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返回首页

4您正在阅读:2015年06月15日 - 第20150615期 - 07版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
上一期 34 下一期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4当前位置: 首页 - 第20150615期 - 07版 - 新闻内容
是谁害死了屈原?

新闻作者:本报  阅读次数: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大军攻克楚都?郢城,楚国危在旦夕。听到这个消息,被放逐在外的屈原忧心如焚,可又无力回天。他满怀悲愤地写下了绝命诗《怀沙》后,于是年五月初五,抱起一块石头,投入湖南长沙附近的汨罗江以身殉国,结束了他六十二岁的生命。

  从现代法理学判断,屈原之死无疑是“自杀”,但综观其忧国忧民亦忧君的坎坷际遇,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是“他杀”。那么,究竟是谁害死了屈原?

  有人认为是楚怀王、顷襄王,还有上官大夫靳尚、令尹子兰以及楚怀王的宠姬郑袖。应该说是,可又不全是。害死屈原的头号元凶,其实是一个无形杀手:贪腐。

  一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系楚武王熊通的后裔。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今洞庭湖地区之汉寿),称屈瑕,所以他的后代都姓屈。

  屈原广闻强记,学识渊博,熟悉战国时期各国情况,有兴邦之志,治国之才。二十多岁时,屈原担任左徒,掌管国家政令,接待来访的诸侯宾客,楚怀王“甚任之”,经常同他商量国家大事。他的治国方略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简单说,就是要举贤任能,依法治国。在外交上,他主张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富国强兵,逐鹿中原,一统天下。

  这个主张和愿望,并非一时心血来潮,异想天开,而是建立在客观现实基础之上的。其时,东方六国合纵抗秦,楚国地广人众,拥有雄兵百万,怀王因此被推为合纵长。在此情况下,楚怀王完全有可能号令诸侯,击垮强秦,成为一代新的霸主。只可惜他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为贪秦之所诺“六百里地”,而坏了国家大事。

  二

  秦王欲霸天下,选定齐国为打击目标,可又担心“齐与楚从亲”,便派丞相张仪去游说怀王,离间楚齐关系。

  张仪带了大批珠宝,贿赂了上官大夫靳尚、公子子兰及怀王宠姬郑袖,然后去见怀王。他对怀王说:“若楚与齐绝交,秦愿将商于六百里地相送。”怀王贪恋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当下便满口答应了。

  公元前304年,楚与秦签订了黄棘之盟。之后,当怀王去向秦国索要商于六百里地时,张仪却翻脸不认帐,说当时答应相送的是六里而不是六百里。

  楚怀王自觉上当受骗,盛怒之下发兵攻秦。两国在丹阳开战,结果楚军大败,八万主力被歼,主将屈匄以下七十余将被俘,汉中地区沦陷。因与齐已断交,所以齐隔岸观火,并不相救。

  眼看楚国危在旦夕,怀王无奈,只好又让屈原出使齐国,重修前盟。屈原不辱使命,说服齐君,两国重归于好。

  秦国见楚齐又拧成了一股劲,怕以后不好对付,便于公元前311年提出,退换一半汉中地,与楚和好。这次怀王倒是十分强硬,声言不要土地,只要张仪首级。

  三

  听说楚怀王发了狠话,张仪却并不害怕,他对秦王说:“既然怀王只要我,不要汉中之地,那就让我再去楚国吧!”

  经过上次使楚,张仪对楚国君臣的短板了如指掌,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贪。所以这次他又带了许多的珍宝,故伎重演。靳尚和郑袖受贿后,一个在朝堂替张仪开脱,另一个则大吹枕边风,为张仪说好话。怀王经不住这一男一女的左右夹攻,兀自软下心来,把张仪给放走了。

  张仪在楚被囚,屈原尚在齐国。当他匆忙返回,劝谏怀王杀掉张仪时,怀王已放虎归山。待急派人去追,张仪一如脱兔,早已跑回秦国去了。

  楚怀王三十年(公元299),秦国想灭掉楚国,又玩弄一个新阴谋:提议两国联姻,要怀王到秦国去会面。屈原听说了这事,极力劝阻怀王入秦,他对怀王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而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却力劝父亲前行,不要因此得罪秦国招来祸患。

  糊涂透顶的怀王再次发晕,径直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当他刚一进入武关,即被秦国的伏兵所获,成为人质。秦国逼迫其割地,怀王怒而不从,后乘隙逃往赵国,赵国惧秦不肯收留。怀王计无所出,只好又回到秦国继续当人质,忧愤交加之下,不久就病死了。

  四

  楚怀王客死秦国,其长子继位,即顷襄王,子兰成为令尹。这哥俩不思前非,更加变本加厉地迫害屈原,不仅削去了他的三闾大夫之职,还两次将他流放江南。

  屈原虽然远离庙堂,却无时无刻不想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在他被放逐的二十年间,写下了大量抒发爱国情怀的诗篇,其中最为有名的是《离骚》、《天问》、《九章》等。他在传世名篇《离骚》里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了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复兴励志奋斗的座右铭。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江山吟》诗中称道:“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屈原诗如其人,言其心声;李白因诗识人,珠玑落盘。应该说,这是李白对屈原诗与人的剀切之誉。

  当然,也有人对屈原冰清玉洁的言行表示不理解。一天,正当屈原在汨罗江畔行吟时,一个渔夫认出了他,问:“你不是三闾大夫吗?怎么会在这里?”屈原叹了口气说:“只因天下的人都很糊涂,而我是明白的;所有人都醉醺醺的,只有我很清醒,所以才被流放到这里。”渔夫又问:“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不放下包袱,随波逐流呢?”屈原回答:“刚沐浴过的人为了一尘不染,必先弹弹帽子,然后戴上;必先抖抖衣服,然后穿上。我宁愿跳进江里保持清白,也不愿沾染半点灰尘,苟活于世!”

  以上精彩的对话,可不是小说、戏剧里的艺术创作,而是太史公在《史记》中的实录。

  五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据汉之谋士范增说,这话是“楚南公”所言。楚南公是谁?史焉不详。范增原话是这样说的:“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返,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后来亡秦者,果然最数西楚霸王项羽功劳最大,但要说“怀王入秦不返,楚人怜之至今”,就大谬不然了。楚怀王入秦,完全是他远君子而近小人,贪图便宜,不察危情,固持已见所致,是他咎由自取。作为一位昏庸透顶、连演“奇葩”的误国之君,老百姓还会可怜他,甚至怀念他吗?

  土地、金银、珠宝,构成了一条物欲熏心的利益链,把昏君楚怀王与身旁的一帮小人捆绑在一起,形成了对屈原的围剿同盟。说“贪腐”是头号杀手,并非耸人听闻。

  还有那个摇舌鼓唇的泼皮无赖张仪,是他用下三滥的行贿手段,把楚国搞得贿风狂獗,一片乌烟瘴气,偌大庙堂竟容不得屈原立足。说张仪是害死屈原的帮凶,一点也不冤枉他。


上一篇34下一篇

Copyright © 2010-2012 xxxxx.com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报社 All Rights 技术支持 云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