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全球经济开始走出危机的阴影,步入复苏,各国经济的发展仍呈现不同程度的疲软态势,部分大型企业被经济危机冲击后,纷纷下马,难有东山再起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的发展更是步履维艰,如何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成为他们不可避免的主题。当下,我国市场经济正在逐步脱离政府的干预,回归属于自己的轨道,中小企业在这趟顺风上会如何生存?山西金色庄园食品有限公司立足国际市场不断寻求自己的生存空间,坚持一个理念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我们且看他们是如何发展的。
发掘资源优势,开发系列产品
“临猗县具有种植苹果得天独厚的优势。该县位于晋南盆地北沿,与日本盛产红富士苹果的长野、秋田两县同在北纬35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全县地貌呈二坡台地结构,平均海拔高度500至800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降雨适中,积温较高,光照时间充足,7至10月昼夜温差达到12℃,是农业部规划的苹果种植适宜区。临猗生产出的苹果因个大、色艳、甜脆、汁多而深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就在2001年以前,这里的苹果还处在收获季节无人收购的尴尬局面,大量的苹果滞销,果农的收益严重受损。身在果乡的张明江在这一情况中率先发现商机,2001年回乡创办果品加工厂,生产苹果粒,苹果圈等果品加工系列产品。他是如何发现的呢?
1989年,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怀揣着果乡的梦,从山西的一个山落里,背井离乡来到北京这个繁华的地方,开始他创业的人生,而创业的起步就是推销家乡的蜜枣、果脯。经过艰难的奋斗,他们终于可以在这里占据一席之地,即在北京西单购物广场中心、北京西客站设立了主专柜,向这个让无数人胆怯而又向往的大城市宣告自己的喜讯。
然而家乡就是一棵古老的树,深深扎根在你的骨髓里,让你魂牵梦绕,让你永远无法割舍。2001年,张明江再次回到日思夜想的果乡,迎接他的不是飘扬万里的果香,不是硕果累累时丰收的喜悦,而是路边、地里到处的满目苍夷,那些曾经让他引以为豪的苹果,如今,只落得“零落成泥碾作尘”的下场,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好的果子没有市场?难道这些果子只能作为原料出售吗?可不可以进行再加工打开市场?他带着这些疑问开始探索家乡果业的出路。终于在同年,他凭借自己在北京积累的经验和资金,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信用社提供资金保障,创办了果品加工厂,通过延伸苹果产业的链条,增加产业的附加值,来促进当地果品加工业的发展,间接的增加了果农的收益,受到了当地果农的欢迎。
果乡,作为他梦想的地方,恢复了活力,又开始了新的旅程。
以质求生存,技术设备跟进
山西金色庄园食品有限公司地处临猗县耽子乡柳家卓村,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为这里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远离城区汽车尾气及工业的污染,为这里发展生态果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里以苹果干为主导产品,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且水果制品已于2007年11月取得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蜜饯生产许可证(QS证书),每日生产近60吨,年产达1000多吨,这些产品将通过这条光明大道运往远方的各个地方,其中苹果干制品的每一道程序都经过了严格的把关,按照国家食品质量标准进行,不仅满足了附近城市的市场,这些产品还会飘洋渡海,按照外国友人含硫低,含糖高的饮食习惯,沿着那些国际航线,运往国外,出现在欧美友人的手中、餐桌上、或者汽车里。
“质量为本,诚实守信,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是他们办厂的宗旨,食品进入消费者的口中,直接关乎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因此把好质量关,尤其重要,而以质量求信誉无疑是企业家最明智的选择。为了保证质量,他们从货源开始设定严格的采购标准,只有"六五以上,没有虫害、腐烂病"的苹果才会被收购,并且在各个地方设立固定的收购点以保证货源;先进的设备是提高效益的保证,他们先后三次更易设备,现在进口设备不但在产量上翻了一番,下脚料少,效益也提高了;对于加工企业来说,熟练的技术工至关重要,为此他们不惜重金聘请业务纯熟的技术工,并组织大家一起研讨,不定期座谈,不断改进技术,适应国外市场上含硫低,含糖高的口味需求。
为更好的制定、修订、完善落实该企业标准,他们还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检验、把好每一道生产工序,从采购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到检验人员,都通过严格执行企业标准,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产品质量,使消费者更放心。
时隔七载,该公司的发展已成规模,占地面积4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500万元,流动资金800万元。他们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实施经营和管理,现有员工150余人,技术人员15人,生产设备先进,工艺布局合理,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生产。产品广销山西、陕西、河南等地,给大约280万果农带来了收益。
扩大规模,保证市场需求
“我们的产品主要通过外贸局销往欧美各个国家,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等等,这些是我们固定的客户”“每年外销量占总销量的80%以上”山西金色庄园食品有限公司拥有一定数量的固定客户群,每年的销量呈递增趋势。今年为了减少出售的中间环节,张明江欲申请商检出口手续,降低出口成本,"下一步准备扩大规模,增产增员,保证市场需求",张明江自信满满的介绍着下一步规划。在国际市场上他们以小食品立足,以加工果干,制作果品等系列产品赢得西方人的胃口,在未来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他们又将如何应对?我们拭目以待。