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姚村,映入眼帘的是路边的一个古朴官式风格的村门,高大俊伟,气魄不凡,上面用行楷字体写着“姚村”两个字,端庄大气中透着潇洒。步入村里,呈现眼前的是一条已经竣工的混凝土大道,直通刚刚改建的小学,路两边家家户户都是崭新的楼房。我们驱车环绕村一周,有几位老人在休闲广场上健身,他们告诉我们,“这几年村里变化真大呀,书记和村长给村民办了很多实事好事,修路、建广场、改造学校的危房、……我们这一下雨就会被水淹,书记和村长帮咱解决了这个老大难,现在不怕了……”
新农村建设提出至今,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基层干部领导更是不断的摸索,或是学习先进村的发展道路,或是另辟蹊径走自己的路,经过数年的努力,取得了非凡的成绩。火车跑得快还得车头带,姚村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离不开一个团结有力的领导班子,而他们正是在书记郑宝林和村长张国粱的带领下,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
细数这几年的发展历程,这个领导班子每个人都有自己说不尽的心酸和苦辣。2007年以前,在姚村小学校门之前的那一片空地是一个人见人厌的垃圾堆,夏天蚊子苍蝇“漫天飞舞”,阵阵恶臭袭击了来来往往的路人,让人不堪忍受,但是迫于交通要道又不得不走,对这些垃圾的处理大家都很头疼。
2007年,书记郑宝林和村长张国亮几次开会商议,决定要进行彻底改造,但是改造成什么?怎么改造?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他们多方咨询,甚至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别处的先进经验,要把这块地充分的利用起来,不但要给村民的居住提供一个好的环境,村里老人多,这个地方最好也能给这些老人提供一个健身活动的场所,还要干的漂亮,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那么什么样的内容能满足这些要求呢?他们考虑再三,决定建一个休闲广场,特地找来一些富有经验的建筑工和专业的设计师出谋划策,精心设计。但是资金是最现实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他们粗算这个工程的费用,大约需要四五十万,支村委难以承受这么多,怎么办?县委对这个项目很支持,但是涉及到资金也是愁眉紧缩,找银行贷款、动员村民捐款、甚至找邻村去借、……这些办法张国粱都想过了,也在积极争取,甚至自己拿出了几万,可是最终也只筹到二三十万。还有一半的费用怎么办?眼看时间慢慢过去,他果断出击,“先动工再说,时间不等人,不能因为这个问题延误工程进度。”他的魄力和为村民办好事的诚意打动了支村委的所有成员,大家一起想办法积极四处筹款。
“几个月后,最终于当年12月份休闲广场顺利修建并成功剪彩,还受到省领导的青睐,交通厅杨副厅长特地率领运城市领导以及闻喜县政法委书记张武学、县委书记张王友等相关领导前来观摩。这个休闲广场由广场、绿化带和大舞台三部分组成,在闻喜尚属第一家,观摩领导不仅对村容村貌的巨大变化表示认可,更是对村委的领导班子能够如此团结、共商大义、齐心解决困难发出由衷的赞赏。”
道路硬化工程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尤其对姚村这样一个2800多人口的村子来讲,更是一个艰巨的工程,竣工后25公里的硬化道路带给人们的利益自不必说,但是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和支持。“安土重迁”是我们悠久的传统思想,在农村这种信念更加强烈,村里统一硬化道路,难免会遇到与个别住宅在路面高低、路线等方面冲突的时候,所以一线的村委成员也经常遭遇村民过激的言语,提到这个工程的过程,王学斌第一句话就是“当时快被村民骂死了”,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放弃或者打退堂鼓,也没有用以权压人的办法来平息事件,而是很耐心很谨慎的处理了一起又一起风波。
这些经历让所有的村委成员终生难忘,因为太难了!难忘那次因为渡槽路的问题,村委白天挖开,旁边的村民因不满在自家屋后走渡槽路,连夜自雇铲车回填,就这样白天挖晚上填,反复多次,村委耐心的反复劝导,并承诺管道下垫层,全部是水泥槽,最终该村民被打动了……那次因为观察井留口的问题,他们遭到一个村民的极力反对,但是从大局上考虑,常规的检查、清淤、维修这个位置最为合适,怎么办?他们又是苦口婆心的劝说和一次次不厌其烦的上门解释,终于说通了……那次部分村民因硬化道路与那里的住宅在高低上有差距便集体阻挠,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展,一线的村委干部主动挑起重任,力图妥善解决,会计张建民说“我们组织这些村民选出几个村民代表谈判,具体问题咱们具体解决……”最终达成一致,据村委委员王学斌和会计张建民回忆,这次风波是最厉害的一次,但是最终都处理的很好。
姚村地处洼地,因此每遇大雨必遭水患,除了天降大雨,高铁、二级路上的雨水都会顺着地势涌向村里,好几次,凌晨四点突然下起了大雨,危险迫在眉睫,村委成员全部紧急上阵,在一线上一边指挥抢险救危,一边动手搬运物资,好几次,有的同志差点因此牺牲在阵地上……大家互相鼓励,互相救扶,一起度过了一次又一次险情,也因此结下了战友般的情谊。“学校的房子都快成了危房了,再不改建娃娃们的生命都会受到威胁”这是村长张国粱谈及教育教学时说的第一件事,为此,他排除万难组织村委共筹资一百多万不仅改建了学校危房,修建500多平米的教师宿舍楼,也给每个教室安装了空调,为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创造了舒适的学习环境。
就是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发现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姚村支村委的成员凝聚在书记郑宝林和村长张国粱的周围,团结一致用汗水和宽容努力建设新的姚村。“基础工程基本完工,下一步支村委正在计划组织人员外出考察,想办法引进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村民的收入……”村委会计张建民如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