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敏,1956年生于山西芮城,现为山西御锦艺术品有限公司董事长。1975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曾多次参加国家级文物考古发掘工作,先后对山西省境内的夏县东下冯《夏文化》遗址、襄汾县陶寺《龙山文化》遗址及墓葬、平朔露天煤矿汉代墓群、榆次市猫儿岭战国墓群等20余处文化遗址及墓群,进行了长达8年的发掘,1982年起调入运城地区博物馆,继续从事文物工作,90年代初进入收藏领域。2009年4月,在运城创办当地首家艺术品公司——山西御锦艺术品有限公司,11月初,被北京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文物鉴定委员会聘为委员,并担任常务理事,承担山西省及周边地区的文物鉴定工作,是目前山西省唯一有资质出具鉴定证书的国家级文物鉴定专家。他常年为藏友鉴定,已养成周六周日免费为藏友鉴定的习惯。该公司坐落于运城市黄河古玩市场二楼26B。
玉因清新雅致的外观和接福纳祥的寓意历来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中国的玉文化历程长达8000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素有“乱世黄金盛世玉”之称的玉器,近年来更是成为人们热衷的主要收藏品之一。玉器收藏热火朝天,带动其价格连番暴涨,有些玉器进入21世纪以来涨幅甚至高达百余千余倍。那么,玉器收藏为何不断升温?如何进行玉器收藏?对此,记者采访了山西御锦艺术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敏先生。
王志敏告诉记者,“玉器收藏尤为火热,而如今人们最喜欢的是挂件。但是人们在收藏玉器时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人们热衷于收藏和田玉,但市场上70%的和田玉都不是和田料,真正发现一块和田料太难了。”随后记者了解到王先生对于和田玉收藏的独到看法。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按出产地来给玉石命名的传统,和田玉,顾名思义产自于新疆和田地区的玉。古时和田地区也被称为于阗或于阗国,因此和田玉在以前也被称为于阗玉,只是现在这个叫法比较少用。大家都争着买和田玉,人们购买和田玉无非是出于两种原因:投资和个人收藏。在经济发展变幻莫测的今天,和田玉不仅能给人带来收藏把玩的乐趣,从投资角度看,和田玉同股票黄金一样,还具有升值空间。只要挑选得当,不论是玩赏收藏,还是用来投资,都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玩古玩不能贪图小便宜,更不能以为自己的玉器知识很强把卖东西的给蒙了,和田玉的产量很少,原料面临枯竭。天然的和田玉价格自然就比较高,所以在购买的时候不能贪图小便宜。中国有一句老话:一分价钱一分货。很简单的道理。
王先生告诉记者:“如果有商家拿着标有‘和田玉’的权威机构鉴定证书跟你说这是一块和田玉,你没有理由不信,但是其产地是否真的是出自新疆和田地区就不得而知了,在众多商家眼中,‘和田玉’只不过是一块金字招牌而已”。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其实也没有必要特别在意其产地,上等的青海料和俄料同样具有非常好的外观品质。由于和田当地资源的相对枯竭,“和田玉”这三个字对于我们来说更多地代表了一种文化和一种历史,其地域性的因素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
王先生高兴之余,让记者看了看他收藏的宝贝,“这是清朝的东西,这些是几千年前的东西了,还有这些是我刚买的”。看完宝贝,王先生说玩玉的人千千万,无外乎以下几种,他们是一类人的共性,从玩玉看品性,再适合不过。相信以下几类人还只是少数,多数玩家们还是喜爱玉本身的魅力的,为求快乐和怡情养性。既然玩玉、赏玉,我们更应该像玉的品格一样,把中国玉文化发扬光大。
有一类人爱嫉妒、爱占别人便宜,看见别人有好的玉,便眼红,千方百计地想占为己有,无所不用其极。先是把人家的玉雕说的一钱不值,有瑕疵,或以不喜爱为由作为交换,连哄带骗,毫无厚道,不愿与人分享和共享,只求占为己有,又极力压价,占尽便宜。
有一类人表里不一,当面赞赏不已,背后便极尽贬低之能事,不留余地,心胸狭窄,口是心非,和上一种人一样,心存妒念,器量亦有限。
还有一类人并非真爱玉,只是爱其价值,每逢遇到一些玉雕,不谈好坏优劣,先问其价钱,他们只看重价值方面,锱铢必较,还追问来源,以求捷足先登。
更有一类人十分固执、盲目和迂腐,不听他人之言,只相信自己,但难得的是这类人故旧不遗,多情而有义。
玉采自天然,融合了天地之灵气,古人认为玉是沟通人与神灵的法物。玉,晶莹其质,典雅其色。人类文明中唯有中国人赋予它至高无上的灵性,自古便是高贵和纯洁的象征,被人格化而超于自然,深深地融入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礼俗之中。石之美者即为玉,心有所仪即是美。玉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玉本来就是石头,玉只存在各自的心中。有幸觅得一方久已心仪的美玉,那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