游品牌水平和旅游产业能级,不断增强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
中条山苍翠连绵,官道河水韵灵动——
一座环境优美的生态之城
汲取“象天、法地、理水、营城”的中国智慧,大运城核心区将构建“一轴一脉、山水融城,一心三辅、组团发展”的空间结构。
“一轴”为城市发展轴线,沿解放路方向,是运城从古至今的城市发展主轴线,向南发源于中条山和盐池,向北经过池神庙、老城,越过孤峰山,指向黄河龙门。该轴线体现了古代运城的山水营城理念,也是现代运城持续向北发展的主导方向。
“一脉”为城市生态脉络,中条山、盐池在城市南部横向展开,东联太行,西接黄河,形成核心区厚实的生态依托,是大运城宝贵的“金山银山”,也是城市山水格局的标志形象。
“一心”为中心城区,依托现有市城区发展壮大,强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形成大运城的城市发展龙头、辐射凝聚中心和城市形象代表。按照“片区开发”的理念,中心城区“中优、北进、东拓、西联”,将形成北部新城、老城片区、空港片区、西部片区4个功能特色鲜明的片区,发展壮大为一个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的大城市。
“三辅”为临猗、夏都、解州3个辅城区,临猗、夏县撤县设区,解州发展定位得到提升,形成中心城区鼎足发展的3个辅城区。临猗辅城区以特色农产品加工、贸易为特色,常住人口达到25万人,夏都辅城区以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为特色,常住人口达到15万人,解州辅城区文化名片效应进一步发挥,常住人口达到10万人。
生态优越、环境优美的大运城也在齐头并进。修复中条山生态环境,疏浚水系连通黄河,凸显“依山伴河”;发挥农业大市的生态优势,保护林田生态,形成“林田环绕”;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提升盐池生态价值,着力解决盐池生产和生态功能的融合,以及盐池对城市的景观环境作用,强化“池城相映”;建设官道河生态廊道,整治提升涑水河、姚暹渠等河流水系生态环境,形成“蓝绿成网”。这样一幅“依山伴河,林田环绕,池城相映,蓝绿成网”的城市丹青正徐徐铺开……
交通方式高效舒适,公共服务均衡完备——
一座便捷智慧的宜居之城
关公机场将扩建提级,充分发挥区域性国际机场的辐射带动作用,机场和高铁站之间的城市道路实现贯通。运三客运专线和蒙西铁路建设加快推进,融入国家干线铁路网络;深入研究南同蒲铁路功能置换,逐步迁移货运功能,增强客运能力。高速公路布局调整,沿核心区外围绕城通过,形成“一环”,东南西北4个方向延伸,形成“两横两纵”,通达市域,连接省域。
交通设施布局全面优化,将209国道改造到位,围绕核心区与高速环相辅相成,形成周长90公里的城市外环,分流过境货运交通,向外放射延伸9条干线,构建“一环九射”的结构体系,形成“一小时交通圈”,并辐射统领市域交通格局。未来大运城“铁—公—机”的多元化交通方式综合发力,加强与周边省会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的密切联系。
与此同时,市政设施建设协调发展。“3515重大工程项目”加快推进,城北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大市政设施建成投用,污水处理率达到98%,集中供热普及率大幅提升至95%,基于5G网络的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建成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各类市政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形成绿色、智慧的市政设施体系。
5分钟、10分钟、15分钟生活圈完整覆盖居住社区,民生服务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与15分钟生活圈紧密结合,学生就近入学充分保障,美丽校园遍布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实现高水平发展;城区建成15分钟健身生活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以市中心医院为龙头,各片区综合医院为主体,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社会办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备,“住、养、医、护、康”五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模式成熟运行。届时,极点带动、服务均衡的网络化公共中心体系,使市级中心大气亮丽,片区中心功能完备,社区中心均衡便捷,人民健康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2035版大运城总体规划》,拉开了新时代大运城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序幕。在总体规划发展框架的引领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科学部署,一系列规划建设行动正付诸实施,大运城建设风生水起、日新月著……
(郑 菲)
上一篇
3
4
下一篇
Copyright © 2010-2012 xxxxx.com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报社 All Rights 技术支持 云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