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树岭上,万物霜天竞自由,柏树泱泱蔚然成观,即便是在萧瑟的初冬时节,也自成一派风景。您可以想象一下,在落叶漫天飞、枯枝划天际的初冬,柏树岭以绝世独立的姿态挺立在运城的南部,低调而富有魅力。柏树岭下,盐池赫然在目,古朴而绵长,如同一个老者,正语调低沉地讲述那段悠悠的晒盐史。
垦畦浇晒法的出现
河东盐池由于资源蕴藏丰富和位于黄河中游的地理优势,从古至今,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河东盐池的开发历史很悠久,其早期的生产方式是:天日曝晒,自然结晶,集中捞采。这在当时生产水平、科技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河东盐早期的这种生产方式,沿袭了相当长的时间,在此期间,人们不断地进行探索,经过长期的实践、努力,到唐代发明了治畦浇晒之法。所谓治畦浇晒法,就是人工垦地为畦,将卤水灌入畦内,利用日光、风力蒸发晒制成盐;改变了自然结晶成盐的原始方法。
垦畦浇晒法在河东盐池的出现,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当时的一些文人有过许多生动的描绘。唐人张守节叙述得相当详细具体:“河东盐池是畦盐,作畦若种韭一畦,天雨下池中,咸淡得均,即畎池中水上畔中,深一尺许,日暴之,五、六日则成盐,若白矾石,大小若双陆,及暮则呼为畦盐。”按照张守节的记述,唐代完成的是垦畦浇晒法,和早前的“天日曝晒,自然结晶,集中捞采”的生产方法比较,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表现为:改变了过去完全靠自然之力结晶成盐的情况;在晒盐过程中,开始懂得在卤水中搭配淡水,即使“咸淡得均”的措施,从而提高了河东盐的质量;加快了成盐速度,只要五、六天就可以晒制一次盐。
垦畦浇晒法的出现,是河东盐池生产技术的重大进步,标志着河东盐池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技术发展时期。
河东盐池在实现垦畦浇晒之后,生产水平有很大提高。李唐王朝对河东盐池的管理经营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唐代在开国之初,仍沿袭隋代的开放政策,实行盐池免税。到公元714年(唐玄宗开元元年)才又实行征税制度,盐由民制、民运、民销,政府只是派员征收盐税,在这个时期,河中尹姜师度在河东盐池进行过“军垦”,动用兵卒,垦畦晒盐,取得很大成绩。此后,唐王朝便将盐畦租于商民晒制。到公元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盐铁铸钱史第五琦变革盐法,实行食盐专卖制度,采取民制、官收、商运、商销政策;刘晏又创设“常平盐”,对于平衡市场,防止盐商囤积居奇,稳定盐价起了一定的作用。
由于唐代实现了垦畦浇晒法,又采取了种种盐法改革及鼓励盐业生产的政策,河东盐池的生产便得以发展。每年可得盐万斛,供应京师,其实际的生产量应比此数为高。唐代随着食盐生产的发展,盐利收入也便骤增:“晏之始至也,盐利岁才四十万缗。至唐大历初,六百余万缗,天下之赋,盐居其半,宫围服御、军饷、百官俸禄皆仰给焉。”而河东“两池盐利,岁收百五十余万缗。”占唐代全年盐利的四分之一。河东盐池盐利在全国盐利,以及全国的财政收入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垦畦浇晒法的巩固和发展
宋自削平诸国,天下盐利皆归县官,河东盐池归州郡管理,这只是宋代初期的措施。不久之后,便在河东设置解盐司管理河东盐池。
在唐代出现的垦畦浇晒法,到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其作法是垦地为畦,引池水灌入,谓之种盐,水耗则盐成。官府又征籍民户为畦夫,免其租赋,因此,盐的总产量大大超过了唐朝。
宋代所说的“种盐”,实际上就是晒盐,是由“垦地为畦”引申而称之为“种盐”,并没有一般所说的“种植”之意。宋代每年垦畦晒盐的时间,有了一个规范:二月垦畦,四月到八月晒盐;基本上与后世垦畦晒盐的时间相符合。宋代在河东盐池的产盐是由畦户来完成的。畦户是由被政府征集来服劳役的贫苦农户,他们仅有垦畦晒盐的义务,而没有占有生产出盐的权利;政府征集的畦户有380户,每户出畦夫2人,共760人,是承担晒盐任务的专业役户,他们免服其他徭役;政府给畦户以钱、米作为报酬。每个畦户年给钱4万,畦夫日给米2升。这个报酬是相当低的,仅能维持畦户和畦夫的生计而已。
宋代的专业畦户是服劳役性质的。离乡背井,人身受压迫,经济受盘剥,对这种苦差使,畦夫自然叫苦不迭,想法脱籍,为此,宋王朝采取了一些措施,即每三年一轮换,后来又减少畦户一半,另外雇工顶代。雇工是宋朝实行畦户、畦夫政策的一种变通,是后代河东盐池实行雇工制度的开端。
宋代实行专业畦户制度,对发展河东池盐生产是有利的。因为一方面政府给每个畦户、畦夫规定有每年必须完成的生产限额,畦户、畦夫就要想方设法努力去完成。另一方面,畦户、畦夫是专业的,必须连续多年或至少3年服役,在垦畦浇晒中便能够积累一些生产经验;同时,为了保证完成每年生产限额,又需要不断探索、完善垦畦浇晒法,从而有利于河东盐池生产技术的进步。
宋代由于垦畦浇晒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实行畦户、畦夫政策,不仅河东盐池盐的产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而且盐的质量也优于海盐,在宋代所有盐产地中处于领先地位,呈现出一派兴旺的景象。
历代盐业生产者的智慧结晶
宋代灭亡,到元朝末年,前后历时137年。由于元王朝在河东盐池废弃了垦畦浇晒法,恢复了天日曝晒,自然结晶,集工捞采的生产方式,这是一种倒退政策,因此,河东盐池生产受到破坏,盐产量有较大幅度减少。
明朝建国以后,在河东盐池逐渐改变了元代倒退的生产方式,恢复了唐、宋时期的垦畦浇晒法,使河东盐池的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发展,经济的丰裕,使明代建筑了环绕盐池一周的宏伟工程——禁墙,并在运城创立了众多书院,发展了文化教育事业,为后世运城的教育文化事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清王朝取代明王朝政权之后,在河东盐池继续实行垦畦浇晒法,并于1649年在政策上实行重大调整,实行“畦归商种”,即由清政府将河东盐池盐畦租让给盐商晒盐,并向盐商征收盐课税。畦归商种使河东盐池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河东盐池的生产技术、资本投放、工场组织等都有了新发展,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河东盐池在垦畦浇晒法经过不断发展与完善,最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生产特点,即在硝板上晒盐,在晒盐过程中给卤水中搭配淡水,在晒盐过程中借助于南风。运城盐池长期形成的这三个生产特点是独特的,是国内外其他产盐区所没有的,它是历代盐业生产者智慧、实践的结晶,成功的经典。
本文摘自《运城盐池研究(续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