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谁人不识君(上篇) |
新闻作者:赵战生 阅读次数:
|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说这话的,是初出茅庐的唐代诗人高适,那时他尚处于贫贱之中,与朋友作别,竟然连酒钱也付不起。 高适的这位朋友名唤董大,生平不详,据注家考证,可能是唐玄宗时期民间的一位琴师。那时小李白一岁的高适,还不认识李白,加之涉世未深,他就认为董大是位名重天下的音乐高人。其实与当时的音乐大师李龟年相比,董大真的算不了什么,这从他直到后世的名不见经传,便可得到证明。可见盛赞其“天下谁人不识君”,实在是过誉了。如果将此话赠给他后来结识的诗友李白,恐怕就要中肯的多,会令人更加信服。 一 在烝烝皇皇的唐诗皇冠上,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他被誉为“诗仙”,不仅后世拥有粉丝万千,连几乎是同时代的一代文宗韩愈,也发自内心地呼喊:“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白以诗、酒名传天下,而他在与朋友交往中的义薄云天,却少为人所知。他在颠沛流离定居湖北安陆后,曾给安陆的一位长官写过一封自荐书,这就是《上安州裴长史书》。书中说自己“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 书中还叙说了这样一件事:昔日,李白偕四川的好友吴指南同游洞庭湖,两人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与水莽沼泽中艰难跋涉。时值盛夏酷暑,吴指南不幸染病丧命,李白缟衣素服,抚尸痛哭,哭的眼睛都流出了血。林间猛虎闻声近前窥视,李白以身护尸,“坚守不动”。李白之所以不怕老虎,是因为他有佩剑在手。史书记载,他曾拜鲁地剑侠裴旻为师,学得一身好武艺,在幽州打猎时“一射两虎穿”,“转背落双鸢”。然而人死不能复生,无奈之下,他将尸体匆匆掩埋于湖畔,含悲离去。 数年后,李白从金陵返回,准备将好友重新安葬。唐时荆楚一带有个特殊的丧葬风俗,叫“二次捡骨法”,即认为人死后第一次下葬还不能为安,必须等到数年后尸骨腐肉化净,再将尸骨捡出,择正式墓地隆重安葬,这才能使逝者真正入土为安。 李白按照习俗,将坟墓扒开,只见尸骨上还有筋肉。他不顾腥臭,用刀将腐筋刮削掉,将尸骨冲洗干净,然后“裹尸徒步,负之而趋,寝兴携持,无辍身手。”一路走来,盘缠罄尽,他靠乞讨告贷,最后将好友葬于鄂城之东。对朋友如此高义,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恐怕只有战国时的羊角哀与左伯桃可与之相媲。 二 唐代的京都长安皇阙巍峨,店铺栉比,车水马龙,到处灯红酒绿,宛如人间乐园。然而在那绮丽繁华的背后,却是人心不古,重利轻义的大泛滥。诗人张谓在《题长安壁主人》一诗中,就对“壁主人”之类的市侩,进行了讥讽:“世人交结需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若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李白从小受道教影响,不仅喜欢仗剑出游,更具有游侠视扶贫救困为己任,视金钱为无物的超世脱俗气概。他第一次离蜀出游,先在洞庭湖及湘水流域徜徉山水,又经江夏,金陵至扬州,在当时商贾云集,琴瑟袅袅的花柳繁华之城,待了将近一年的光景。据他自己说,仅在扬州他就花掉了三十多万钱。钱都花到哪儿去了?除会客访友, “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看来他真的是在千金散尽,广结善缘。 有人不仅会问:李白一非土豪财主,二非富商巨贾,从哪儿弄来那么多钱?几十年前,郭沫若先生经过一番系统考证,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 这还要从李白的家族说起。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隋末战乱,举家避祸,谪居条支属下中央亚细亚的碎叶城(今哈萨克斯坦境内)。武则天长安元年(701),李白在这里降生,五岁时随家人迁徙入蜀,定居于绵州所属彰明县青莲乡。李白兄弟辈众多,他的排行名叫“李十二”。其父李客是位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富商,李白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文化熏陶。李白在回忆时说:“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他在学习方面极有天赋,“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在李客的经济方略影响下,他的几个儿子都走上了商贸之路,成为富甲一方的大户。至今虽尚未发现史籍的明确记载,却可在李白的诗中屡屡看到蛛丝马迹。如他在《与贾少公书》中云:“混游渔商,隐不绝俗。”在《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中称:“青云豪士,散在商钓。”尤其是在《万愤词》里,明确点出了兄弟们的经商坐庄之地:“兄九江兮弟三峡”。如果没有父亲和兄弟们的强大经济后盾,李白就不可能四处游历,广泛结交,仗义疏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