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为了取悦读者,娱乐大众,书市上的“戏说历史”连篇累牍,影视中心的“宫廷戏说”粉墨登场,让人目不暇接,真假难辨,不知真的历史是何模样。
历史是过去的事,有的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如果不加认真考证,今天的人们很难知其真伪,这就给爱戏说的人留下了一个很大的空间。对于无须冒任何风险,又不必担责的戏说者来说,既可沽名利己,又能免责悦人,何乐而不为?
对于那些极具商业色彩的各种“戏说”,只要无碍大局,不从根本上颠覆历史真实,我们则不必求全责备,亦无须太过较真,让其聊博饭后茶余一笑,不也乐在其中!
不过,若细究起来,这“戏说”还真不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玩意儿。中国人向来崇尚诚信,认为做人应该丁是丁,卯是卯,言必信,行必果,绝不可口无遮拦,信口开河。
“以人为戏,则失信;以政为戏,则亡国。”也就是说,人不可妄言,君不可戏言。记住历史的这一经验与教训,对我们做人做事仍大有裨益。
还是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历史,去看看那些帝王与戏言的故事吧!
周成王桐叶封弟
周公,姬姓,名旦,亦称叔旦,因其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世称周公。他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曾助武王伐纣,立下大功。武王死后,其子成王继位,因其年幼,由周公摄政。
一日,成王与弟弟叔虞一块玩耍时,他随手捡起一片梧桐叶交给弟弟,说这是日后封赏凭证,要他好好保存。叔虞觉得好玩,便把这事告诉了叔父周公。
周公觉得“君无戏言”,便向成王求证,没想到成王却说,那是逗弟弟玩呢,不能当真。周公当即严肃地对成王说,天子为世人表率,言行既出,便会载入史册;如果言而无信,人心就会离散,国家就会败亡。他郑重其事地要求成王兑现承诺,成王知道自己错了,便按照许诺将唐赐封给叔虞。后来,叔虞的儿子继承父位,迁都至晋水之滨,并改唐为晋。
周成王继位后,天下并不太平。周王室内部以太保召公姬奭为首的一帮大臣,对周公主政心怀猜忌,时时发难;而周公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本来身负监管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以防其发动叛乱的重任,可他们却为了争权夺利,反而勾结武庚在东方发动了“三监”之乱,给周王朝带来了严重危机。
为了保卫国家安全,周公果断出击东征平乱,很快就将武庚、管叔诛灭,将蔡叔生擒放逐,使霍叔投降归顺。然而,周公的这一系列军事胜利,却成了朝中反对派污蔑他拥兵自重、心怀叵测的口实。在他们的危言耸听之下,周成王也对周公产生了戒心,而不像以前那样言听计从了。
直到有一天,成王在珍藏国家重要文件的金柜中,看到了周公以前所书的两篇祷告,才终于明白,周公对自己毫无二心,他对王室的赤胆忠心苍天可鉴。由此,成王对周公更加信赖和敬重。
周公主政七年后,看到成王已经成年,便交还了政权,退居臣位。但他并未因角色的转换而放弃责任的担当,仍不断向成王上书进谏。在他的辅佐下,成王励精图治,国家出现了欣欣向荣的盛世风光。
汉武帝金屋藏娇
汉代除了高祖刘邦,最有名的帝王就是汉武帝刘彻,他被誉为“千古一帝”,名不虚传。史上素有“汉唐盛世”之说,其“汉”主要指的就是武帝时期。
翻检汉史,我们得知汉武帝的上位,还与“金屋藏娇”的故事有很大关系。《汉武故事》载:“(胶东王)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 ‘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公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这里,胶东王指的就是刘彻,而长公主嫖就是汉景帝的姐姐,刘彻的姑姑,在当时是位实力派人物。
后来,景帝的宠妃栗姬生了个儿子名唤刘荣,子以母贵,被册立为太子,而刘彻则被赐封为胶东王。其时,长公主为了能够当上储君的丈母娘,本希望刘荣迎娶自己的女儿陈阿娇,不料却被栗姬拒绝。长公主由此衔恨栗姬母子,并转而对胶东王进行试探。当他获得刘彻“金屋藏娇”的承诺后,不由大喜过望,立马便开始“倒荣立彻”的行动。
在长公主的反复劝说和操控下,景帝终于疏远了栗姬母子,并废除了刘荣的太子之位,将其改封为临江王。就这样,年仅七岁的刘彻便成了东宫的新主人,而他的母亲王娡,也母以子贵,顺利地登上了皇后的宝座。
公元前141年,十六岁的刘彻继承了皇位。他在位前期除弊兴利,大举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创造了“文景之治”后的又一个盛世时期。尤其是他在思想上采用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而确定了儒家在中国社会牢不可破的思想统治地位,有力促进了中国文化、政治的文明进步,影响极为深远,其功不可没。
像其他有作为的皇帝都有自己的短板一样,汉武帝到了晚期,也犯了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错误。其影响最大的,一是相信左道旁门之说,痴迷长生不老之术;再者就是沉湎女色,难以自拔,他曾说:“朕可以三天不食,但不可一日无女人。”
武帝元光年间,皇后陈阿娇受到武帝冷遇,于是她用巫蛊之术诅咒武帝的新宠卫子夫。事情败露后,武帝怒而诛杀了参与此事的三万多人,陈皇后虽幸免一死,却被打入冷宫,最终抑郁而亡。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如果说周成王和汉武帝都言而有信,兑现了戏言,获得了各自的好处话,周朝的亡国之君周幽王,却因谎称军情戏弄诸侯,招致了亡国杀身之祸。
周幽王,姬姓,名宫湦。他虽是中兴之君周宣王的儿子,却没有半点乃父的治国之道。他所留给历史的,只是一个“烽火戏诸侯”的笑柄而已。
褒姒本是褒国的一位冷面美人,平日不苟言笑。褒只是个弹丸小国,为求自保,将此美女献给了周幽王。周幽王见色心喜,如获至宝。尤其是在褒姒生了儿子伯服后,幽王对其更加宠爱,便要废掉原先立定的皇后和太子,另立褒姒为皇后,伯服为太子。这事遭到了大臣们的极力反对,但却未能改变幽王的强硬态度,他最终把计划变成了现实。
为了博得美人一笑,周幽王煞费苦心,无所不用其极。西周王室为了防止外敌入侵,在骊山上修建了报警烽火台,一旦看见狼烟升起,各国诸侯便要火速率兵前来勤王。周幽王不把军国大事放在心上,在并无敌情的太平日子里,竟带着褒姒前来观看由他导演的烽火戏诸侯游戏。诸侯们受到戏弄,愤慨不已,再也不把举烽火当回事。
申侯是被废皇后的父亲,他对女儿和外孙的不幸遭遇愤愤不平,便发兵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这回可真的是“狼来了”。
直到申侯联军兵临城下,周幽王才感到大事不好。他 命“举烽火征兵”,可诸侯们害怕上当受骗,谁也不肯发兵 。周幽王玩火自焚,最后死在骊山脚下的乱军之中,褒姒则被西戎掳掠而去,不知所终。
周幽王一死,西周即宣告灭亡。后世史家认为,昏庸无道的周幽王为了取悦一个女人,竟拿国家的政治、军事当儿戏,或可不亡于申侯、犬戎,但终究是会被历史抛弃的。
玩火者必自焚,这是历史的必然,无论君臣百姓概莫能外。(赵战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