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报道是电视台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时政新闻报道的内容、形式多年已形成定式。新形势下,时政新闻报道的改进提上日程,回归生活常态、感染观众、批评报道应该是方向。时政新闻,顾名思义是关于国家或一个地方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主要表现为政党、社会集团在处理政治生活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时政新闻似乎就应该是大小的会议、领导的政务活动等方面的报道。长期以来,时政新闻节目形成了以会议报道之模式,这一模式有待改变。 惯性思维时政报道。毋庸讳言,各级党委、政府是当前时政新闻最大的新闻源,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代表了一段时间内的政策走向。观众在收看此类新闻的时候,得到最多的信息量也就是政策的动向和领导的去向。虽然各级都对时政新闻做过规范和要求,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严谨、刻板、空洞、生硬”的毛病,让普通观众很难接受,时间越久,就会衍生出逆反心理,这些年民生新闻的“风生水起”,究其原因无非是“平民化、生活化、贴近性、服务性”,而这些正是时政新闻所短缺的。这些年,一些媒体不断探索时政新闻的报道方式方法,不断取得一些突破。领导活动尽量简短,同时注重同期声的运用,使严肃的政务活动融入了一些“鲜活”的成分,在新闻语言的运用上也尽量避免说教式,用平素朴实的语言来诠释生硬的政策理论。在重大题材的报道上,注重了形式的创新,用“现场报道”、“记者调查”、“我们在基层”等多种记者参与的形式,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性和现场感。尽管如此,但是时政新闻存在已久的“惯性思维”并未因此而得到根除,原因不仅仅在于媒体和媒体人普遍存在的惯性思维,也在于政府自身存在的“惯性思维”, 因此,时政新闻的“突破”不仅仅在媒体需要克服的“执行指示”和“纪律规定”的“心理障碍”,也在于政府和媒体之间能够建立起平等尊重的信任关系,给媒体卸下沉重包袱。 党的“十八大” 以来,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班子诞生,会议本身及会后的一系列新变化,也给如何报道新闻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宣部也发出《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意见》对如何改进文风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要从新闻报道、评论言论的内容、语言、标题、篇幅到版面编排、栏目设计、节目制作等方面,进行全面改进。要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确定内容,说真话、写实情,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杜绝脱离实际、内容空洞的文章和“应景”文章,不发一般化工作报道。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率先垂范,给我们媒体人在时政报道上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也给时政新闻报道改革创新提供了重大机遇和契机。 让领导报道回归生活常态。以往在涉及政府及相关领导的报道中,把“高大全”式的官员当做党委政府形象的代表来宣传,无疑是从政府角度来考虑和运作的,由于报道往往为刻意刻画一个正面形象而拔高,忽视生活的细节和人性的刻画,宣传出来的人物往往是“缺乏人情味的神”,这样的人物难以产生感召力,更不能作为政府的形象代表深入人心。改进此类报道,当务之急是改变这种极端化的报道手法,让官员报道回归生活常态,贴近百姓生活体验。近期中央媒体首次将习近平等新一届中央常委的家世、日常生活、配偶子女状况,甚至收入都公布于众,对这样的“高官”进行平民化的报道并不会给领导带来“隐私”上的泄露,工作生活上的困扰,反之让百姓看到了领导生活化的一面,特别是媒体最近报道的习近平主席母亲新年与其通电话的新闻,更让人看到了一个血肉丰满,充满人情味的领导,只有这样的领导才能让百姓信赖,才能真正和群众一道继续社会主义事业。 小角度大主题,靠细节感染观众。细节虽小,力量却无比强大,丰富的细节会凸显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大大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在这方面,央视新闻频道走在了前列,自去年开始,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的“走基层”系列节目,把新闻触角延伸到了最基层,延伸到了平常被公众忽视的群体和角落,记者不辞辛苦,深入基层采写了大量来自一线的报道,这些报道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着生活的细节和感人的瞬间,让观众从新闻中接触和了解了另一个鲜为人知的“世界”。特别是“皮里村蹲点日记”以新疆马尔洋乡皮里村孩子上学难这一事实为素材,描述最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力图展现原生态的样貌。也正是这种对原生态民众生活的记录,让电视报道更加真实,更加可信。在《皮里村蹲点日记之六——大手牵小手,共闯上学路》中,主题主要是反映艰险上学路上大人们如何护送孩子们,报道沿时间轴展开,从皮里村出发,沿途一路走来,演绎出最平实的故事。而且为了更好地营造这种原生态的感觉,报道中记者言简意赅、点到为止,让镜头语言去展现细节,让观众从这些细节中去自己体验和感悟。 新闻记者要学做新闻的通俗化。近年来,新闻有着通俗化的发展趋势,所谓新闻通俗化 ,就是记者在新闻写作中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借鉴故事的写作方法,将新闻事实以叙述故事的方式展现给受众,增强新闻报道的趣味性与可看性。早在《东方时空》刚刚开播时就有“生活空间”的版块,首先把“讲故事”理念带入新闻报道,从而一改电视新闻在观众心目中单一、刻板的形象。 这之后,用故事化的手法去表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理念在全国得到迅速普及。就时政新闻而言,曾一度被业界认为就应该庄重严肃,近几年来,特别是央视新闻频道的不断突破,时政新闻通俗化也在慢慢“破冰”。时政新闻故事化的好处是能够将时政活动中充斥的枯燥的文件会议、工作日志式的成绩报道转换角度,变成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听故事中接受新闻事实,因此,新闻通俗化是电视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观众通过电视新闻获取信息和知识提出更高要求的结果。 时政新闻通俗化无疑给从事时政新闻的记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惯了以往改文件、程式化报道的记者们需要磨练一种讲故事的水平。新闻通俗化要求记者自觉地把镜头对准新闻事件中的人,并将所见、所闻、所想、所悟迅速、准确、生动地告诉广大受众,除了让人们及时知晓社会上正在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更要使受众从故事化的讲述中领悟到某种启迪、某种情感的震撼与警示性的感悟,从而使新闻具有人格化的意义和难能可贵的人文色彩,客观上也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内涵。 不忌惮批评性报道。时政新闻以往都是以正面报道现身,在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原则下,时政新闻也应该积极突破这种传统界限,大胆进行批评性报道。批评性报道通过公开曝光,对社会失范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更能够有效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所以时政新闻记者也应理直气壮地拿起批评的武器,走进前沿,触及热点、难点,把握重点,真正当好检测社会环境的“守望者”。当然批评性报道也要遵循几点原则:一是与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一致 ;二是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三要真实准确,避免误伤;四要不做没有根据的猜测、妄断,不掺杂个人感情色彩,避免成为个人谋利和泄私愤的工具;五要依法办事,经得起检验。 党的十八大为我国今后发展规划了宏伟蓝图, 新闻媒体也要与时俱进,积极作为,时政新闻作为党和政府的主要舆论阵地,要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在发展中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绛县广播电视台 张彩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