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您正在阅读:2013年11月11日 - 第20131111期 - 01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本报讯 10月22日,运城市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市长、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组组长王清宪出席会议时指出,要切实增强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燃煤污染、行业污染、扬尘污染、机动车污染四项整治重点,扎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运城市委常委、副市长常建忠主持会议。
会议下发了《运城市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运城市大气污染防治2013年行动计划》。这是10月17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大气污染防治电视电话会议后,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度负责,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向大气污染发出的宣战书。
《方案》明确了全市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目标:到2017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重污染天气大幅减少,优良天数逐年增加,细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20%左右,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的时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方案》中,运城市确定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包括10项。一是实施综合治理,强化污染物减排。分年度淘汰燃煤小锅炉,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大幅度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强化城市施工工地扬尘环境监管,加强道路扬尘污染和餐饮业排污治理。二是统筹城市交通管理,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从严控制二手车转入运城,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辆,在中心城区限行区域内实行“黄标车限行”,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和清洁燃料汽车,加强机动车环保管理,提升燃油品质。三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严格产业和环境准入,不再新建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炼焦、铁合金等新增产能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前一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压缩过剩产能,坚决停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大力推进位于城市主城区的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推动能源利用清洁化。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全面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烧区范围,推动高效清洁化供热。五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科技研发和推广,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六是强化基础能力,健全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开展PM2.5成因分析。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编制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构建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七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市级财政建立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八是加强环境监管力度,严格依法监督管理。加大环境监测、信息、应急、监察等能力建设力度。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实行环境信息公开,每月公布各县(市、区)空气质量排名。九是分解目标任务,强化监督考核。市政府对各县(市、区)政府下达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对市直有关部门分解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每年对各县(市、区)及市直有关部门治理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实施严格责任追究。十是明确政府企业和社会责任,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明确政府统领责任,成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组,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强化企业施治,广泛动员社会参与。要倡导文明、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在全社会树立起“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共同改善空气质量。
《行动计划》结合省政府给运城市下达的目标责任状,确定了2013年工作目标:全市空气质量有所好转,重污染天气进一步减少,13个县(市、区)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浓度分别比2012年下降2%以上、4%左右。
《行动计划》对运城市2013年大气污染防止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行了规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必须完成17项重点任务。其中,环保部门负责淘汰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茶浴炉)52台;完成电力企业新建、改造脱硫设施95万千瓦、新建脱硝设施220万千瓦、改造除尘设施65万千瓦;划定和调整中心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烧区并向社会公布;实现中心城区细颗粒物监测全覆盖;编制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建设监测预警系统等6项。住建部门负责完成2-3个省级园林城市(县城)和1-2个国家级园林城市(县城)创建;中心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68%;完成138万平米具备改造价值的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特级、一级企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工程施工现场达到优良、二级达到合格;指导盐湖区、永济市、河津市创建2条以上省级保洁示范街道,其他各县创建1-2条保洁示范街道等5项任务。商务部门要完成38座加油站、2座储油库的治理任务和年底全面供应国四车用汽油等2项任务。交通部门要完成20辆油罐车油气治理任务。公安交警部门要完成淘汰黄标车辆及老旧机动车0.58万辆的任务。发改部门要完成新增风电装机20万千瓦。安监部门要指导相关企业提高煤炭洗选比例,原煤入洗率达到50%以上,限制销售灰份高于16%、硫份高于1%的民用散煤。二是必须启动15项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启动钢铁、水泥企业及燃煤锅炉除尘设施升级改造,启动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清理,启动大型煤堆、料堆封闭存储或建设防风抑尘措施,启动城区餐饮服务经营场所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工作,启动中心城区黄标车限行工作,启动中心城区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下达钢铁、水泥、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强制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名单等。
会上,王清宪向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颁发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状,市环保局局长曹醒侨对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具体工作做了说明,盐湖区、河津市、市住建局、交警支队的负责同志结合工作实际作表态发言。
王清宪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安排部署,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级政府坚决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他强调,要强化措施,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各项任务圆满完成。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推进各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明确责任分工,各县(市、区)、开发区管委会是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的责任主体,要完善政策,落实措施;环保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监督,统一协调监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严格督查落实,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考核,奖优罚劣,促进工作有序推进,共同建设天蓝、水清、地绿的美丽河东、大美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