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返回首页
4
您正在阅读:2015年08月24日 -
第20150824期
- 06版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
上一期
3
4
下一期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第20130701期
第20130708期
第20130715期
第20130722期
第20130729期
第20130805期
第20130812期
第20130819期
第20130826期
第20130903期
第20130909期
第20130916期
第20130930期
第20131014期
第20131021期
第20131028期
第20131104期
第20131111期
第20131118期
第20131125期
第20131202期
第20131209期
第20131216期
4
当前位置:
首页
-
第20150824期
- 06版 - 新闻内容
永远的老侯
新闻作者: 刘纪昌 阅读次数:
(接上期)但老侯却不慌不忙,稳坐在村子中心指挥战斗。
当时村子里那两家办喜事的人,闻听打仗胆战心惊。老侯安慰说,你们尽管放心办事,有我老侯在,你们今天就安心把事情办好。他自己住在村中间,在大树下拉着二胡唱戏。村里人看老侯这样镇定,就都放心了。
听完刘志英和老孙的讲述,我们一行又来到了村子中间。行走间忽然发现远处有一座老宅院和门前一棵模样奇特的古树,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我们感觉到这棵树肯定有故事,遂决定下车看看。
这是一颗皂角树。明媚的阳光下,这棵树格外引人注目:树干高大,主干已空,身上布满了无数苍老突出充满沧桑的大包,靠着外表的树皮支撑着整个身躯,一眼就能看出是百年老树。虽然还没有发芽,但仍然能感受到它顽强的生命力和生机勃勃的姿态。树下有一块平整光滑可以坐人的石头,老宅院大门紧锁,破败不堪,看样子好久没人住过。我们望着老宅院和这棵大树,思绪奔涌,突发奇想,说不定老侯当年就坐在这棵树下一边唱戏一边指挥打仗呢。它一定目睹了当年的刀光剑影、血雨腥风、隆隆炮声以及老侯与敌军厮杀的风采和英雄气概,一定是一位历史的见证者,
真是心神感应。正猜想间,一位老者颤颤巍巍走了过来。
寒暄之后,知道老人名叫秦茂海,今年78岁。他说自己当时只有五岁,稍能记点事,后来听村子里大人们不停地讲老侯的事情,因为这事情就发生在本村,所以记忆很深。他说他亲眼看过老侯。老侯就住在这个院子里。仗打得最激烈的时候,老侯守在村中,西门、南门、北门都有士兵把守,只有东门开着,以备撤退之用。老侯带的人很少,子弹也少,而日军人马却越来越多,还有山炮轰炸。战斗非常激烈。但老侯镇定自若,就坐在这棵树下,带着一把二胡,自拉自唱。也不知唱的是京剧,还是秦腔、蒲剧,反正唱得很带劲。眯缝着眼,有滋有味。身边只有两个卫兵,我们这些孩子围在旁边听他唱。大人们虽然胆战心惊,但看见老侯这样沉着,都不害怕了。北门口打的异常残酷,敌人几次冲进巷道,双方拼开了刺刀。从早上9点多一直打到晚上,整整一天。北门情况紧急,派兵报告老侯。老侯说,你们在这等着,我去去就来。说罢放下二胡,交给老乡,带领士兵冲到北门。他甩开两把盒子枪,一下子就撂倒十几个日军,日军被迫后撤。但日军人多势众,狂轰滥炸,幸亏机枪手王宏宪带着一队士兵及时赶到增援,一直打到了半夜时分才掩护老侯从警备队守卫的南门空隙里突围脱险。就是在这次战斗中,他的得力干将著名的机枪手王宏宪不幸牺牲了。
当时上阳村四面都有寨墙。寨墙很厚,很古老。有些地方裂开了缝。仗打的最激烈的时候,日军从外头的寨墙缝掏了一个窟窿,把机枪伸进来准备对村子里扫射,老侯的士兵就从里边用皮带套住机枪往里拽。日军从外头扔了一颗手榴弹进来,老侯士兵眼疾手快,拣起来就扔了出去,当场炸死外头的日军机枪手和几个日军。
我们把老侯的画像拿出来,让他看像不像。秦茂海说,我记得不是太清楚,但看起来很像。老侯个子不高,但很威风。
秦茂海老人说,打完仗后 ,老侯回来搬运士兵的尸体,专门到那些被炮弹炸毁、烧掉房子和死伤人口的人家去道歉赔偿。老百姓都不要,但老侯坚决要给。老百姓流着泪说,你们为了打日本,死了那么多人,还给我们赔偿,我们心里过意不去。但老侯还是给大家留下了赔偿金。
秦茂海老人说,上阳之战后,日军遭受重创,恼羞成怒,决心报复。于是召集运城、永济各个据点的兵力1000余人,从1943年2月(农历正月初一)开始由西向东到沿山一带搜索“中国兵”。同时实行碉堡策略,在条南江口、胡营、张家山、永乐、晓里、东章等村镇建立炮楼、碉堡,派兵防守。他们不断由西向东扫荡,专门寻找侯为报仇。
因为敌我力量过于悬殊,侯为的自卫队生存艰难。为了避敌锋芒,保存实力,减少牺牲,同时消耗敌人的精力,老侯决定暂时分散隐蔽,遣散自卫队员。家在当地的各自回家隐蔽,等候命令,他自己则带了来时的十几个骨干过河回到阌底镇返回部队。
侯为回到河南后,其组建的民众自卫大队中的骨干人员薛战胜、罗国喜、翟振华等人,不甘心日本人的欺负,等日军扫荡过后,把旧部再次组织起来,打上自卫队旗号进行抗日。但因为子弹、军需缺乏,难以成事,于是商议请侯为回来主持自卫队,同时设法搞一些枪支弹药。他们亲自过河去请老侯。老侯与第一师师长交情深厚,遂请求这位师长支持。师长深为侯为的爱国热情感动,畅快应允,到胡宗南处给他要了一个番号,即“第一战区条南抗日游击大队第一纵队”,委任侯为为纵队长,薛战胜为副纵队长,并给无线电一部,机报人员数名,子弹数十箱。老侯从河南又招收了100多人,编为一个大队。1944年,渡河北上,再次抗日。这次老侯部下已经有了三个支队,人员达到500多人。
秦茂海老人说,这些事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日军进到村子里,烧房子,杀人放火。我们村离六官塔日本据点只有2里路,日本兵经常到村子里抢猪抢羊抢鸡,要粮食,打人,灌辣椒水,把老百姓欺负扎了。大家都想念老侯,关心他,一直讲他的故事。
听着老人的讲述,我的脑子里一直想象着老侯当年在这里如何坐在树下一边自拉自唱一边指挥战斗的情景。如果拍成电影,那是一副怎样的画面:蓝天白云,硝烟滚滚,郁郁葱葱的皂角树下,一位将军镇定地坐在石头上,一边是隆隆的枪炮声,一边是激昂慷慨的二胡蒲剧;一边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一边是一群耕种田地的农民;多么鲜明的对比,多么儒雅的将军,多么震撼的场景!这使我想起了诸葛亮携带一张琴、一童子,端坐城楼,镇定自若地吓走司马懿十几万大军的空城计故事。这就是老侯的风格,沉着冷静,坚定自信,难怪老百姓至今还能记得老侯。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我们时时刻刻都感到,老侯虽然已经走了七十年了,走过了三代人,但老侯仍然活着,他活在中条山下葱葱郁郁的土地中,活在漫山遍野盛开的山花中,活在当地老百姓的心中。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他的化身,他虽然牺牲多年,但他仍然用他的一片报国爱民之心护卫着这一片土地,照看着他热爱的百姓。
不论是阅读现有的文字资料还是到现场采访,我们都能感受到老侯的勇敢善战,胆略过人,爱民如子,沉着冷静,有大将风度。而现实生活中的老侯又是怎样的形象呢?
老侯的大女儿侯剑英在电话中对我们说,记忆中的父亲对孩子总是那么喜爱慈祥,对邻居总是那么关心爱护。他喜欢读书写字。她印象中的父亲,除了打仗操练,就是静静地读书。他给自己规定了日常作业,每天必须写字。如果当天没有完成,第二天一定要补上。父亲还经常下厨给孩子们做饭,虽然只会做面条,但他对孩子的爱却是真真切切,孩子们至今还记忆犹新。
老侯在条南抗战六年,因为环境险恶,家属长期住在黄河南岸阌底镇的西北村,只有几次短暂的时间到过山西,居住在老侯部队所在地,先后在南张、汉渡、胡营等村居住过,当地许多人至今还记得几个孩子小时候的模样。年纪大的老人把大毛、二毛戏称为“猴毛”。但在侯剑英的记忆里,她对西北村印象最深,因为他们家人在那里居住的时间最长,那里有她童年的快乐,也有着不堪回首的痛苦:那里埋着她的妹妹,那个妹妹就是在她的怀中死去的……
4月11日,我们一行驱车前往黄河南岸,寻找老侯一家曾经居住过的西北村。
车过风陵渡大桥,右拐即是陕西潼关古城,左拐不远处就是河南与陕西交界处。所谓鸡鸣听三省,虽然有些夸张,但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风陵渡骑上自行车,跨过黄河大桥,不用十分钟就可以足涉三省。往东走约2公里左右,路边一个块指示牌写着的“西北村”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
黄河南岸从东到西与秦岭并行着一条高约二三百米的土垣,名曰牛头垣。依垣而建的西北村,随垣赋形,曲里拐弯,给人感觉有些八卦。到了村子中间,一座略显古老的城门立即吸引了我们的目光。门楼前一群村民正在建筑房屋,他们以好奇地眼光打量着我们,并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这座古城楼和村子的历史。
城门不大也不高,但门楼上镶嵌着“文明寨”的黑色青石上刻着的“崇祯壬午冬日建”,向我们证实了这座城门的古老。崇祯壬午年即公元1642年,到现在已经373年了。门洞两旁刻着一副很小的青石对联,联曰:“黄河绕前呈嘉瑞,青峰峙后兆吉祥。”门洞厚约4米,门楼上有两个瞭望孔。村民给我们讲这就是当年国军守卫时架机枪的地方。从门洞一眼望去,巷子深长而狭窄,老宅老院,青砖灰瓦,古老沧桑,基本上延续了当年的风貌。
听村民介绍说,这个村的人都姓汤,外人称“一锅汤”。当年这里出了几个大财东和一位著名的将军,是村子最兴盛的时候。村子里所有的房屋从外边看都是独门独户,但里边却是回环钩连,互相穿插,连成一体。从一个门进去,就可以从任何一个大门出来。我们进去体验了一下,果然如此。虽然有的院落已被隔开,但看起来仍然像一个迷宫。只是大部分房子已经破败不堪,倒塌陷落,然而其中的雕梁画栋,却是极为精美细致,仍然让人感受到这个家族昔日的辉煌。听村民讲,当年国军16军的总部就驻扎在这里,蒋介石的儿子蒋纬国也随军在此驻扎。一些老年人都见过蒋纬国,很年轻,很低调,腰里别着一把精致的德国造小手枪,漂亮极了。孩子们经常围着他,要摸他的手枪。蒋纬国从来不发脾气。
身为167师副营长的侯为当年也随军驻扎在村最东头的一座院子里。尽管院落已经改造,看不出当年的痕迹,但在这里我们见到了83岁的汤茂盛老人。他很健谈,说起当年事,犹如在眼前。兴致勃勃,激情飞扬。
他给我们讲,1938年,他已经6、7岁,记得当时大人们人心惶惶,说是日本人到山西了,要打过黄河了。日本人来了杀人放火,大家都很害怕。过了不久,就看见黄河上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山西人拖家带口过河来,都是逃难的。日本人用飞机炸,用枪打,黄河上死了很多人,河水上飘满了尸体。大家更害怕了。
之后村子里就来了中央军,驻扎在村子里。住了近千号人马,水井都供不上水了,打出来的都是泥浆。村子里每天都有士兵操练。士兵就住在庙里边,院子的破房子里,把麦秸铺在地上打地铺。村后头的垣上摆了一溜大炮,经常配合河北的抗日军队向日军开炮。为了不暴露目标,每次打炮前,都要在炮台泼水,防止灰尘扬起让敌人发现炮台位置。有一次,我们的炮兵发现了河对岸风陵渡日军炮台的具体位置,立即奉命将炮位移至柳家村口,缩短射程,击毁了日军炮兵观测台,并把一发炮弹打到对方大炮的炮膛内,把日军侵华以来最大口径的一门大炮摧毁了。真是一个奇迹。
当时的村口都写着标语:头可断,血可流,寸土不能丢。村前村后都挖着战壕,一人多深,好几米宽,防止坦克进攻。
汤茂盛说,老侯家属当时就住在我家隔壁。他的部队住地在阌底镇。那时我就记得老侯很凶,每天阴沉着脸,说是不能受这样的窝囊气,不能看着日本人欺负中国人。他要过黄河打日本去。他就在家里写信,写给上司。上司不允许,他就生闷气,发脾气,我们就不敢到他家去玩了。老侯有三个孩子,都是女儿,老侯不在的时候我们一起玩耍。后来就很少见到老侯了。大家都说他到黄河对岸打日本去了。只是偶尔见到他。我们都很敬重他。要不是他打日本,日本人早就过到河这边来了。我们老百姓就要吃大亏了。老侯见到老百姓非常亲热。
汤茂盛说,日本人打不过来,就派飞机轰炸。每天无数次。一组三个飞机,轮番轰炸。把潼关城炸得血肉横飞,人仰马翻,哭声连天,几个城门都炸平了,石头砖头横飞,断壁残垣,整个城毁得不像样子了。汤茂盛说,老侯一家的生活非常简朴,孩子的衣服还不如普通农民。他们自己养鸡,种菜。老侯的爱人是江西人,爱吃大米,但到了这里只能吃包谷,偶尔吃面条,她毫无怨言。他一个女儿得病死了,我们都很心疼。后来听说老侯牺牲了,大家都很悲伤。村子里连续7天举行公祭大会,把老侯的牌位供在戏台上,为老侯唱了三天大戏。当时阌底镇的社会名流和各村都送来花圈挽幛,还有挽联,村子里到处都是,满满的。我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后来老侯一家人就搬走了,据说回到江西老家去了。我现在还能记得老侯的样子,他很威风,很神奇。是一个真正的抗日英雄,民族英雄,我们不应该忘记他。
出了汤茂盛的家,我们又围着西北村走了一大圈。这里依然保留着一些古老的土城墙和许多防卫建筑。城墙厚达一两米。特殊的环境,特殊的地形,构成了村子特殊的结构。整个村子沿着土垣呈Z字形状建成,让人颇感兴趣。高大巍峨的老牛垣是这个村庄坚强的靠山和天然的屏障,门前不远处便是宽阔无边的黄河。依山傍水,座南面北,可谓之风水宝地。据村民讲,这个村子里曾经出过好多文臣武将,但可惜都只流传在民间口头而没有文字资料。
出了西北村,我们继续东行,寻找当年老侯所在的167师部队所在地阌底镇。村民告诉我们,阌底镇早就没有了,淹到黄河去了,但我还是决定到现场去亲眼看一看。
一路问去,老百姓都是摇着手说,找不到了,都成了滩地了。
但我还是不死心。一定要找到阌底镇,即是被黄河淹没,即使被黄土掩埋,我也要知道它的具体位置。因为这里曾经是古老的阌乡县的县城,是一个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镇。它南依秦岭,东靠函谷关,西连潼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贯通东西铁路、公路和南北水路的交通大动脉,还是商贾云集、货物繁阜的聚散地。历史上,阌乡县因与西京距离较近,是东西交通的必经之地,加之地处黄河边,所以京城发生大小事件,都会惊动这个小小的县城。当年,山西的许多商人就在这里做生意,有药材店,棉花店,杂货铺,许多老字号商铺生意遍布黄河两岸。他们把黄河北岸的粮食、棉花和土特产运过黄河集中起来,通过河运或陇海铁路运往郑州、上海等地,赚取差价,获取利润。抗战时期阌底镇的商会会长长期由芮城县三焦村的姚逢铨担任。他是万镒丰商号的三掌柜。因经营有方,深得商家尊敬。抗战期间,他积极组织商家捐钱捐物,购买装备弹药,支援老侯,人称他是老侯的编外副官。
但是,阌底镇最后因三门峡水库的建设而进入淹没区,随着居民的搬迁和城区的拆迁,最后终于被黄河和黄土淹没。黄河和黄土覆盖了这片曾经的繁华。车水马龙不再,管弦讴歌不再,熙熙攘攘不再,林立店铺不再。只有默默静流的黄河,只有郁郁葱葱的庄稼,只有辛勤耕耘的农民。阌底镇,就成为一种记忆,一个留在史书上名字。
在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阌西村边的310国道旁,有一座精美的牌坊,牌坊下的石刻上记载着阌乡县古老的历史风貌。在交代了阌乡县曾经的辉煌之后,最后有这么几句:
一九五四年六月,灵宝、阌乡两县合并,阌乡县不再存在。阌乡县城成为乡镇所在地。一九五九年黄河三门峡水库拦洪蓄水,是老县城属于海拔三三三米以下的淹没区,阌乡人响应国家号召,一支移民敦煌(一九五六年移出),一支移至阌东,大部分移至今地阌乡村。为纪念阌乡老县城曾经的辉煌历史,激励后来人,故立此碑以记之。
这便是繁华之后的寂寞与冷清。如今种满小麦和玉米的土地就是当年阌乡县城阌底镇所在地。世事沧桑,让人感慨万千。
种地的农民告诉我们,在三门峡水库建成之前,这里的河道很狭窄,两岸的人可以隔河说话。所谓鸡鸣听三省并不是夸张。但水流很急,要想过河最简单的工具就是羊皮筏子。把人装进去,随水流到对岸。所以两岸之人,隔河相望,往往近在咫尺远在天涯。
几个老人告诉我们,1938年日本人打到山西后,这里天天都有成群结队的百姓拖家带口过河逃难到阌底镇。城里到处是挤满的人,乱哄哄的,哭爹叫娘,还有人成了要饭的。一片惨象。
当时老侯驻地就在阌底镇。每天他都要站在黄河岸边,遥望黄河对岸,遥望远方的家乡,看着纷纷逃难的山西百姓,想到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和家乡的亲人们正在遭受日军的践踏和残杀,在外族的蹂躏下屈辱地生活,他怎能不怒火满腔,怎能不想立刻上马杀贼?!那种“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激愤,那种“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壮志,那颗按捺不住的跳荡的心就像眼前奔腾不息一泻千里的滚滚黄河, (未完待续)
上一篇
3
4
下一篇
Copyright © 2010-2012 xxxxx.com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报社 All Rights 技术支持 云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