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窨院,这个古老的民俗建筑拥有其独特的地域魅力,深深印刻着当地人们生存方式的烙印,悄然绽放于平陆大地上,惟柏树岭下张店村的地窨院保存得最多且最为完整,它们在一年一年的春夏秋冬的季节交替中,有的低调沉默,逐渐衰败;有的干脆填平,重新建筑,写到这儿,众位读者不必感到惊慌,总有些人在默默守护着这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并为其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10月8日,我们同著名摄影家解海龙、陆其杰、唐师曾一行人前往张店村,用镜头捕捉逝去的文明。
地窨院由来
地窨院是古代人们穴居生存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一般从上而下挖约十多米深天井似的深坑,形成露天场院,然后在坑壁上掏成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平陆地窨院极为普遍,特色明显,以至成为山西省汉族民居中独具黄土高原风格的一种类型被延用到今。
在平陆县中,张店的地窨院最为集中,据张店人说,地窨院是最早的穴居,究竟最早产生于何时,已无法考证,反正是很早很早的时候,也许是在三皇五帝时期吧。那时候,张店镇是平陆县比较穷的地方,民众的生活穷苦,这里海拔高,风沙又大,加之当地的木料、石头等建筑材料缺乏,在适合挖掘地窨院的黄土地上建造地窨院居住,形成了当地传统居住习俗,人们白天在地面劳动,晚上到地下休息,称其为“地窨院”,是躲避自然灾害暴虐的最佳屏障,并一直延续至今。因其为“地下四合院”,故由地窨院组成的村落,人在百米之外往往不易发现,只有当你临近院子边缘时,才能看清其真面貌。据统计,平陆县在上世纪60年代前,有地窨院17000余座,如今,保留下来的有人居住的不足600座。如今已经没有人再建造地窨院了,张店村最晚的地窨院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建造的。
“地下四合院”
我们到达张店的时候,已经下午四点了,天气实在是说不上好,阴沉沉的,太阳在天边如同一个焉了的柿子,失去了往日夺目的光芒,看上去有些落寞,想必此时城市中会有些许雾霾,但张店的天是清亮的,树的轮廓,房屋的轮廓,路的轮廓都分外清晰。
由于是奔着地窨院去的,大家心情都比较急迫,一路走来,放眼望去,并没有看见地窨院的身影,再往前走,则别有洞天。从平地上往下看,十多米高,四面是封闭的,路在哪里?我们抑制不住内心的惊喜,摸索着通往地窨院的路,石砖路上布满青苔,墙壁上圆圈状的坑带有艺术感,路边布满了刚长出来的嫩绿的小草,路的中央时不时有几片落叶,新生与衰败在交替。
沿着石砖路左拐,就看见一个院门,红白瓷砖相映,我们还在想这到底是不是通往地窨院的路?古老的地窨院怎么会有如此具有现代气息的院门?地窨院也随着时代的潮流不断变迁。推开门,眼前豁然开朗,中间的一条青石路延伸向洞门,洞门上贴着白色的对联,估计这家刚有老人去世,洞门路的两侧开着鲜亮的大红花,在绿叶的衬托下生机勃勃,白色和红色强烈的色彩冲击,直逼人眼球,可以想象逝去的老人在地窨院里,在窑洞里,完成了她整个生命历程。
穿过四五米的洞门,就进入到院子里。洞门里黑漆漆的,说话都有回声,原来这是专门另外从院子的一角打一隧道直通崖顶,作为出路的。映入眼前的是院子正中央茂盛的绿色植物,叶子与叶子之间紧紧相互依偎,仿佛要倾尽所有的力量生长。坑院各面依方向,有主次之分,每面有二孔窑洞,窑洞门前的墙壁上悬挂着黄灿灿的玉米,象征着丰收,鲜亮的黄色为整个偏暗色调的院子增添了生气。在相互对应的土墙壁上钉两个钉子,缠上一根铁丝,就可以晾衣服。院内打了两个地窑,作为渗井排水,不过都用圆磨石挡着。在另一角落有一个另挖的土窑作厕所之用。在地坑边缘,筑着矮墙,是用来标识、防护的,要不然一个不留神掉下来,有生命危险。窑顶是平坦的场地,它秋时作打场,粮食打好后,从事先留好的仓洞里溜下去,直接倒进贮粮的屋子,然后再堵上洞口。院子的主人家热情地招待我们进屋,并告诉我们,地窨院中冬暖夏凉,四季温差小,温度一般保持在 10°C至20°C之间,也不太受外面汽车、摩托车噪音的干扰,人的情绪波动也不大,但还是有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住,好多院子都荒废了。
摄影家眼中的地窨院
几位摄影专家来到院子内,眼中散发着光芒,用手摸摸土墙,温暖而踏实,脸上溢满了发自内心的笑容,拿着相机不停地在拍照,有时还会停下来讨论一下哪个角度拍下的照片更完美,甚至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身为摄影爱好者,尽管走过国内国外很多地方,美丽的山河风光,古老的皇宫建筑群,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风土人情,具有悠久历史的圣彼得大教堂,都被他们用镜头记录下来,他们仍惊叹于山西这样的民俗建筑,因为没有见过,所以充满惊喜。他们生活在繁华的都市,置身于喧嚣嘈杂的城市氛围中,当走入一方简朴的安静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中,那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感足以在以后的人生中无限回味,不外乎连著名的战地记者唐师曾都说:“舒服!”
唐师曾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新华社主任记者,装甲兵学院研究员,荣誉陆军上校,美国柯达联网职业摄影师,诸多头衔让人心生敬佩。他曾经穿梭于洪水、大火、地震、骚乱、瘟疫、战争等一线现场,他写的书都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这里有历史的变迁,有战争的创伤,有宗教的神秘,有种族间的仇视,有人类对生命、和平的渴望和呼唤,有人类对死亡、战争的恐惧和厌恶。如今,站在这地窨院里,他真切地体会到了这黄土地孕育出来的山西人民坚毅豪爽的性格,顽强的生命力,以及长期积累下来的智慧。
著名摄影家解海龙说过,衡量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并不是说它拍摄的技术多么高超,角度多么完美,风景多么漂亮,人物多么生动,而是要关注人性,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只有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别人。同样的,衡量一个地方,一处景观是否是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则要取决于它是否凝聚着人们的智慧,有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从这个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窨院足以当之无愧。
柏树岭下,万物生辉,地窨院作为散落的文化遗珠,理应擦去尘埃,使其绽放夺目的光彩。
柏树岭上地窨院 散落非遗待宣传
地窨院,这个古老的民俗建筑拥有其独特的地域魅力,深深印刻着当地人们生存方式的烙印,悄然绽放于平陆大地上,惟柏树岭下张店村的地窨院保存得最多且最为完整,它们在一年一年的春夏秋冬的季节交替中,有的低调沉默,逐渐衰败;有的干脆填平,重新建筑,写到这儿,众位读者不必感到惊慌,总有些人在默默守护着这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并为其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10月8日,我们同著名摄影家解海龙、陆其杰、唐师曾一行人前往张店村,用镜头捕捉逝去的文明。
地窨院由来
地窨院是古代人们穴居生存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一般从上而下挖约十多米深天井似的深坑,形成露天场院,然后在坑壁上掏成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平陆地窨院极为普遍,特色明显,以至成为山西省汉族民居中独具黄土高原风格的一种类型被延用到今。
在平陆县中,张店的地窨院最为集中,据张店人说,地窨院是最早的穴居,究竟最早产生于何时,已无法考证,反正是很早很早的时候,也许是在三皇五帝时期吧。那时候,张店镇是平陆县比较穷的地方,民众的生活穷苦,这里海拔高,风沙又大,加之当地的木料、石头等建筑材料缺乏,在适合挖掘地窨院的黄土地上建造地窨院居住,形成了当地传统居住习俗,人们白天在地面劳动,晚上到地下休息,称其为“地窨院”,是躲避自然灾害暴虐的最佳屏障,并一直延续至今。因其为“地下四合院”,故由地窨院组成的村落,人在百米之外往往不易发现,只有当你临近院子边缘时,才能看清其真面貌。据统计,平陆县在上世纪60年代前,有地窨院17000余座,如今,保留下来的有人居住的不足600座。如今已经没有人再建造地窨院了,张店村最晚的地窨院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建造的。
“地下四合院”
我们到达张店的时候,已经下午四点了,天气实在是说不上好,阴沉沉的,太阳在天边如同一个焉了的柿子,失去了往日夺目的光芒,看上去有些落寞,想必此时城市中会有些许雾霾,但张店的天是清亮的,树的轮廓,房屋的轮廓,路的轮廓都分外清晰。
由于是奔着地窨院去的,大家心情都比较急迫,一路走来,放眼望去,并没有看见地窨院的身影,再往前走,则别有洞天。从平地上往下看,十多米高,四面是封闭的,路在哪里?我们抑制不住内心的惊喜,摸索着通往地窨院的路,石砖路上布满青苔,墙壁上圆圈状的坑带有艺术感,路边布满了刚长出来的嫩绿的小草,路的中央时不时有几片落叶,新生与衰败在交替。
沿着石砖路左拐,就看见一个院门,红白瓷砖相映,我们还在想这到底是不是通往地窨院的路?古老的地窨院怎么会有如此具有现代气息的院门?地窨院也随着时代的潮流不断变迁。推开门,眼前豁然开朗,中间的一条青石路延伸向洞门,洞门上贴着白色的对联,估计这家刚有老人去世,洞门路的两侧开着鲜亮的大红花,在绿叶的衬托下生机勃勃,白色和红色强烈的色彩冲击,直逼人眼球,可以想象逝去的老人在地窨院里,在窑洞里,完成了她整个生命历程。
穿过四五米的洞门,就进入到院子里。洞门里黑漆漆的,说话都有回声,原来这是专门另外从院子的一角打一隧道直通崖顶,作为出路的。映入眼前的是院子正中央茂盛的绿色植物,叶子与叶子之间紧紧相互依偎,仿佛要倾尽所有的力量生长。坑院各面依方向,有主次之分,每面有二孔窑洞,窑洞门前的墙壁上悬挂着黄灿灿的玉米,象征着丰收,鲜亮的黄色为整个偏暗色调的院子增添了生气。在相互对应的土墙壁上钉两个钉子,缠上一根铁丝,就可以晾衣服。院内打了两个地窑,作为渗井排水,不过都用圆磨石挡着。在另一角落有一个另挖的土窑作厕所之用。在地坑边缘,筑着矮墙,是用来标识、防护的,要不然一个不留神掉下来,有生命危险。窑顶是平坦的场地,它秋时作打场,粮食打好后,从事先留好的仓洞里溜下去,直接倒进贮粮的屋子,然后再堵上洞口。院子的主人家热情地招待我们进屋,并告诉我们,地窨院中冬暖夏凉,四季温差小,温度一般保持在 10°C至20°C之间,也不太受外面汽车、摩托车噪音的干扰,人的情绪波动也不大,但还是有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住,好多院子都荒废了。
摄影家眼中的地窨院
几位摄影专家来到院子内,眼中散发着光芒,用手摸摸土墙,温暖而踏实,脸上溢满了发自内心的笑容,拿着相机不停地在拍照,有时还会停下来讨论一下哪个角度拍下的照片更完美,甚至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身为摄影爱好者,尽管走过国内国外很多地方,美丽的山河风光,古老的皇宫建筑群,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风土人情,具有悠久历史的圣彼得大教堂,都被他们用镜头记录下来,他们仍惊叹于山西这样的民俗建筑,因为没有见过,所以充满惊喜。他们生活在繁华的都市,置身于喧嚣嘈杂的城市氛围中,当走入一方简朴的安静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中,那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感足以在以后的人生中无限回味,不外乎连著名的战地记者唐师曾都说:“舒服!”
唐师曾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新华社主任记者,装甲兵学院研究员,荣誉陆军上校,美国柯达联网职业摄影师,诸多头衔让人心生敬佩。他曾经穿梭于洪水、大火、地震、骚乱、瘟疫、战争等一线现场,他写的书都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这里有历史的变迁,有战争的创伤,有宗教的神秘,有种族间的仇视,有人类对生命、和平的渴望和呼唤,有人类对死亡、战争的恐惧和厌恶。如今,站在这地窨院里,他真切地体会到了这黄土地孕育出来的山西人民坚毅豪爽的性格,顽强的生命力,以及长期积累下来的智慧。
著名摄影家解海龙说过,衡量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并不是说它拍摄的技术多么高超,角度多么完美,风景多么漂亮,人物多么生动,而是要关注人性,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只有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别人。同样的,衡量一个地方,一处景观是否是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则要取决于它是否凝聚着人们的智慧,有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从这个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窨院足以当之无愧。
柏树岭下,万物生辉,地窨院作为散落的文化遗珠,理应擦去尘埃,使其绽放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