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返回首页
4
您正在阅读:2016年05月09日 -
第20160509期
- 第6版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
上一期
3
4
下一期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4
当前位置:
首页
-
第20160509期
- 第6版 - 新闻内容
淅 川 行
新闻作者:李虹蔚 阅读次数:
淅 川 行
——李小幼烈士魂归故里记
●李虹蔚
李小幼烈士是我的二伯父。七十年前,他离开故土家园,投身革命队伍,奔赴作战前线,英勇杀敌。六十八年前,在解放河南省淅川县城的战场上,他浴血奋战,头部中弹,为国捐躯,壮士一去不复还。淅川由此成为我心中抹不去的地理坐标,让远在异邦他乡的伯父英灵回家成为我夙夜期望实现的心愿。
清明是缅怀先人的时节,每每想起远在千里外的二伯父,在那个冰冷的世界,六十八年的孤寂、凄楚和悲凉,总是让我寝食难安。
二零一六年三月三十一日下午,带着亲人的牵挂、情感和责任,我同八十岁的老母、大姐和二弟从太原起程前往淅川,迎请伯父“回家”。
路边的柳树在春风吹拂中已吐出嫩芽,清翠欲滴。山峦上盛开的野桃花,放眼望去,灿若霓霞。
车行二百余公里,夜色降临。去往淅川的路还很远,老家恰好与淅川相向,当晚便顺路回到长子县老家过夜。
二零一六年四月一日清晨,大姐早早起来准备好早餐,用餐后我们接着往淅川出发。
政府实施的村村通油路是一件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极大地方便了百姓出行。
从村里出发经乡政府到县城,全是柏油路,一路顺畅。出县城往东十多公里,便从长治南高速口驶入长(治)晋(城)高速。二零零捌年修通的山西晋城到河南济源高速是山西通往中原的又一出口,从这条路去河南洛阳比过去绕郑州路线要近许多。
车行在晋(城)济(源)高速的悬崖峭壁中,桥洞紧密相连,明暗交错变化,山的雄奇与筋骨,沟的纵深与经络,让人叹为观止。
驶出山西便是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济源市。驱车南行,地势渐入平坦,气温陡然升高。柳树的叶子已长的犹如仙女的眉毛一样修长,地里的麦子长得比筷子还高,映入眼帘的是中原大地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
晌午时分,高速路牌显示,前方为洛阳。我知道,洛阳牡丹和洛阳水席闻名遐迩。为让随行的老母在洛阳看牡丹,吃水席。车从洛阳下了高速,在洛阳城街边一家自称是洛阳第一水席的餐馆,让服务员推荐了五道有特色的洛阳水席,还点了河南烩面。但母亲品尝后觉得不入口,这也许是饮食习惯的差别。饭后,我们去了洛阳隋唐公园准备看牡丹。每人四十元的门票,让母亲打了退堂鼓。正在劝说母亲时,站在旁边的公园保安说,现在看牡丹还有些早,大都还没有开。母亲借此催促我们离开了公园,离开了洛阳,驶向了去往淅川方向的高速。
车窗外的景物从视线中掠过,洛阳渐渐远去。
没能让母亲在洛阳观赏到牡丹,享用到水席的美味,心里觉得有些遗憾,心情也随之低落。清脆的手机铃声把我从杂乱的思绪中转移出来,电话是在河南省南阳油田工作的表弟打来的。之前他知道我们要去淅川,确定了让我们先到油田,随后一同去淅川的行程安排。电话中表弟问清了我们行驶的位置,告诉我们从南阳市桐寨铺下高速。由于在南阳市高速变道中走错了方向,我们走出南阳四十多公里,一直没有发现桐寨铺的路标,一打听才知道跑了冤枉路。折返后回到南阳市唐河县桐寨铺时,已是下午五点半。在南阳油田见到了迎接我们的表弟,然后一块去了也在南阳油田工作已经退休的表姐家,热情的表姐和表姐夫给我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宴。餐桌上,我们聚集一起,一同诉说家史,追思先人,浓浓亲情溢满厅堂。饭后,表姐、表姐夫和表弟硬要拿钱给我,说给二舅父买些祭品,表达对二舅父为国牺牲的敬仰、怀念和哀思。我再三推辞,他们执意不从。细想后,二伯父也是他们的亲人,我没有理由拒绝他们对二伯父表示的一片深情。我接下了,但我向他们保证和承诺,他们的钱将全部用于为二伯父办事的支出上,因为,我知道这些钱的份量、意义和价值。当晚我们住在了南阳油田的表姐家。
二零一六年四月二日清晨,表姐和表姐夫给我们准备了一人一盘水饺的早餐。表姐说,原本要一块儿去淅川,因为女婿清明放假要开车送她们回林州看望我九十高龄的姑姑,只能让表弟和我们去淅川了。我们表示了理解,并托请表姐转达我们对姑姑的问安。与表姐、表姐夫告别后,我们离开了南阳油田,经南阳市转道沪陕高速,行驶约一个半小时后,按照路牌提示,从西峡丹水出口下了高速,从这里到淅川县城还有二十四公里。车在起伏的山岭中穿行了一阵后,密集的楼群进入了我们的视线,继续前行,密集的人流和车流与我们融为一体,这里就是淅川县。
夏季风供职于淅川县委宣传部,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河南记者站李凡联系,我们在淅川县委见到了他。他中等个子,国字型脸上,架一幅眼镜,脖子上还挂着一台专业相机。当我们对他放弃休息时间专门来照应我们表示感谢时,他说,你们的亲人为淅川的解放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你们对淅川是有贡献的。小夏的一席话,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伯父的生命价值,深切感受到了什么是光荣。
小夏介绍说,现在的淅川县城,并不是你伯父当年攻打并牺牲的县城。淅川老县城在新县城西南二十多公里的老城镇,丹江口库区的上游。
淅川老县城建于明成化六年(公元一四七零年),是一座古色古香、历史悠久的小城。
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为修建丹江口水库,支持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淅川县城迁至上集,有五百多年历史的老县城沉没于碧波荡漾的水底。
原来这样,听了小夏的介绍后,我们表示一定要到伯父牺牲的地方凭吊,因为在那里,我们才能感觉到伯父的气息。小夏表示理解,领我们一起去往老县城。
蜿蜒的道路缠绕着绵延的山岭曲折地朝前延伸,大姐感叹当年的伯父是如何千里迢迢,跋山涉水从家乡来到这里的。我脱口而说,是信仰的力量。
十时许,到了淅川县的老城镇,出镇区往前左拐是一段土路,车速放缓而行,过往车辆腾起团团尘土,近距离的视线一片模糊,在路旁稍宽的地方车停了下来。下车后,小夏指着脚下的一大片地方说,这就是当年淅川的老县城地址。盛水期,丹江口水库的水会把这里全部盖住,下面就是当年淅川的老县城。
我们旁边有块油菜地,油菜花开的一片金黄。田埂旁边有一口荒废的古井,只有它,还遗留着当年淅川老县城的痕迹。在这里,我们摆放了祭品,一顶军帽和闪亮的红五星,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仿佛看到了当年在这里浴血奋战的伯父……
一九四八年四月二十三日,接陈赓命令,十二旅负责攻打河南省淅川县,在旅长刘金轩、副旅长符先辉统一指挥下,五月一日,部队由鄂西北的郧阳出发,伯父所在的三十六团经安阳口、陈家营,于五月二日黄昏到达淅川县境,由滔河的石庙湾渡过丹江,扫除县城外围守敌。五月三日六时,发起总攻。守敌负隅顽抗,解放军先后发起四次总攻。负责掩护攻城的伯父腿部受伤,鲜血淋淋。看着攻城战友在冲锋中倒下,伯父怒火燃烧,他强忍疼痛,从壕沟中使劲站起,端着手中的枪朝城墙上的敌人猛烈扫射,不幸头部中弹倒在血泊里,壮烈牺牲,时年二十六岁。五月六日凌晨,淅川县城解放,但伯父却长眠在这块用热血染红的土地里六十八年。
燃着的香冒起缕缕青烟,焚烧的纸腾空飞舞,或许伯父在天有灵,能够感知到千里来访的亲人。
伯父的遗骸在哪里,看着无垠的大地,我们心生茫然。一座都城都已经从地平线上消失了,要找到伯父的遗骸无异于空想,只有这里的厚土承载着伯父遗留的气息。
淅川,我们来的太迟了。
跪拜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深情地把土捧在手里,凝望着手中的土,恍若看到久别的亲人……伯父,您可知道,您走以后,爷爷、奶奶和亲人对您无时无刻的牵挂?您可知道,您的牺牲,给爷爷、奶奶和亲人带来的打击和伤痛有多深?多少年过去了,他们都不愿意相信您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幻想着您会回来,即使在他们生命的终点,仍然念叨着您的归来;您可知道,多少年家人不知道您的音讯,更不知道您牺牲在哪里?每年清明节,都要朝着您征战的方向焚香化纸,寄托哀思。一九九八年,几经周折,我们联系上了您生前的老战友范扎根才知道您壮烈淅川;您可知道,我们为您的悲苦人生有多么的心酸?家境贫穷,误您婚姻大事,使您终生未娶,身后无儿无女。您可知道,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家里发生了多少变化?爷爷、奶奶,还有您最小的妹妹以及兄弟都先后离开了人世,我们是李家的后人,现在,都已长大成人,大姐已经当上了姥姥。我们赶上了好时代,过上了好日子。我母亲今年已经八十岁,身体硬朗,这次来淅川,非要跟我们一起来看您。我们知道,今天的和平年代和美好生活,是您和千千万万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声声诉说,滴滴泪水,血浓于情,情浓于水,血脉亲情感天泣地。
为了革命和国家,伯父千里迢迢来到这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了孝道和责任,我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迎请伯父回家,与亲人团聚,一切皆为信念。
离开老城镇,在小夏的带领下,我们去了淅川县烈士陵园,参观了淅川县城解放纪念馆,详细了解了淅川县城解放的战斗历史,一件件实物,一幅幅照片,再现了当年淅川县城解放的激烈和悲壮场景。置身其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战场上的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看到了奋不顾身、英勇无畏的伯父在战火中的壮举……
走出淅川县烈士陵园,时至晌午,小夏盛情挽留我们吃饭,为了赶路,婉言谢绝了小夏的一片好意。与小夏和表弟在淅川作别,带着淅川的土,载着伯父的气息,我们踏上了返回的路程。
从中原大地到上党屋脊,一路驰骋和奔波约六小时,当暮色笼罩了连绵不绝的群山时,我们回到了故乡,漂泊在外的亲人终于回到了家。
长子县团城村南边的山岭是当年爷爷逃荒落难时在这里开荒种地求生的地方。这里有爷爷耕耘时的汗水,也有爷爷收获时的喜悦。这里记录着爷爷生命的过往,也深藏着爷爷永远的梦想。一九七八年,奶奶去逝时在此立坟并与爷爷于此合葬,一九九七年和一九九九年,大伯和父亲先后过世后均在此安葬。这里是先辈的休息堂,也是他们聚合在一起,团圆在一起的家。在爷爷和奶奶的坟墓旁,我们小心翼翼地摆放了一个陶瓷罐子,往罐子里敬重地捧入了三种土。这三种土承载和传递的信息,代表着二伯父短暂的人生历程和生命轨迹。
河南省安阳县马家村老院里取的土,这是二伯父出生地的土。一九二二年,二伯父生于这里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因为排行为二,取名李小二,在这里度过了他苦难的幼年和童年。一九三零年,这里弄灾荒,为了生存,八岁的他,跟随父母、哥哥,还有妹妹,背井离乡,一家五口讨吃要饭,受尽人间冷苦,翻越巍巍太行山,在山西省长子县以范姓为本土居民的团城村落户。
山西省长子县团城村的土,这是二伯父生长地的土。在这里,由于家境贫穷,家里没有钱让二伯父进学堂,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少年的他便跟着大人下地劳动,从小培养了吃苦耐劳的意志和精神。旧中国的穷人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为了改变穷人的命运,一九四六年,他响应共产党的号召,积极报名参加了人民军队,走上了革命道路。这年,他二十四岁。从八岁在团城村落户到二十四岁从团城村应征入伍,伯父在团城村度过了十六年的人生时光。这里,既有他少年的萌动,也有他青春的追求,更有他苦难的经历。
河南省淅川县老城的土,这是二伯父牺牲地的土。一九四六年,二伯父入伍后,因为李小二的名字过于俗气,部队领导把他的名字由李小二改为了李小幼,编在野战军二十四旅太岳区部队四中队七十二团一营一连。一九四七年,部队整编时,编在第三野战军十二旅三十六团一营一连,任三排十一班班长。一九四七年春,随部队参加了晋南、洛阳等战役。据二伯父生前的战友范扎根一九九八年回忆,二伯父在部队特别能吃苦,每次行军打仗,都跑在前面,帮助战友背行李,扛辎重,多次得到部队嘉奖。在攻打淅川县城的战斗中,他的腿部已经受伤,但很顽强,不顾自己的安危,从战壕中站起来扫射城墙上的敌人,不幸头部中弹牺牲,使我永远失去了一位亲密战友。
坟头的柳树在晚风中摇曳,土壤的馨香沁人心脾,我们对着陶罐里的土说,二伯父您回家了……我们对着爷爷和奶奶的坟头说,您们盼望多年的小二回来了……我们对着父亲和大伯父的坟墓说,您们一奶同胞的兄弟团圆了……一句句心底里的话,掀开了我们情感的闸门,一涑涑泪水从我们的眼眶涌出。这时,天下起了雨,下了整整一夜。
二零一六年四月三日清晨,雨停了,天睛了。我们用亲戚的农用三轮车到县城拉石碑。坟头现有的石碑是二零零零年给父亲烧惊蛰纸时立的,至今已有十六个年头,之后我们陆续收集到了家史和先辈的相关信息,在二伯父魂归故里之时,将祖先的历史和先辈的经历镌刻于碑,昭示晚生,传承先辈艰苦奋斗、舍生取义的精神,做正派和守道的人,做有为和担当的人,做无愧时代的人,做有益社会的人,这是祖先血脉形成的精神源泉,也是中华文化独具的精神力量。
通往坟地的山路崎岖而泥泞,农用三轮车选择从邻村绕道而行,爬行在路上的车处于失控和失衡状态,如同蛇行一样,歪歪扭扭,速度不及走路。上坡时更为艰难,半坡上竟下滑起来,只得赶紧用石块垫在轮胎下面。轰响的马达震碎山谷,帮忙的弟兄们拉的拉,推的推,合力为大。晌午时分,终将石碑运到坟地。回家吃午饭会耽误干活,弟兄们表示先干活后吃饭。不能让大伙饿着肚子干活,随即让一伙计回家取来了饼子和水,在坟地边吃边干。太阳西照时,石碑立起来了,看上去周周正正,碑文清清楚楚,四边的松柏郁郁葱葱,中央的柳树飘飘舞舞。为表达对大伙的真诚感谢,晚上在乡里私人饭馆宴请了伙计们一顿。
因工作、学习和其它原因没有提前回家的大弟及妻子、孩子,还有小妹、表哥,傍晚时分,也从太原回到村里来给先人扫墓。
二零一六年四月四日,清明节。太阳从东山上升起,万道霞光照耀大地。按照风俗,亲戚们集合起来,一同上坟扫墓,祭祀先人。与往年清明节不同的是,今年的清明节,在坟地,我们不再朝向二伯父征战牺牲的方向遥祭了,因为二伯父已经魂归故里,回到了家。按照计划,今天,在与亲人团聚后的二伯父还将辞别父母、兄弟和亲人,去县里正式入驻烈士陵园,向组织报到,同战友相会。
坐落在长子县城北关的长子北高庙烈士陵园因建在“北高庙”遗址上而得名,相传尧王长子丹朱为了纪念炎帝和他的陶唐氏族,率众垒筑,古台平地隆起,形似“熨斗”故称“熨斗台”,迄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据长子县民政局局长崔云亮介绍,一九九九年,长子北高庙烈士陵园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同时也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德育教育基地,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烈士陵园。
长子北高庙烈士陵园,松柏环抱,翠峰叠影,雄奇肃穆,景致非凡。
新任陵园主任李平是位女同志,工作认真负责。二伯父迁葬的相关资料和准备工作做的很细、很到位。在李平主任的亲自安排下,二伯父墓地定在陵园东区二排一号。早前确定的碑文已由壶关县定制刻于花岗岩碑上运至陵园墓地,还安排了工人现场作业。在县里工作的范春茂与我同村,是位热心肠的人。在二伯父迁葬的事情上,跑前跑后,做了不少协调和服务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二伯父的英灵在时隔半个多世纪后,二零一六年的清明节,终于从异邦他乡回到了故土家园,回到了亲人身边,回到了党和政府建设的烈士陵园。在这里,伯父再不会孤寂、凄楚和悲凉。在这里,终于实现了我们多年背负的心事、心结和心愿。
抬望眼,陵园里耸立着的纪念碑上,镌刻着“山西省长子县革命烈士英名录”十三个醒目大字,纪念碑前是一个小广场,纪念碑对面是一行行和一列列的烈士墓。走在纪念碑前,在密密麻麻的烈士名录中,我们找到了“李小幼”。置身此情此景,让我们感到,纪念碑上的烈士英名录仿佛是部队的花名册,嘹亮的军号仿佛在我们的耳畔响起,排列整齐的烈士墓,仿佛是整装待发的部队。在队列中,我们仿佛看到李小幼,我们的二伯父又将跟随队伍踏上新的征程……
上一篇
3
4
下一篇
Copyright © 2010-2012 xxxxx.com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报社 All Rights 技术支持 云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