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二百七十年多年前,也就是大清乾隆年间的运城人,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言如泗,因为他在运城当官时间太长了,历任垣曲、闻喜知县,后又擢升为解州直隶州知州,前后数十年。解州当时管辖夏县、平陆、芮城、安邑四县及运城镇,也就是说言如泗曾管理过大半个运城。由于他每到一地都亲力亲为兴修水利造福于民,传承文化兴学育人,且又爱士恤民,严于治盗,使境内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不仅百姓称颂,还被朝廷列为“循吏”,入选《清史稿》。
随着岁月流逝,言如泗离现代运城人愈来愈远,他对运城所作出的种种贡献与努力,亦被尘封在故纸堆中鲜为人知。但无论如何,运城人都应该记住他的名字。
不废清渠万古流
言如泗(1716—1806年)字素园),江苏昭文县人。乾隆十四年(1749年),铨选为垣曲知县。垣曲县治旧在古城,滨临黄河,时遭洪水侵袭,每逢汛期,城里居民莫不慌恐。言如泗到任后,详细考察了县城一带的地形地貌,召集民夫修筑了一条坚固的石堤,挡住了洪水,解除了城内居民的后顾之忧。
垣曲多山,水源也很丰富,但由于渠道壅塞,许多农田不能灌溉,村民只能望水兴叹。言如泗组织力量,将亳清河旧有的几条渠道全部疏通,“分以溉田”,使大片旱地变成了水浇田。百姓为颂其德,把新开通的水渠称为“言公渠”。
到闻喜任知县后,言如泗仍不遗余力大搞水利建设。运城的母亲河涑水源自闻喜,但那里因“涑水湍急,旧渠多圯”,沿河百姓不仅未受其益,反遭其害。言如泗凭借在垣曲开渠治水的丰富经验,组织当地百姓开凿新渠,“食其利者五村”。
解州自古就是河东名镇,其城南有水,名为白沙河。河之南岸是波光潋滟的硝池滩,盛产硝、盐,是当地的“聚宝盆”。白沙河“地如建瓴”,形同“悬河”,两岸均处危害之中。如河决南口,将损害硝池;北决则有毁城之虞。
言如泗任知州后,首先解决白沙河水患。他力请上官将往年在解州征收的部分盐税,用来修筑白沙河两岸石堰。动用盐税可不是一件小事,谁也不敢轻易表态。然而在他的执意请求下,这事还真的办成了,他用这笔钱修筑了两条五里长的石堰,从根本上消除了白沙河的隐患。
又见文明耀河东
除了兴修水利,言如泗对运城人民的另一大贡献,是兴学育人,撰志修史,让运城文明薪火相传。
在垣曲,他主持对县学(文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并亲自撰写了《重修垣曲县学记》、《弦歌书院记》,对振兴垣曲教育事业,起到了春风化雨的巨大作用。
在闻喜,他先是对破败不堪的县衙进行了重修,并写下了《修闻喜县治记》。又于乾隆十九年倡议士绅捐修了全秸桥、城隍庙;次年劝谕乡绅赵万里等捐修城墙、城门;乾隆二十一年,改建了东镇关帝庙;二十二年重修了文庙东南筑于城上的聚魁楼等。
在解州,他重修了州署公衙,除在大院里修建厅堂、廊庑,亭轩共七进外,还在大门前新建了“文明门”,使冷峻肃穆的官衙,多了一缕温馨的人文气息。乾隆二十七、八两年,言如泗主持重修解州学宫(即文庙),共修成大成殿五楹、两厢各五楹、戟门三楹等,又在庙西建明伦堂,起学舍六楹,并新立了尊经阁,把文庙建成了一座规模宏大,设施完备的学宫。
在安邑,他同安邑知县一起,捐俸倡修了舜帝庙。
在平陆,他倡督修葺了东门外旧县书院。
在芮城,他谕示创立西河书院,并利用邵公祠旧址建成了书院,计有大门、致道堂等多处建筑。
撰志修史,也是言如泗主抓的一项文化工程,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亲历亲为,乐此不疲。解州之前并无全志。他任知州后,将所属安邑、夏县、平陆、芮城的志书搜集到一块,综合编纂了《解州全志》。其编纂顺序为先州后县,另加运城专镇,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可分可合,各适其用,堪称文化兴州,功德无量。
据史料载,在言如泗任知州期间,除夏县外,其它各县、镇的志书,都是在他的敦促监督下完成,他还分别为其题写了序言。
心仪英雄酹关公
在中国泱泱五千年文明史上,至尊至圣的英雄人物,莫过于文圣孔夫子与武圣关夫子。言如泗有幸在解州当知州,零距离感受了关公仁义智勇精神,目睹了解州关帝庙恢弘雄阔的壮丽景象,总觉着自己在这里为官一任,应该为弘扬关公精神多做些贡献。
乾隆二十七年,言如泗主持对解州关帝庙进行多处增修和改建,并手书了“绝伦逸群”四个卓尔不凡的大字,悬挂于御书楼北的正门之止,成为全庙匾书之最。同年,他又在庙南的结义园增建了三义阁、薰风亭等,使该园更加瑰丽,引人入胜。常平家庙供奉关公的先祖,但当年形制不很完备。言如泗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在庙内大兴土木,增建了祖堂五楹、大门三楹。为了方便游人瞻仰,还特别修建了一座官厅,供人们游览之余休憩。
沧海桑田,逝者如斯。
如今“关公文化”已经成了运城的一张文化名片,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一定影响。今天,当我们欣欣然陶醉在关圣故里之时,是否还应该记住言如泗这个人?!虽然他早已远去,但他的名字却永远镌刻在“绝伦逸群”的传世名匾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