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返回首页

4您正在阅读:2015年06月01日 - 第20150601期 - 16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
上一期 34 下一期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4当前位置: 首页 - 第20150601期 - 16 - 新闻内容
 新绛县光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二)

新闻作者:本报  阅读次数:





  薛氏家族

  康熙时期的《薛家家谱》中有如下记载:“此二茔内不知安厝几代。祖茔至清明佳节,吾族人齐集,口扫据上数茔而观。则吾族居此光村年诚久远矣,但在明时舆向家庄同侯姓大聶里八甲至。”由此可见,清代康熙年间的薛家人都无法探求到自己的家族到底什么时候来到光村,也不知道两处茔地到底安葬了多少族人,所有的一切都只能说是“年诚久远矣”。薛家的宅院多集中在光村西南部分,薛家胡同一带。虽然现在只有少数的院落得到了保留,但残垣断壁的感觉给你一种遥想当年的现象,唯有薛家胡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青石板铺成的近80米长的胡同虽然只有2米的宽度,但在阳光的照耀下光辉依旧,让人想象到当年薛家胡同外车水马龙,而胡同内静谧悠远的景象。

  如今,薛家人仍世世代代地生活在光村这片热土上。虽然土改时期薛家划定为地主,房产多被没收,但这并没有影响薛家人的精神。如今,薛家仍是光村大户,人口众多,而且生活富足,他们正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蔺氏家族

  蔺家一墓志铭有如下内容:“黄清貤赠武德左尉,檏风蔺公,暨德配王宜人,合葬墓志铭。修德者克昌厥后,积善者受富无疆。若貤赠武德郎蔺公者,吾乡善士也。于淳,字檏风,脉出相如,居绛北光村。先世功德不胜枚举,公父九鼐公谨厚可风。”

  墓志铭记载的“脉出相如”表明了光村蔺家人把蔺相如作为自己的祖先,蔺相如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名相,晋南曾归属于赵国,所以这个怪推测也可能是对的。蔺家人仿佛延续着祖先蔺相如头脑聪慧、精于仕途的传承,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中,出现了不少像蔺于淳这样通过学识和远见可望走上仕途的人。在光村四大家族中,蔺家做官的人很多。在每一辈蔺家人中,都有人走向仕途,并在蔺家支系家谱中得到了相应的记载。

  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一理念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不无道理,包括蔺家在内的四大家族在康乾盛世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不遗余力地为子孙积累了更多的金银珠宝后,他们仍然把读书作为更高境界的追求。墓志铭中的蔺于淳之所以能够在蔺家众多家住中拥有树立歌功颂德的墓志铭的权利,这与他能够走上仕途是分不开的。虽然父亲早逝,但聪颖而爱好读书的他为蔺家的子子孙孙树立了榜样。同时“隐世之道”对于不在做官的文人墨客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更重要的是,作为家财万贯的蔺家之主,其实并不像许多人一样把科举挡住一种谋生、求财的手段,通过读书的手段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与素质。读书人不应该被科举所束缚,也不应该把它作为读书的目的。当然,如果取得了功名,就更加锦上添花了。

  蔺家人的读书精神是不容置疑的,虽然在明清时代并未出现像蔺相如一样能够官居高位的显赫人物,但蔺家一直保持着读书以养德的传统,历代家长都把子孙的教育问题看作是重中之重。蔺家人也世世代代地保持着知书达理、品行端正的形象。

  这种高尚的节操修养,在整个光村都引起了读书的热潮与传统。时至今日,光村人善书法,会工笔,饱读诗书的传统仍然继承者。可见,当时蔺家读书的传统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如今,蔺家后人蔺永茂父子更是经过了艰辛的努力,成功地研究出了早已失传的“澄泥砚”的制作工艺,使得中国四大名砚之一重见天日,不仅为光村也为新绛带来了荣誉,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精品。

  王氏家族

  相对于赵家、薛家和蔺家,王家的产业较小。王家居住在光村的东北部,虽然在财富上无法与其余几家相比,但也有独到之处。王家曾经祠堂两座,直至土地改革才被分配给农民。而相比之下,赵家衰败之时曾把一座祠堂变卖给了薛家解燃眉之急。由此可见,赵家的传承做得不好。如今,王家的院落多以损毁,无法与薛家保存较好的建筑相比,王家人在光村居住者已不多,传承历史无可考据。只能够从村中老人口中得知王家曾经有两个书法家,也曾受过皇封,曾有诰封楼,但如今都已经不复存在。

  总体而言,赵家名气数一,宅院众多,事业厚实,后人沾光不少。薛家居二,蔺家居三,而王家居四。四大家族都在积累财富的同时,都曾有人为官。最大的赵家曾捐官到四品。

  (未完待续)


上一篇34下一篇

Copyright © 2010-2012 xxxxx.com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报社 All Rights 技术支持 云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