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您正在阅读:2015年08月03日 - 第20150803期 - 07版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公羊传·定十三年》记载:“晋赵鞅取晋阳之甲,以逐荀寅与士吉射。荀寅与士吉射曷为者也?君侧之恶人也,此逐君侧之恶人。曷为以叛言之?无君命也。”也许,这便是“清君侧”定义的最早记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清君侧”的要素有三:一是君王身边的人;二是恶人;三是清除行动没有得到君王的批准。 然而,这只是“清君侧”当初的含义,愈到后来,它就愈加复杂化,甚至完全与本意相悖。但无论怎样变化,只要一举起“清君侧”的大旗,必定会引发一场充满刀光剑影的血腥残杀。对此,唐代诗人李商隐就曾无限感慨:“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
祸起“削藩” 晁错受戮
历史上几次大的“清君侧”事件,大都与“削藩”有关,有的则直接由削夺藩王的封地引发。 刘邦当上皇帝后,为了加强巩固刘氏政权,一方面打击消灭异姓王,一方面又分封了九个同姓王。这些诸侯王不仅可以制定法律,任命官员,还拥有相当数量的军队,俨然成了一个个独立王国。 汉景帝刘启还在当太子时,一次因下棋与吴王刘濞的儿子发生争吵,他便抄起棋盘猛砸过去,失手将其打死。尽管刘启的父皇当时就向吴王赔情道歉,但吴王却始终怀恨在心。 刘濞本是刘邦的侄儿,其封地吴国物产丰饶,经济繁荣。刘濞素有野心,建立了一支虎狼之师,他常对部下说:“我的人马不比朝廷差,财富甲天下,欲夺皇位,易如反掌!” 面对以刘濞为首的诸侯王咄咄逼人气势,刘启感到了巨大的隐忧。这时位列“三公”的御史大夫晁错向他建言:必须削藩,以绝后患! 景帝依言,先后削夺了赵、楚、胶东诸王的部分封地,接着又下诏削去吴王会稽、豫章两郡。新仇旧恨涌上心头,刘濞怒不可遏,他暗中联络其他六国诸侯,扯起了“清君侧”的大旗。 三十万叛军浩浩荡荡杀向长安。景帝方寸大乱,只好让晁错李代桃僵,以保平安。谁知刘濞之心并不在晁错而在皇位,他不仅不退兵,还自立为“东帝”,继续向刘启叫板。 刘濞见好不收,错打了算盘。刘启重用太尉周亚夫起兵讨贼,不到三个月,叛军便被击溃。刘濞窜逃东越,后被越人捕杀。 实在说来,晁错身在君侧,但并非“恶人”。他虽被冤杀,但招来的却是“七王之乱”之后的天下大治,他的历史功绩,不容忽视与否定。
龙争虎斗 燕王靖难
明太祖朱元璋共有二十六个儿子,最喜欢四子朱棣。朱棣刚满十岁时,便被封为燕王。在诸王中,只有经太祖特批的燕王府具有元朝皇宫制式。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二十岁的朱棣回到了封地北平。当时镇守北平的是大将徐达,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朱棣练成了一身好武艺,掌握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在同入侵的蒙古军队作战中屡建战功。后来,徐达还把女儿嫁给朱棣,两人关系更加亲密无间。 太子朱标死后,太祖有意立朱棣为太子,但却遭到许多大臣的劝阻,迫不得已,这才转立皇孙朱允炆。 朱允炆当上皇帝后,(庙号惠帝,年号建文,世称建文帝)对拥兵自重的叔父们非常担心,尤其是对燕王朱棣更加警惕。在近臣齐泰、黄子澄等人的策划下,建文帝开始动手“削藩”,先后褫夺了周、齐、湘、代、岷五王爵号,将其降为平民。后周王朱橚被拘,湘王朱柏自焚。 朱棣自知大祸将至。为了躲过劫难,他装疯卖傻,披头散发,在大街上狂呼乱叫,连建文帝派来监视他的人,都真的以为他是被吓傻了。 建文元年(公元1399)七月五日,朱棣声称朝廷出了齐泰,黄子澄等奸佞,举兵南下”清君侧”。经过三年鏖战,燕军直捣南京皇宫。在一片大火之中,建文帝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不知所终。 朱棣靠“靖难之役”成功上位,庙号成祖。因建元永乐,世称永乐大帝。永乐大帝在位二十五年,他的最大贡献就是迁都北京,使北京自此成为世界驰名的繁华大都市。
不识好歹 高煦自灭
朱高煦是朱棣的“虎子”,他不仅长相酷似父亲,而且能征善战,在“靖难之 役”屡屡冲锋陷阵,几次把父亲从敌人的重重围困中救出。朱棣对这个儿子钟爱有加,曾对他说:“世子多病,你多努力”,暗示以后会让他代替世子。 世子是朱高炽。“靖难”战役期间,建文帝欲施离间计,派人给留守北平的朱高炽送去一封密函,要他归顺朝廷,并许以燕王封爵。此事被朱高煦知晓,他便抢先向父亲诬告世子将反。朱棣大怒,决定下令处死世子。幸亏此时世子派来揭露建文帝阴谋的使者赶到,才使朱棣打消了顾虑,世子逃过一劫。 就在朱棣为立谁为太子感到难以抉择之时,翰林学士解缙以“世子仁孝,天下归心”晓之以理,并以高炽之子朱瞻基是个“好圣孙”为由,动之以情,终使朱棣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赐朱高煦为汉王,封国云南。朱高煦没当上太子,认为是解缙坏了自己的好事,不断向父皇诬告解缙,说他不守朝规,泄漏宫中机密。朱棣不察真伪,将解缙先贬至广西,旋迁交趾(今越南),终被锦衣卫杀害于狱中。 经过几番波折,朱棣看清了“虎子”的险恶用心,将其囚于西华门内,准备废为庶人。后来,还是太子不念旧恶,涕泣向父皇求情,才使高煦保住了王爵,徒封乐安州(今山东广饶)。 朱高炽帝祚不长,一年后驾崩,太子朱瞻基继位,是为宣宗。作为皇叔的朱高煦,野心不死,又仿效乃父,扯起了“清君侧”的大旗。他一边磨刀霍霍,一边写信要求皇上清除身边的“奸臣”夏原吉等人。 宣宗识破了朱高煦的阴谋,果断发兵反击,将其俘获后押回北京,囚禁于西内,名曰逍遥城。 一次,宣宗好心去探视叔父,他却暗中使绊,用脚把宣宗勾倒在地,使龙颜荡然无存。宣宗忍无可忍,命力士找来一口三百多斤重的大铜缸,将朱高煦扣住。朱高煦自恃勇力,竟一下将大缸顶起。宣宗见其不识好歹,又命人架起木炭,将朱高煦活活烧死在大缸里。
王振弄权 樊忠除奸
明初,朱元璋为防止宦官干预朝政,酿成祸乱,曾立下许多规矩:不许宦官读书识字,不许兼任外臣,不许超过四品,并在宫门悬挂一块铁匾,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朝政,预者斩。但这些严厉的措施,只管住了当朝,未能约束得了后世。 英宗朱祁镇朝的宦官王振,恃宠弄权,朝野侧目。宣宗临终时,看到九岁的儿子朱祁镇难以独自理政,便留下遗诏,命大臣凡有国家大事,都要先请示他的母亲太后张氏。在太皇太后和“三杨”的掌控下,英宗继位之初波澜不惊,朝政井然有序。 但好景不长,王振便恃宠而骄,独断专行,根本不把杨荣、杨溥、杨士奇三人放在眼里。太皇太后遂下了“清君侧”的决心。一天,她突然将王振召到便殿,下令将其赐死,几个戎装女侍卫一下就把刀架在王振脖子上。王振哪里见过这阵势,吓得面如土色,魂飞魄散。多亏英宗跪地求情,王振才免吃一刀。 太皇太后死后,在英宗的庇护下,王振故态复萌,愈发胆大起来。御史李锋因见王振不跪,被贬谪铁岭;驸马都尉石璟因责骂了自己府上的小宦官,王振便说他是指桑骂槐,将他拘捕下狱。在王振的淫威下,连公侯勋戚都呼他为翁父。有的朝臣为了攀附王振,甚至剃掉胡须,自类阉人。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因王振一时心血来潮私降马价,惹怒瓦剌部落首领也先,同年七月,也先率军兵分四路来犯。在王振的极力撺掇下,英宗仓促起兵,御驾亲征,结果大败而逃,在土木堡被也先所俘。 面对五十万大军一败涂地、皇帝被俘的奇耻大辱,护卫将军樊忠肝胆俱裂,大喊一声:“我为天下诛此贼!”一锤将王振打落马下,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不因私情,不为己谋,太皇太后张氏和壮士樊忠,用自己的大智大勇,演绎了“清君侧”的应有之义,令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