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独立和完善,社会对实用性技术人才的需求急速增加,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只靠两只手找工作已经不行了,没有知识,没有专业技术能力,就找不到工作。就要被社会所淘汰,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术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职业教育也慢慢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一年来,平陆职中按照我县“54361”的教育发展思路,在县委、县政府及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目标,结合我校实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开创了我县职业教育的新局面。
一、明确发展方向,加强队伍建设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李西安同志是2012年5月份任命为职中校长。上任后,李校长就带领职中一班人,兢兢业业做工作,实实在谋发展。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李校长结合我校实际,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即采用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是抓好常规教学,为更多的学生创造进入高等院校的机会,对就业专业的学生进行强化实训,成为中、高级蓝领人才;二是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成为技能型人才。
大海航行靠舵手。职中的发展方向已绘就,如何将理想付诸于实践,关键在于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李校长深知加强领导团队的重要性,为此,他强化学校领导班子、班主任、教师三支队伍建设,努力培养思想精良、业务精湛、作风精细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同时,完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实行科学领导,分工合作,各负其责,组成一个开拓进取,团结奋进,朝气蓬勃,乐于奉献领导班子。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良的教学保障
平陆职中由于资金短缺,长期以来装备落后,学习效果差。为此,学校向社会借资购买装备,装配新机房。提高了计算机专业、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上机实践操作效果,提高了教学水平。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愿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装备水平的提高,改变了学生学不到真本领,掌握不了系统技术的看法,也提高了学校在社会上的声望,为今年的招生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校计算机专业由过去每年招生100多人,到今年的250多人。
多年来学校硬件差又无资金修缮,办公楼、宿舍楼、教学楼房顶损坏,每逢雨天就漏水,外面大下,里面小下。尤其是宿舍楼内由于漏水,学生的床铺都被漏的雨水浸湿,学生没法休息,家长意见很大,这种情况给教师、学生带来不便。为改变这种现状,学校对办公楼、教学楼、公寓楼进行防渗处理和墙面粉刷,从而改善了教师办公、学生住宿条件。使师生都能有一个舒适的学习、工作环境,利于师生学习、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学校由于建校时投资不到位,学生食堂硬件很差,条件相当落后,灶房使用煤气,操作间与储物间混在一起,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改变生活条件,学校投资15余万元进行灶房标准化建设,改善了食堂环境,并为学校食堂配备了先进的电气化灶具,消除了安全隐患,也让师生均能吃上可口的热饭菜,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就餐环境。
由于学校无资金,长期以来,教学楼、实训楼没有暖气,冬季教室极度寒冷,师生经常无法正常教学,几年来,社会上反响很大。宿舍暖气由于年久损坏,送暖受堵现象经常出现,无法正常取暖,加之学校资金短缺,为解决这一难题,校长东奔西跑,借款进行暖气安装,改善学生教学环境。
同时,对教室内部进行整修,更换教室黑板、宣传画,给学生营造一个安静舒心的学习场所,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狠抓职业教学改革,培养职业人才
1、重视做人教育,提高职业能力
职业学校把入学门槛放最低,采取“宽进”的态度,客观地讲,学生的道德水平、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心理健康状况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我们以“学做人之道,修立业之本”为校训,从做人教育和立业教育两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成才先成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一是对学生进行吃苦守纪教育,培养学生严明的组织纪律观念,养成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听从指挥,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二是理想目标教育,通过举行“今天我18岁”成人仪式,开展“今天做合格学生,明天做合格公民”的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激发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爱心教育,提倡爱心首先回报父母,要求周日放假回家做一件有益的事,并写一篇日记。
鉴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不同,我们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是就业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职业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就业凭竞争,上岗靠技能”的就业意识。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注重学生技能的掌握,学校定期举行“技能比武”活动,并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另外选取各项技能能手,组成技能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技能竞赛,带动全体学生大练技能。
2、深入课堂,狠抓落实
认真学习洋思经验,开展“三清”活动,力争使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针对职高所学专业的不同,学校研究制定了不同专业课堂教学水平达标标准。学校建立了听、评课制度。实行每周一次公开课活动。领导带头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指导教学工作。没有任课的领导每周听课不少于3节,任课的领导及任课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课后要评课,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改进提高。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听课,做到人人上,人人听,人人评。评课抓关键点,抓课堂和学生的学情,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要由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效果决定,即以学定教,评今后工作的方向。组织全校教师举行“教学擂台赛”,开展“公开课”、“优质课”的评比活动,精选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教师组成“评课组”,指导青年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通过“传、帮、带”等形式,提升年轻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积极组织教师参加 “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要求人人都参加,人人写心得,人人有提高。
3、注重德育和安全教育
学校把德育建设始终放在首位,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活动,清明节组织学生到杜马烈士陵园扫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五四青年节组织学生进行了队列队形比赛和歌咏比赛,冬季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和篮球比赛,元旦组织师生文艺汇演,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友爱,热爱集体,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
在安全教育上,常抓不懈,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和学生家长签订责任书,建立短信平台,构建家校管理机制。加强检查,及时公布隐患整改情况。利用学校各种媒体加强安全教育,使师生潜移默化,全面发展。
4、实现校企联联合,培养人才
目前学校与北京、上海、天津、苏州、深圳等三十多个大型强势企业签定人才培养、安置的协议,由企业提供专业设备和专业教师,为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为解决我校焊接专业学生的实训问题,学校与我县的群力钢结构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学理论,在企业学技术,学以致用。今年又与北京清华万博签定人才培养协议,实行订单培养。在我校学习两年,第三年由万博公司培训后就业上岗,今年有40余名同学进入网络工程师专业学习。
一年来,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求发展,在教育教学上有长足的发展,获得全市职教技能大赛二等奖,对口升学率达90%以上,学生安置满意率达95%以上。市、县各级领导对学校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通过调查反馈,职中学生在社会上确实受到好评,为社会输送了各类型人才,但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