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您正在阅读:2015年01月01日 - 第20141124期 - 10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中国原始社会曾有一个被称为玉图腾的阶段,中华民族的先民曾经用带有某种含义的玉雕制品作为民族的标志。今天我们就聊聊原始社会的玉。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玉是当时人类用得最多、最广泛的物质,被推为天地之精,既美观又实用。因此,上古之时,先民将玉雕琢成鸟兽等各种图案,作为图腾崇拜,而且围绕图腾标志,还产生了一些原始的公共活动,如包括原始音乐、原始歌舞等,反映了玉图腾意识的形成。
历史文献也的确有许多这方面的记载。例如《拾遗记》卷一《少昊》记载,少昊的母亲皇娥在少女的时候,白天乘木筏在苍茫的大海上漫游,有一天她到了西海之滨的穷桑之地,那里出产一种叫孤桑的大树,高达千寻,吃了此树果实会长生不老。在那里,她遇到了神童“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她与这位童子同乘木筏,嬉戏于海上,他们用桂树的树干作旗杆,将董茅草结于杆上作旗帜,用玉石雕刻成鸠鸟的形态,装饰在旗杆顶上,即“刻玉为鸠,置于表端”。后来皇娥生下了少昊,称号叫“穷桑氏”,也叫“凤鸟氏”。而且属少昊的各族有元鸟氏、青鸟氏、丹鸟氏,祝鸠氏、鸣鸠氏、鹘鸠氏,这是以玉鸟为图腾的最好体现。玉作为沟通天人的介质,也体现了玉在先民们心中的重要位置。我们不能清楚地看到远古人类的具体生活场景,但是这一幕幕片段留在了流传下来的玉器上,透过这些玉器,我们可以一窥先民们当时的思想意识。
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什么以玉为图腾?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注重道德,古人认为“君子必佩玉”。“玉”就代表德,故以玉为图腾。《诗经》上就说:经常谈论君子,温和的像玉一样。所以,君子贵重玉。”简言之,就是把“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道、德”等德,寓意于玉的色泽、质地、形状上。玉代表君子,君子要有玉的美德,君子要“温润如玉、坚韧如玉、洁身如玉”。
适逢盛世的今天,玉走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喜爱玉超过金银。但是,有些人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只知玉质,不知玉德。尊玉多是为了祈福或财气,爱玉多是为了妆饰或理疗,玩玉多是为了炫耀或赚钱。有少数人不懂玉性,不学玉德,为了个人的欲望,还有极少礼义廉耻,为人追逐物欲横流,铜臭熏天的环境,随波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的陋习。孟子说:“德者得也。”无德,怎么能得。历史告诉我们,古今中外,“道德缺失的民族绝不会崛起复兴;道德缺失的国家绝不会富强昌盛;道德缺失的社会绝不会和谐温馨;道德缺失的企业绝不会兴旺发达;道德缺失的家庭绝不会幸福美满;道德缺失的个人绝不会成功富有”。
古人当时是怎样玩玉?道德是人们的生活及其行为准则和规范,一个崇尚道德、尊重道德的社会,一定是进步的社会、文明的社会、和谐的社会,而和谐社会一定是众多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君子的社会。《诗经》云:“有非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中国人众品传承的君子形象,是温润如玉、坚硬如玉,高尚的情操和雍容的气度。孟子还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君子应培养正大、刚直的精神。《周易》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说,天高行健,君子应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地厚载物,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作为新时代的人爱玉、玩玉首先要懂得玉性,学习玉德,修身养性,培养道德品质,砥砺素质,磨练人格。做君子,勿做小人,要多向古人学习,以玉性、玉德为榜样,树立“ 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的高尚品德,力争做一个温润莹泽、缜密坚韧的正人君子。
虽然经过几千年的演变,玉在政治、礼仪、道德方面的意义已没有那么重要。但其影响仍然处处可见。汉字中与玉有关的字就有近500个,而用玉字组词的就更多。比如玉女、玉容、亭亭玉立、玉树临风、金玉满堂、金枝玉叶、玉皇大帝、玉虚仙境、玉宇、玉兔、玉玺、金科玉律、玉成、玉洁冰清、金口玉言、抛砖引玉……总之,凡是美好的、高尚的、珍贵的事物无不与玉相关联。玉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