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返回首页

4您正在阅读:2015年04月13日 - 第20150413期 - 03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
上一期 34 下一期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4当前位置: 首页 - 第20150413期 - 03 - 新闻内容
三门峡:仰韶文化穿越古今

新闻作者:经济参考报  阅读次数:
(上接17版)执行和统一安排用土场地、统一规划住房用地的“六不准两统一”保护公约,真正使保护措施落到实处。

  不准起坟、不准打窑、不准机耕、不准深翻、不准挖沟挑壕、不准打井修渠……如今,提起仰韶村里的规矩,所有村民都能说出这“六不准”。这无须诉诸文字的村规民约,已成为村民长期固守的规矩与习惯,这也足以证明,渑池县保护文化遗产的力度和决心已深植于民心。

  仰韶村遗址区内的地堰、沟沿、道路两旁,迎春花吐露着春的勃勃生机。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为保护遗址而种植的根系发达、生命力强的保护植物;沟汊交错的地方有护坡还有导水槽,用来减少洪水对遗址的冲刷、防止水土流失……这些保护措施效果明显,得到了上级文物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的肯定。中科院学部委员刘东生、中国历史博物馆原馆长俞伟超、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严文明等一致认为:“仰韶村遗址面积这么大,裸露灰坑这么多,文化层堆积这么厚,却保护得这样好,不仅在整个黄土高原众多的古文化遗址中是绝无仅有的,就是在全国也实属罕见。”

  仰韶遗址在保护好原始原貌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使人们走进仰韶村,触摸那些稚拙之美的彩陶盆、彩陶罐和那些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镰等珍贵文物,去体会我们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慧,领悟先祖久居于此进行刀耕火种幸福生活的情景,更能体现仰韶文化长久不衰的魅力。

  先进的理念,提升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上水平。

  经过近三年的建设,仰韶文化博物馆正式投入使用。在陈展理念上,打破了传统遗址类博物馆的局限,完整系统地展示了仰韶文化发现以来的考古发掘研究成果,仰韶文化的类型分布和仰韶时期的生产生活方式、科技文化艺术成就,突出和强化了仰韶村遗址在中国考古学领域的地位。

  据统计,自仰韶博物馆开馆以来共接待游客150余万人。在这里穿越古今,先民们在草棚里的天伦之乐,是那样的温馨、生动;篝火前的草裙舞,舞姿强劲且如此纯粹;峡谷中的淬石取火,惬意独具生趣;那涓涓的泉水,还有那清脆的鸟鸣来自远古还是当下……令他们着迷。

  花开时节,站在遗址上,游客又会被大片大片浪漫的薰衣草,还有怒放的菊花醉倒。这是渑池县从2011年开始,陆续将遗址上属于农民的土地租赁下来,大面积种植具有观赏性和经济价值较高的两种植物,既保护了遗址不被翻耕,也绿化美化了遗址,提升了观赏价值。

  这一看似不大的投入,换来的却是巨大的收益。自花期以来,每天前来参观的游客3000多人,半年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达20万人。这一措施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博士说,“仰韶村遗址的开创保护模式在全国首屈一指,值得其他遗址学习。”

  2014年以来,仰韶文化博物馆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启动,制作了《仰韶文化博物馆景点提升规划》,目前,各项工作已经准备就绪。

  对仰韶文化这一人类文化瑰宝的保护,三门峡人探索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永远在路上……

  “仰韶”品牌诠释文化力量

  仰韶村一如豫西的其他村庄般依然古朴,但“仰韶”这个词却火爆异常,“仰韶”这块“金字招牌”,生动诠释着文化的力量。

  近年,渑池县强力实施“文化育县”战略,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对接,探索出一条双赢之路。

  “仰韶”品牌知多少?

  全县以仰韶为商标的共有140个,涉及工业、农业、商业等领域25大类。这是渑池县工商局提供权威数字。

  仰韶彩陶、仰韶石艺、仰韶贡米、仰韶贡饼、仰韶酒、仰韶油茶、仰韶大杏、仰韶老土布等一系列名优产品令人眼花缭乱,渑池文化产业园芬芳四溢,相关企业、门店700余家。

  从城内到城外,古老的渑池县城充满生机与活力,县城最繁华的一条东西向主干道叫仰韶大街;占地4000平方米的城市广场——仰韶广场,炎黄圣火在这里传递;全国著名的仰韶市场、漂亮的大型住宅小区仰韶花园小区……还有仰韶大峡谷风景区、4A级黄河丹峡景区等叫得响。以仰韶森林公园、仰韶大峡谷为中心的山水旅游线,以仰韶杏花和黄杏为媒的农业生态游,以仰韶酒业公司、仰韶水泥集团、仰韶玻璃有限公司等一批大中型知名企业为中心的工业观光游精品线路初步形成。

  仰韶品牌的兴盛,可是沾了祖宗的“光”,让人们看到了文化的力量。仰韶酒得益于仰韶村北面韶山上流下来的那股蕴含着多种营养成份和泥土芳香的“仰韶水”,加之现代生物技术酿制,拿过国际巴拿马金奖,是全国和全省的著名白酒品牌,产销量多年来居河南省前列。同时,得益于它的宣传,“仰韶”这样一个单纯的文化名词被众人熟知。再比如仰韶大峡谷,投资上千万元,专门在景区内再现仰韶时期原始生产生活情况,现在的景点让远古的文化复活。

  一方文化滋育一方人。渑池县推崇仰韶文化,自发传承和研究仰韶文化的人士大有人在。

  仰韶文化传承人杨拴朝最早成立仰韶彩陶坊,做彩陶仿制工艺,使仰韶彩陶从尘封的历史步入现代,开发出5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年产10余万件,是当今全国最大的彩陶生产基地之一。在2011年的仰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杨拴朝作为大会惟一一名非专家学者,提出“庙底沟类型彩陶上的‘不规则圆点纹’为先民特意所按的指印”的观点,在专家、学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并达成共识。

  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充分肯定这一宝贵的实践经验,为以后的美术考古开拓了新的思路。杨拴朝说:“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传播仰韶文化的使命感支撑着我。”

  一方方光彩夺目的黄河澄泥砚光彩夺目……农民艺术家刘新安的文化艺术展厅让人大开眼界。他开发了独特地域特色的系列黄河澄泥砚,曾被作为特殊礼物献礼人民大会堂;仿古彩陶复制品在市场上卖得很快,连外国人都喜欢得不得了!

  还有渑池中学年近60岁的物理教师李社,腿有残疾却毫不耽误骑自行车跑遍全县所有遗址搜集标本,所获成果甚至超过了县文化局的专职人员……

  2001年,渑池县成立了仰韶文化研究会,6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2012年,渑池县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仰韶文化研究中心并联办仰韶文化博物馆;2013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中国考古学会决定,永久设立面向大众的权威性考古学传播与交流平台中国公众考古论坛——仰韶论坛,每年举办一届。它的设立将为普及考古知识,提高群众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仰韶文化魅力远扬,不断提升着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多年来,渑池县以培育、发展、壮大仰韶文化为龙头,紧紧围绕沿黄文化长廊和豫西文化长廊建设,示范带动文化产业稳步发展,推进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强县转变,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

  从2009年应邀参加中国·东盟(南宁)国际教育博览会暨第十三届南宁国际学生用品交易会,到2010年首次到瑞典和瑞士进行文化交流考察活动,2012年从巴黎到伦敦举办“仰韶文化欧洲行”活动……仰韶文化征服了世界。2013年12月受韩国东亚大学邀请,“仰韶文化韩国展”在釜山举行,韩国东亚大学博物馆和渑池仰韶文化博物馆签订学术交流合作协议,结为友好博物馆,开启了双方文化交流活动的新篇章。2014年6月,仰韶文化宝岛行暨“黄河三门峡·美丽天鹅城”印象展轰动宝岛台湾。仰韶文化的魅力让韩国人念念不忘,去年9月份,受韩国安东市政府邀请,仰韶文化展再次走进韩国,持续两周的展出,产生重要影响,源远流长的仰韶文化为两国文化交流增色添香……

  据《经济参考报》


上一篇34下一篇

Copyright © 2010-2012 xxxxx.com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报社 All Rights 技术支持 云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