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流行一句话:冲动是魔鬼。其实这个道理古之贤者早就知晓,有人就把“制怒”书写成条幅悬挂在书房里,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鲁莽从事。
一时冲动酿成大错,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殷鉴不远,教训多多。然而这还不算最坏的,最令人可怕的是魔鬼的冲动。三千多年前,中国就出了个臭名昭著的恶魔——商纣王。
纣王名唤帝辛,商代亡国之君。“纣”是商人送给他的绰号,指责他荒淫无耻,残害忠良。纣王在宠妃妲己的谗言唆使下,时常“冲动”,不仅制造了“炮烙”“虿池”之刑,肆意杀害善意批评他的大臣,还残忍地将他的叔叔比干的心活活剖了出来。他的手下曾有三公:西伯侯,九侯,鄂侯。九侯有个女儿,聪慧美丽,多才多艺。纣王将其召进宫中,令裸体敬酒,九侯女坚决不从。纣王暴怒之下,将其剁为肉酱,又迁怒于九侯,将九侯烹为肉汤,让诸侯分着吃。鄂侯义愤填膺,拼死力谏,纣王再次“冲动”,索性将鄂侯也杀了,还制成肉干供淫乐时享用。
西伯侯姬昌对此暴行深恶痛绝,不由低声长叹。不料这事被纣王的心腹崇侯虎听到了,急忙跑去打了小报告,纣王一气之下,将西伯侯囚禁到羑里(今河南汤阴北),一关就是七年。
西伯侯的长子伯邑考英俊潇洒,琴技绝伦,妲己慕名心动,总想勾引他。伯邑考不为所惑,怒斥妲己不守妇道,妲己恼羞成怒,诬陷伯邑考调戏她。纣王觉得自己戴了绿帽子,怒不可遏,当即杀了伯邑考,并将其煮成肉汤,派人送到羑里,硬让西伯侯喝下去。纣王灭绝人伦的种种倒行逆施,人神共愤,天下皆曰可杀。在周武王高举“替天行道”大旗的猛烈攻击下,纣王兵败国亡,无奈之下,只好走上自己曾经淫乐的鹿台自焚而死。
商纣王暴戾恣睢,无道亡国,咎由自取,而三国时期刘备的一次“冲动”,也将自己陷入了壮志难酬的境地,让人唏嘘不已。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不久即闻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所害。刘备不胜悲愤,誓为关羽报仇雪恨。孔明率百官相劝,怎奈刘备心如铁石,执意兴兵御驾亲征。此时,张飞更是“旦夕号泣,血湿衣襟”,怒火中烧。他令部将范疆、张达三日内置办白旗白甲,准备三军挂孝伐吴。只因时限太短,二将求告宽延,张飞非但不听,还严加鞭挞。二将衔恨,是夜竟将张飞杀死,自投东吴去了。刘备连失关羽、张飞二弟,痛不欲生,切齿报仇。讵料彝陵之战,几乎全军覆没,他率残兵逃至白帝城,次年病殁于此。
只因一时热血沸腾,作出错误决断,不仅“私仇“未报,还严重动摇了“帝业”,刘备与张飞为自己不理智的“冲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真的有点不值。
其实,在刘备之前和身后,都有因克己“制怒”而因祸得福的人和事,只可惜他没有以前者为鉴,当然更看不到后者的成功了。
公元前605年,楚庄王平定叛乱后,大宴群臣,名曰“太平宴”。酒过三巡,庄王让爱妃许姬出来给大家敬酒。此时一阵大风刮来,蜡烛全灭。有人趁机摸了许姬一下,她顺手扯下了那人的帽缨,并将此事告诉给庄王。此案并不难查,只要点上灯,一切就都明白了。可庄王出乎意料的让大家都摘掉帽子,待点上灯后继续尽情畅饮。七年后,庄王兴兵伐楚,遇到顽强抵抗,双方僵持不下。此时只见副将唐狡带领百余勇士拼死冲杀,终使楚军大获全胜。事后论功领赏,唐狡立首功而不受。他说自己就是当年曾对许姬非礼的那个人,这次浴血奋战,就是为了报答国君的不杀之恩。
秦穆公也是一位开明大度的国君,他以自己的博爱仁慈赢得国人的拥戴,成就了一番霸业。一次,秦穆公出游,丢失了驾车的右骖,他亲自带着随从去寻找。半路上看见一群人已经把马杀了,正在煮马肉吃。这还了得,竟敢把国君的马杀了,随从正要动手擒拿毛贼,穆公却笑着说:“吃马肉没酒不好消化啊!”接着,就让随从取酒给那些人喝。后来,秦晋交恶,在韩原开战。晋军团团围住穆公 战车,形势非常危急。说时迟,那时快,突然只见三百勇士呼啸而来,杀入重围救出穆公而去。穆公化险为夷,重整军阵,一路掩杀,遂破晋军,并俘虏了晋惠公。事后查明,带领那三百勇士冲锋陷阵的,就是当年杀了秦穆公马的那伙人。此事并非虚构,《吕氏春秋·爱士》中就有记载。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历史上一些事业成功的帝王惯用的手段,为的是剪除日后可能形成的竞争对手,去掉“心头大患”。当然这样做并非万全之策,即使不激起哗变,亦会失去天下人心。宋太祖赵匡胤深知其中奥妙,没有头脑发热如法炮制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愚蠢做法,而是另辟蹊径冷静应对。“杯酒释兵权”,就是他的杰作。
国人都知道,赵匡胤是靠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他也明白,这样“天上掉馅饼”的事,绝不会只砸到他的头上。为了避免故事重演,他与宰相赵普定策,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宴饮,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了他们的兵权。接着又用同样的手段,罢免了王彦超等节度使,消除了藩镇割据的威胁,加强了中央集权的铁腕统治。
宋太祖在位十九年,五十岁时突然暴毙宫中。至于他的死因,后世一直没搞清楚,流传的版本主要有二:宋人写的《续湘山野录》里,有“烛影斧声”的故事,说他是被弟弟赵匡义(又名光义,赵炅,后为宋太宗)害死的。而司马光却在《涑水纪闻》里,煞有介事地为太宗进行了开脱。尤其是当时即流传甚广的“金匮之盟”,为其“兄终弟及”,做了有力的舆论宣传。但无论怎样说,太祖之死与太宗继位的团团迷雾,都拂之难去。且把这作为一道文史的哥德巴赫猜想,让有志于此的文史专家、学者们去破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