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返回首页

4您正在阅读:2015年03月30日 - 第20150330期 - 07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
上一期 34 下一期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4当前位置: 首页 - 第20150330期 - 07 - 新闻内容
两道“佐料”改变了“鸿门宴”的味道

新闻作者:赵战生  阅读次数:


两道“佐料”改变了“鸿门宴”的味道

  鸿门宴是楚、汉争霸的一个重要转捩点、分水岭。
  由于两个人物的出现,一个是刘邦手下的左司马曹无伤,另一个是项羽的叔父项伯,他们就像两道“佐料”,使“鸿门宴”的味道大变,从而改变了战争的格局与走向,使强者转弱,弱者变强。
  曹无伤与项伯分属对立的两个营垒,但令人奇怪的是,他们却都在关键时刻,向对方通风示好,于有意无意间坏了己方的大事。说他们是“内鬼”,不算冤枉。

  鸿门宴前,刘邦与项羽都在楚怀王熊心朝中为臣,但项之强大与刘之弱势,有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
  说起这个熊心,还是项羽的叔父一手操纵,立他为王的。当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首义后,项梁、项羽叔侄即袭杀会稽太守殷通响应。陈胜称王时,项梁出任“张楚”上柱国(最高军事统帅),在引军西进中,屡败秦军,威名大振。“张楚”政权彻底崩盘后,项梁在薛邑召开会议,商讨以后何去何从的军国大事。
  谋士范增以陈胜称王失败为鉴,劝项梁立楚王后嗣为王,以号令天下。他说:“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熊槐)入秦不返,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不复立楚之后也。”这话说得入情在理,项梁从其言,访得熊槐之孙熊心,仍立为楚怀王,并定都于盱台(今江苏盱眙)。
  人一旦做了皇帝,就有了自己的想法。楚怀王曾与众将有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可当他看到项羽所部日益强大,恐日后难以驾驭,便采取”扬刘抑项“的方针,时时对项羽进行钳制和防范。他先是迁都彭城,以摆脱项氏的阴影,接着又把吕臣和项羽的军队合并,亲自统领。同时,封刘邦为“砀郡长”,掌控一方军政大权。
  在接下来的调兵遣将中,更能看出熊心不可告人的“隐私”。其时,秦军主力在章邯、王离的带领下,正在河北一带扫荡,秦后方空虚。熊心有意派刘邦西进,乘虚袭取关中,使其离封王只有一步之遥;而项羽则被派去北上援赵,与四十万秦军硬拼。更让人难以理喻的是,熊心竟然不顾大局,破格提拔缺乏实战经验的谋士宋义为统帅,只让项羽当了宋义的副将。
  宋义率军进至安阳,被秦军的汹汹气势所吓倒,滞留四十六日不敢前进。项羽愤极,杀了宋义。熊心别无他法,只得封项羽为上将军。项羽率五万楚军破釜沉舟,与四十万秦军在钜鹿展开决战,一举击溃二十万秦军,并迫使另二十万秦军在不久后投降。
  钜鹿之战,成了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也使项羽名扬四海,威震天下。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军至灞上(今西安市东),秦王子婴眼看大厦将倾,自知已无力回天,手捧传国玉玺献城投降。刘邦接过玉玺,虽然心里乐不可支,可又不敢公然进入咸阳皇宫。因为他知道,在这场政治大博弈中,自个目前还只是“螳螂”,而身后的“黄雀”,不知啥时就会突然出现,要了自己的小命。
  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只快要煮熟的鸭子从自己的手里飞了。刘邦暂时不敢称王,并不等于他不想称王。在静观时变的日子里,他虽然如坐针毡,但还是做了许多有益的铺垫工作:先是大张旗鼓地宣布废除秦之苛法,并登记了官吏及市民的户口,封存了府库;接着又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些举措卓有成效,使他获得了最大的民心支持。
  与此同时,项羽也乘胜挺进关中,四十万虎狼之师纵横驰骋,焚烧皇宫,“诛秦王子婴,屠杀咸阳”, 而后虎视眈眈地驻扎在鸿门(今西安市临潼区鸿门堡村)。就在这楚、汉对峙危机四伏之际,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出现了,他派人向项羽密报:刘邦暗中准备在关中称王。项羽闻言大怒,其“亚父”范增不失时机,劝他及早动手,除掉这个心腹大患。项羽即刻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战争一触即发。此时刘邦只有十万军队,很难抵御项羽的四十万精兵。就在刘邦尚不知“黄雀”何时来袭的前夜,一位救星赶来了,他就是项羽的叔父项伯。项伯与刘邦其实并不熟,他只所以前来透露军事机密,主要是怕好友张良受到伤害,成为炮灰。

  说起来这项伯也是个性情中人,他把友情看得很重,甚至超过了叔侄之情。只可惜他没有丝毫的政治头脑,以朋友私情坏了项羽的军国大事。他不仅在当天夜里把楚军将要发起攻击的消息,告诉给了刘邦,还连夜赶回去为其说情。他对项羽说:“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项羽是个豪侠尚义的人,叔父的“不义”警告,使他对即定的军事行动,产生了迟疑甚至动摇。为了一探对方虚实,他决定在鸿门设宴,请刘邦来参加。
  这是一场智慧与魄力的大比拼。
  宴会前,范增就与项羽定下了擒刘之计,让他以摔杯为号,生擒或诛杀刘邦。项羽满口答应依计而行。
第二天,刘邦轻车简从惴惴不安地前来赴宴。一见面,他就向项羽谢罪。他说:“臣与将军戳力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隙)。”这段话的艺术水准很高,其要旨有二:一是表明自己进军关中,并非为了争王,而是“不自意”(即没有想到)入关破秦的;二是说自己要自立为王,完全是小人的造谣中伤。
  其实,这完全是欲盖弥彰的遁辞,鬼才相信!可项羽居然被套住了,他竟毫不隐讳直言相告:“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项羽字)何以至此?”

  第一回合交手,项羽即先失一局。一看这情景,范增急了,屡屡示意项羽 发暗号动手,可项羽却陶醉在刘邦的奉承之中,装做没有看见。
范增无奈,只好自作主张,命项庄在席间舞剑,直取刘邦性命。此时,一个大大出乎人们意料的戏剧场面出现了,刘邦的猛将樊哙在张良的授意下,手执盾牌与项庄对舞;而项伯则拔剑相助,并张开双臂用身体护住刘邦,不让项庄近前。
  随着“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计谋流产,刘邦化险为夷,取得第二回合胜利。接着,他以上厕所为名,不辞而别,策马逃去。
  刘邦离席后,张良代其转交给项羽一块玉璧,给范增一个玉斗。范增对项羽大失所望,“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对于搅乱楚、汉大局的这两个“内奸”式人物,历史上没有人予以过多的关注。《史记》记载:“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而项伯却安然无恙,依然是项羽的叔父。项羽兵败垓下、饮恨乌江;刘邦扫平各路诸侯,一统天下。他感念项伯的相救之恩,赐其姓刘,封射阳侯。
  项伯靠卖侄为荣被赐“国姓”,又晋爵为侯,但不知他是否问心无愧、心安理得?!


上一篇34下一篇

Copyright © 2010-2012 xxxxx.com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报社 All Rights 技术支持 云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