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返回首页

4您正在阅读:2015年03月16日 - 第20150316期 - 07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
上一期 34 下一期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4当前位置: 首页 - 第20150316期 - 07 - 新闻内容
陈胜缘何而败?

新闻作者:赵战生  阅读次数:

  陈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揭竿而起的农民英雄,几番浴血征战之后,打下了一块不大不小的地盘,他便自立为王,在陈郡(今河南淮阳)建立了张楚政权。然而由于过早地成为众矢之的,再加上决策上的屡屡失误,他在称王六个月后即被杀害,也使“张楚”无果而终,成为昙花一现的过眼云霓。

  这是一个让人不愿看到的结局,那么,陈胜究竟是怎样从胜利走向失败的呢?

  称王太急 择都不利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七月,刚继位不久的胡亥,下令征调闾左的贫民去防守渔阳(今北京密云)。来自阳城的陈胜和来自阳夏的吴广,在那支九百人的队伍里,担任屯长的职务。所谓“屯长”,不过是个只管五个人的小小头目而矣。

  当这支队伍日夜兼程,好不容易行至安徽蕲县大泽乡时,突然遇到连日大雨,难以前行。秦律规定,戍卒不按期到达,将被处死。如今期限已过,九百人面临生死抉择。

  陈胜觉得眼下只有冒死起义、反抗暴秦的一条生路。他对吴广说:“天下苦秦久矣”,不如我们首举义旗“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为了使大伙相信跟着他起义是天意,陈胜在吴广的帮助下,完成了两件杰作:鱼腹藏书与篝火狐鸣。他们先把一块写有“陈胜王”字样的白绢,塞进鱼腹,使吃鱼者发现后大感神奇,广为传播。接着,吴广又在深夜跑到驻地的一座古庙里,燃起篝火,模仿狐狸的叫声,大喊:“大楚兴,陈胜王”。受此“天意”鼓舞,九百戍卒义无反顾,跟着陈胜、吴广造反起义。

  起义军摧枯拉朽,所向披靡,很快就攻占了铚、酂、苦、柘、谯等县城,又顺利拿下了陈郡。这里曾是楚国的国都,具有当时城市的规模。

  到了这时,开始有人劝陈胜建都称王。陈胜素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夙愿,在一片劝进声中,他飘飘然起来,觉得此时不成“龙”,更待何时!当然也有头脑清醒者。跟随在他身边的张耳、陈馀,就苦口婆心地劝他:“今独王陈,恐天下解也”。但陈胜不听,“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在中国古代的乱世之中,称王是个很敏感的问题,其中大有学问。在实力尚未达到一定程度之时,过早称王,就会使自己处于风口浪尖之上,时刻面临被吞噬的危险。陈胜不明白这个道理,犯了风摧流湍的大忌,毁了自己家前程。而后世的朱元璋,就比他聪明的多,在实力已足以与对手抗衡的强势之下,仍听从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终成王霸大业。

  张楚定都陈郡,亦是一大失策。比起周围的几座县城,陈郡自有城大物丰,交通便利的优势,但它地处鸿沟与颖水会合的交通要冲,无任何天险屏挡,易攻难守。对于一个实力有限的新生政权来说,这是个危机四伏的先天缺陷。一旦强敌来攻,四面围城,丢之不舍,守之无力,遁之无路,将之奈何?

  忘乎所以 六亲不认

  鲁迅先生曾指出:一阔脸就变,是中国人的一大劣根。尽管陈胜在起事前与患难弟兄有“苟富贵,勿相忘”之约,但他刚一称王,便把这一切全都忘记了。

  据《孔从子·独治第十七》记载:陈胜的岳父和妻兄听说他成事了,前去攀亲,他却大摆皇帝的架子“长揖不拜,无加其礼”。“其妻之父怒,曰怙乱僭号而傲长者,不能久矣,不辞而去。”他的不得人心,由此可见一斑。过去曾与他有过患难之交的一个穷朋友前去投靠,他开始还以礼相待“载与俱归”,可后来听说这个朋友总在人前提起他贫困时的窘况,便大为不悦。在身边人“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的谗言下,他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竟下令将故人捕而斩之。

  更为要命的是,陈胜在立足未稳、大局未定、征战频仍,急需用人之际,却凭一时意气,对部下大开杀戒。葛婴是他派到东线作战的重要将领,战功赫赫。由于信息不通,葛婴打到东城时,不知陈胜已自立为王,就立楚贵族襄强为楚王。后来,当他听说陈胜已称王后,便除掉襄强,返回陈郡。谁知陈胜却不念葛婴的“迷途知返”,仍借故将其杀害。

  陈胜不仅滥杀,还听信谗言,近小人而远君子。他任用近臣朱房掌管人事,任胡武纠察官员。这两个都是利欲熏心的无耻小人,凡对他们稍有不敬,哪怕是在外领兵作战的将领,他们都有功不赏,闻过即罚,滥施淫威,随意处置。如此乱政的直接后果,是人心背离,“诸将以其故不亲附”。张耳、陈馀看到陈胜刚愎自用、不听善言,料他难成大气候,遂不辞而别,跑到赵地立武臣为王。陈胜的部将韩广,在攻略燕地之后也拒令不听自立为燕王。部将周市占领魏国旧地后,大喜过望,心怀二志,立魏王后裔宁陵君魏咎为王,自任魏相。这些昔日追随者的纷纷背叛,大大削弱了“张楚”的军事实力,动摇了政权根基。尽管他们裂地自立的说辞和原因错综复杂,但“陈王听谗”无疑是最好的借口与失去人脉的根源。

  决策失误 坐失良机

  陈胜在陈郡称王后,头脑发热急欲扩张,他将还很有限的兵力分成五路出击,试图一举平定天下,成为巨无霸。但事实却与他的宏愿相去甚远。当北路军武臣攻下邯郸后便裹足不前,拥兵自重;周市则在魏地另立新王,成为丞相,乐不思陈;吴广则在荥阳受阻,久攻不克,与秦军陷入僵持状态。这其中最数周文部战绩卓著,他一路过关斩将,突破函谷关,直打到据秦都咸阳仅百余里的戏(今陕西临潼境内)。但是由于孤军深入,没有后援,周文不敢冒然进攻咸阳,只好驻扎下来伺机而动。这是一次突袭绝杀秦王朝的大好机会,如能遣一支劲旅驰援,一举拿下咸阳还是大有希望的。只可惜陈胜失算,没把握住这次大好的战略机遇。

  还有一次天赐良机,也与陈胜擦肩而过。在他起义之后,秦二世闻讯大怒,准备发兵镇压,可谋士叔孙通却不懂装懂,认为义军不过是“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劝他不必大动干戈。二世信其言,当时没有果断作出应急反应。对陈胜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自我发展机会,如果他也能够“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后来出现的,可能就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秦二世元年十月,秦大将章邯率十万大军出击,周文抵挡不住,从戏退出函谷关,再退到曹阳,直至渑池。月余后兵败,周文自杀身亡。

  与此同时,秦将王离、苏角亦率三十万驻守长城的边防军,回师弹压黄河以北的各地义军。久攻荥阳不下的吴广所部发生内讧,田臧假冒陈胜的王命,杀了吴广,并将其首级呈送陈郡。对此严重的叛乱事件,陈胜不仅没有惩罚,反而遣使予以彰表,赐给田臧楚令尹的大印,并任其为上将军。如此令人匪夷所思的作为,不单是决策失误,而是在自毁长城、自掘坟墓。

  田臧官做大了,但能力并未长进。他率军至敖仓迎战秦军,在强敌数倍于己的不利形势下,仍坚持打阵地战与之硬拼,结果一败涂地,自己也殒命疆场。

  当几支主力军在外相继溃败后,陈郡便成了章邯大军的囊中之物。其时,即无天险可守,又无援兵可调,陈胜死战突围,退至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后,被车夫庄贾杀害。

  *****

  一场惊天动地、史无前例的农民大起义,就这样被扑灭了火焰,归于终结。说其史无前例,是因为它比古罗马著名的斯巴达克斯奴隶起义还要早一个多世纪。由于受历史环境和条件所限,也由于陈胜个人的决断失误及过错,起义最终功亏一篑,未能最终打破黑暗,迎接黎明的曙光。陈胜虽然并不完美,但瑕不掩瑜,他还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上一篇34下一篇

Copyright © 2010-2012 xxxxx.com 市场信息报黄河快讯报社 All Rights 技术支持 云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