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返回首页

4您正在阅读:2016年11月07日 - 第20161107期 - 第3版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
上一期 34 下一期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4当前位置: 首页 - 第20161107期 - 第3版 - 新闻内容
望海止步 英雄有悔

新闻作者:赵战生  阅读次数:
  公元97年的一天,甘英受定远侯、西域都护班超的派遣,率使团出使大秦(东罗马帝国),中途来到安息国(今伊朗境内)西界的西海(今波斯湾)。
  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看着自己为数不多的随从及简陋的行装,甘英没有重复“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的故事。一声长叹之后,他只好调转马头,失望而归。
  让甘英没有想到的是,只因了这次的“望海止步”,使中国走出国门、走进欧洲的脚步中断了,也使“丝绸之路”长久地停留在了波斯湾之岸。对于他本人而言,不但前功尽弃,还招致了种种非议。

  对甘英批评最为尖锐激烈的,是清末维新变法运动的领军人物康有为,他偏激地认为:“甘英愚怯,辜负班超凿空之盛意。至今中西亘数千年不通文明,不得交易,则甘英辈之大罪也。”在他看来,中国后来的闭关自守、落后挨打,都与甘英的这次“望海止步”有关。现代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对此亦有同感,不过言辞较为温和:“甘英缺乏探险精神,畏难回来。”而清末的另一位维新派“副帅”梁启超,持论却显得客观、公允,他认为甘英系北方人,不习水性,且又是从陆路来到海边,面对茫茫大海一筹莫展,知难而退实属无可奈何之举。
  其实,不习水性,缺乏舟船,只是甘英不进则退的表面原因,最终影响他作出决断的,是安息当地人提供的渡海信息,其中不乏恐吓的意味。
  据《后汉书·西域传·安息传》载,当地船工对准备渡海的甘英说:“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一二岁者,故入海皆赉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很明显,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航程遥远,要做好二至三年的物资储备;二是有“海妖”作祟,当心船员受蛊丧命。
  关于“海妖”之说,虽显荒诞离奇,但也并非空穴来风。传说那些长得像鸟一样的女妖,就住在波斯湾的一座孤鸟上。她们风韵迷人,歌声甜美,能把过往船只上的船员迷醉而死。古希腊的英雄奥得修斯,就差点被岛上的女妖俘获,成为众多冤魂的赔葬。

  说安息人有意恐吓、阻挠甘英使团西渡波斯湾入大秦,也并非臆测。作为安息人,这样做完全是从自身经济利益方面考虑的。
  中国汉代的丝绸之路,西端直达地中海岸边的罗马。罗马贵族非常喜欢中国的丝绸,把用丝绸做成的衣服叫作“无衣”,意谓其薄如蝉翼,灵动飘逸,华丽尊贵。因其珍稀,价格自然不菲。当时,在中国一斤蚕丝只相当于一石又一斗米,或三十多斤肉的价格,而在罗马,一磅丝竟要价一磅黄金。为了获取更多的中国丝绸,曾一度造成罗马对外贸易上的巨额亏空。
  安息国是汉朝与大秦丝绸交易的中转站,这里有大批的中间商依靠地利,从中获取垄断交易的暴利。如果汉朝直接开通了与大秦的商路,那就会使安息国的经济收益大打折扣。因此,他们不仅设法阻止甘英渡海西行,也没有向他提供更直接的,经叙利亚至大秦的陆上交通道路。
  甘英的使团初来乍到,人地生疏,两眼一抹黑,在当地既得不到较好的航海设备和充足的粮食供应,又不谙地理,不知“条条道路通罗马”。无望无助之下,他只好选择退出。
  这次西行出访,虽最终未能到达目的地大秦,但甘英却是史籍所载,第一个到达波斯湾的中国人。他从龟兹出发,一路走来,穿越了中亚的许多古国,丰富了汉朝对中亚的认识,延伸了丝绸之路,在中西方商贸、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不可忽视的一页。

  对于望洋兴叹,止步安息,甘英自知有误、有悔。《晋书》记载,他回国后的辩解,只有一句话:“途经大海,海水咸苦不可食。”虽然有文过饰非之嫌,显得轻飘了点,但若责其怯懦,则有失公允,大谬不然。
  甘英跟随班超转战西域多年,是班超最为得意的三十六壮士之一,也是开拓西域版图的有功之臣。要全面了解甘英,还要从班超说起。
  班超系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兄为班固,妹为班昭,都是名垂青史的文史学大家。班超幼时家贫,靠替官府抄写文书谋生,他曾辍业投笔叹息:“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后来,天遂其愿,班超果然投笔从戎,跟随奉车都尉窦固攻打北匈奴,在军中担任假(代理)司马。班超有勇有谋,能征善战,颇受窦固赏识,派他与从事郭恂一同出使西域。
  在鄯善国,国王开始对班超一行视为上宾,优礼有加。后来,他看到匈奴铁骑汹汹而至,在全副武装的匈奴使团的威胁下,态度突然大变,对汉使爱理不理的。
  班超弄明了事情真相,决心先下手为强,打掉匈奴人的嚣张气焰。他对三十六名弟兄的动员令只有一句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夜,三十六名壮士如天降神兵,直捣敌营,把数倍于己的匈奴人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鄯善王看到匈奴人大势已去,遂铁了心归附大汉王朝。为了表示信守承诺,永不背叛,他还把自己的王子送到汉廷作为人质。

  史籍盛赞班超是继张骞之后,凿空西域的功臣名将。所谓“凿空”,就是开通道路的意思。这样算来,作为班超的继承者,甘英就是名副其实的凿空西域第三人了。
  像当年奉车都尉窦固信任自己一样,班超对自己的副手甘英也寄予厚望,让他独当一面出使西域,将“丝绸之路”不断向远方延伸。
  甘英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带领使团风餐露宿,沐雨栉风,一路逶迤前行,穿越中亚数国,直抵汉人从未到过的波斯湾。彼岸就是罗马帝国,他离最后的成功只有一水之遥。
  如果换作后世七下西洋,开辟了“水上丝绸”之路的郑和,区区波斯湾根本不算什么。他麾下的六十多艘宝船巨舰,以及训练有素的两万七千多名船员,是当时海上的“巨无霸”,谁也阻挡不住其前进的脚步。
  只可惜甘英不是郑和。他可以在草原大漠上纵横驰骋,尽显英雄本色,而面对水波连天,暗礁潜流无处不在的大海,他只能仰天长叹,徒唤奈何!
  其实,当时除了缺少装备、不识水性以及当地人的危言耸听外,还有一个重原因,使甘英一行不能在当地久留,以缓图良谋。这就是安息在不断发生骚乱,甚至是较大规模的战争。甘英使团势单力薄,且又远离本土,根本无法应对。
  功亏一篑,英雄有悔,但这绝不是甘英个人的过错,而是历史造成的遗憾。我们切不可超越历史条件求全责备,让英雄背负难以承受之重。

上一篇34下一篇

Copyright © 2010-2012 xxxxx.com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报社 All Rights 技术支持 云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